(共34张PPT)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左图)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药学奖(右图)
一、导入
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屠呦呦的诺贝尔奖证书
诺贝尔
二、背景介绍---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 ,工程师。诺贝尔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被誉为“炸药大王”。 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以诺贝尔命名。
二、学习目标
1.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消息的阅读方法:
1.抓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时、地、人、事、因、如何)
3.品析语言
4.揣摩作者情感、态度。
2.找消息的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读新闻,找出相应的语句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901年12月10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六位……
诺贝尔发明炸药获巨款设立奖金
评选六位……
即日起……
新闻的
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读新闻说说哪五部分,内容是什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第一段(交代颁发机构、时间以及颁发对象)
主体--第二、三段(详细介绍了获奖人物及颁奖的机构、时间和地点)
背景--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
结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后每年一次
朗读课文,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
第一部分(①):
第二部分(②-④):
简单概括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报道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导语
主体(背景)
总分的文章结构。
报道中的导语部分,总体概括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然后下文重点介绍了首届获奖者的一些资料及诺贝尔奖的机构等一系列知识。这样处理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1.
第一部分(第1段)
【明确】本段为新闻的导语部分。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2.文章开头一段两句话话分别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第二部分(第2一4段)
3.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得主 领域 成就
伦琴 物理学 发现X射线
范托夫 化学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 生理学或医学奖 血清疗法
普吕多姆 文学 诗歌创作
迪南 和平 红十字会
帕西 和平 法国国际仲裁会
科学 进步 和平
在主体部分,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自学释疑
表现了新闻事实准确、翔实的特点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详写: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和获奖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突出中心,所以详写;而其他方面不是重点,所以略写。
质疑探究:
文章最后作者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
1.“科普”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和评议程序
2.补充这一信息,意在说明诺贝尔奖评奖的公平性、可信度高,诺贝尔奖设置的慎重性。社会价值大,让读者更加信服。
【手法探究】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
么好处?
【答案】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
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
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
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诺奖颁发
主体:获奖人员及其他
背景:资金来源、评奖情况
褒奖贡献者
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出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补充拓展:
海外华人获得者(获奖时为非中国籍)
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祖籍台湾新竹。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朱棣文:祖籍江苏苏州。1997年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2008-2012年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崔琦:祖籍河南宝丰。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体,其中有带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而获得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补充拓展:
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2000年高行健因为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钱永健:祖籍浙江杭州。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为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
高锟:祖籍上海金山。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补充拓展:
2015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会计网讯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练习1:拟写新闻标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奔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济南军区救援部队14日凌晨即徒步开进灾区……这场灾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心手相牵、骨肉相连。
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
练习2:拟写这则新闻标题
英国《独立报》5月10日报道:2008年奥运,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从l00万名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7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和3万名残奥会志愿者正在中国各地接受培训,争取在奥运会期间,当50万外国人以及200万中国各地游客来到北京时,能展现出中国的最佳面貌。他们将在这个为迎接奥运会几乎重新翻修的北京城中开展志愿工作。中国为奥运会斥资约200亿英镑,许多旧街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熠熠生辉的新奥运场馆。
2008年奥运,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
练习3:概括新闻内容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汪松教授获爱丁堡科学奖
练习4 概括新闻内容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哈尔滨一位老人声讨日军罪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练习5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免费教科书惠及贫困生
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