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单元介绍
本单元学习说明文。阅读介绍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文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而有关动物的文章,则引导我们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人文主题)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时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语文要素、文体特性)
单元介绍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蝉》说明的是昆虫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梦回繁华》则围绕着《清明上河图》,介绍了这幅传世名画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四篇文章内容不同,各有特色,但都属于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他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抓特点,举例证,要言不烦。文章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另外,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摹景致,文章都着眼于苏州园林共有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具体的印象。
《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蝉的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的记录。文章围绕着“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个方面,做了细致人微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
《梦回繁华》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其人,到画作的内容、艺术特点,都娓娓道来,引人人胜。
单元介绍
单元介绍
本单元语文能力教学点主要是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首先,要知道怎么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把握说明的重点。然后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说明的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另外,通过课文的学习攜摩,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尊重事实,无论是说明现象、引用数据还是阐释道理,都要讲究准确、严密,用词严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2.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4.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5.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文体知识
概念
分类
说明 结构
说明 顺序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①总分式:总—分—总,分—总,总—分;②并列式;③连贯式;④递进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文体知识
说明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明白。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文体知识
说明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列数字: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帮助说明,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作引用: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文体知识
说明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摹状貌: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以使事物被说明的更形象、具体、生动。
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务的某一方面作解释。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
画图表:采用画图表的方式,使说明对象直观、简明、清晰,使人易于接受。
有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目睹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周恩来总理提出要有他的签名来保证。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
新课导入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作者 茅以升作者 茅以升
1.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豪感。
学习目标
* 20世纪30年代茅以昇和罗英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茅以昇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弧形 拱桥
洨河 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郦道元
张鷟 匀称
惟妙惟肖
字词积累
hú
gǒng
xiáo
dǒu
xié
jiàn
dūn
lì
zhuó
yún chèn
xiào
(一)(1~2段)
(二)( 3段 )
(4~5段)
(6~8段)
( 9段 )
(三)( 10段)
总述石拱桥的特点。
说明中国石拱桥状况。
惊人的杰作赵州桥。
闻名世界的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我国石拱桥当代的发展。
的古代状况中国石拱桥
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整体感知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细读感悟
课文1、2段,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征的?
⑴把桥比喻成“虹”说明石拱桥的形式优美。
⑵用“出现的较早”,“雄跨”说明石拱桥的结构坚固。
【是否坚固】“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结构坚固)
【修建时间】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历史悠久)
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说明顺序
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
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默读4、5段,理清层次,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①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②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
③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大拱的两肩上
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由28道
拱圈拼成
阅读“桥长256米……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
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形象生动。
说明方法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作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的坚固。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是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比较准确。
说明语言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删去后它们之间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不能调换顺序。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可算”有什么表达效果?)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5.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石拱桥
中国
石拱桥
古代
现代的发展
赵州桥
卢沟桥
个性
共性
个性
历史悠久
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
总说
分说
总结发展的原因
长虹大桥
双曲拱桥
板书设计
观察你所熟悉的一座桥,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语言力求准确周密。
随堂练习
佳作赏析
家乡的筒桥
拱桥,是中部高起、桥洞呈弧形的桥,而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就称之为石拱桥。在江南水乡山村,较为常见的是单孔石拱桥,该类石拱桥状若蓝天长虹,人们美其名曰“飞虹”,宋代苏东坡曾有“东海独来看日出,石桥先去踏彩虹”句。
磐安县尚湖镇栗树山村就有一座兴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单孔石拱桥,当地百姓称该石拱桥为“筒桥”。
“筒桥”横跨村边溪流,南北走向,长22.2米,宽4.3米,离溪面高8.5米,中孔净跨18米;“筒桥”两边石阶逐级向上,南30阶,北24阶;拱顶呈长宽均为3.6米的正方形,并置整条石做桥栏。这座单孔石拱桥全部使用条石砌就,拱圈及桥面共用600余块打凿光滑的砾石岩和花岗岩整齐砌筑,看起来十分美观。
据记载,这座筒桥原名为永兴桥,建成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年,公元1843年)的仲冬,如此算来永兴桥至今已有171年。后来永兴桥又重修过一次,时间为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仲冬,也就是说距最近一次重修业已过了81年。这么坚固的桥足以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永兴桥建成后还成为了联结玉山区域和磐安县城安文之间山区交通的必经之路。后来,玉山至安文公路通车,永兴桥又作为桥对面湖口、马南山等村通往栗树山的交通桥一直使用至上世纪末。
现在的永兴桥,已失去了交通的功能,但却成为文物供人们欣赏,在周围土石、树木、溪流的映衬下,颇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点评】本文是一篇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说明文,作者从筒桥的外形特点、基本构造、修建历史、功用价值等多个角度,详细地介绍了筒桥的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最突出的亮点有两处:一是说明语言准确生动,作者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筒桥的特点,语言形象、准确、严谨。二是说明有条理,文章先从桥的地理位置入手,条分缕析地介绍与这座桥相关的知识,既写出了它的使用价值,又写出它的欣赏价值,内容完整,主题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