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贵阳一中地理组 段成柱
课程标准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温家宝
蟹状星云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使“可见宇宙”扩 大到约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有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什么位置?
例:银河系下的太阳系中的由内向外第三颗行星
1 什么是宇宙?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天体: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两种。
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太阳系模式图
1、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它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
2、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99.86%,各种天体围绕太阳转,地球是由
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日地距离1.5亿千米。
1、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太阳系中的行星有什么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地球的运动特征是否特别?
二 、 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运动方向——
轨道平面——
运动轨迹——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地球的运动特征普通,无特别之处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依据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
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因
内因
1、太阳光照稳定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1、有适合的温度
2、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3、有液态水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概念和存在形式:
2.天体系统形成条件:天体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3.天体系统层次: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它恒星系统
地月系
其它行星系统
地球
月球
总星系
宇宙的物质性(天体)和运动性(天体系统)
小结
二、地球是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1.太阳系的结构、成员和运动特征
2.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运动特征:
结构特征:
3、地球是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宇宙环境条件
地球自身条件(共33张PPT)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
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宇宙在大爆炸前处于极高温和超高密状态,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时间:10-44 s 体积:10100倍 温度:1032K
宇宙大爆炸理论
人类认识宇宙经历的过程
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
现在---------------
时间:上百亿年
空间:上百亿光年
活动1:P6
光年的概念:
1,宇宙半径多少千米?
(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 光年)
2,你有什么感慨?
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天体(星球等)
人造天体 (人造卫星)
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体均指自然天体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星云 实际上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
猎户座气体星云 蟹状星云
螺旋状星云
行星
卫星,流星,彗星,星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组成宇宙的各种
物质
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
星云、星际物质
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宇宙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它恒星系
其它行星系
地月系
你能够用其他形式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请阅读P7,回答问题)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
2,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有哪2大类?
3,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距离太阳多远?
4,目前人们能够观察到的河外星系有多少个?
5,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1,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是?为什么?
2,太阳系的行星可分为哪2大类?与太阳比较有什么特点?
3,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2个?
简单了解:八大行星
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八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海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请阅读课文后找出答案)
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地图册P6)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点:
共面性
同向性
近圆性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点 (地图册P6,找出卫星数最多和没有的行星?)
分类 组成 质量 体积 距日远近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水、金、地、火
木、土
天、海、
小
大
小
大
近
远
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有什么条件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
光照条件稳定:从地球产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在这段时间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地球的物质条件是: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外温度变化:海洋的形成
特殊性——
存在生命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液态水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体积、质量适中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外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安全的宇宙环境
水汽
你认为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有生命存在吗?请举例说明为什么?
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 B.比邻星
C.金星 D.月球
2、可称为天体的是:( )
A.天上彩虹 B.乌云和闪电 C.北极星和牛郎星 D、太阳系
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天空中的大型客机 B、陨星
C、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
D、宇宙中的气体
课堂练习
4、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
A、有一个较稳定的宇宙玩境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没有太大的 区别
D、地球上有生命
5、下列天体系统与河外星系处于同一层次的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6、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7.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8、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
A、太阳 B、月球
C、比邻星 D、牛郎星
9、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
A、日地距离恰如其分
B、卫星个数适当
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
2、人类将来可能迁居到月球去吗?
活动:
1、回去收集有关八大行星的资料,太阳系里可能有生命存在吗?为什么?(共48张PPT)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你对茫茫的宇宙了解多少?
天体:
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态
当我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我们可以看到哪些物质呢?
美国太空署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一颗酷似猫眼的星云。这朵星云原先的标号为NGC654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批行星星云之一,同时也是太空中亮度最高的星云。
猫眼星云
马头星云
陨 石
陨石坑
英仙座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
彗 星
注意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彗尾的变化规律?
哈雷彗星
不知何故,哈雷彗星与母鸡结下了缘。每当哈雷彗星76年回归地球时,必有一只母鸡产下奇异的“彗星蛋”来。
1682年哈雷彗星回归。德国马尔堡一母鸡产下一枚蛋壳上布满星辰的蛋。
1758年,哈雷彗星回归。英国霍伊克一母鸡产下一枚蛋壳上绘有清晰的彗星图案的蛋; 1834年,哈雷彗星回归。希腊科扎尼一母鸡产下一枚蛋壳上描有规则彗星图案的蛋; 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法国报界透露,一母鸡产下一枚蛋壳上绘有彗星图案的怪蛋,图案如雕似印,可任意擦拭。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意大利博尔格一母鸡产下一枚蛋壳上印有彗星图案的蛋
修复后的哈勃拍摄的室女座黑洞
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
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
逃脱出来。
黑洞
白洞
科学家们猜想:白洞也有一个与黑洞类似的封闭的边界,但与黑洞不同的是,白洞内部的物质和各种辐射只能经边界向边界外部运动,而白洞外部的物质和辐射却不能进入其内部。
形象地说,白洞好象一个不断向外喷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它向外界提供物质和能量,却不吸收外部的物质和能量。
万物之源——太阳
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绚丽多彩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他右手握着七弦琴,左手托着象征太阳的金球,让光明普照大地,把温暖送到人间,是万民景仰的神灵。在天文学中,太阳的符号“⊙”和我们的象形字“日”十分相似,它象征着宇宙之卵。
众神信使——水星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中国古代称水星是辰星。西方人叫它墨丘利,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而水星也不愧为信使的称号:它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太近了,个头又小,人们平时很难看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达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水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成一线,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这种稀奇天象在一个世纪内大约100年会出现13次。
当水星从太阳表面经过,人们在地球上将会看到在耀眼的太阳光球层上,有一个小小的如人脸上的一颗黑痣的黑圆斑自东向西缓慢移动。
水星凌日
观察水星凌日的方法
观察水星凌日必须借助望远镜。它与观察太阳黑子的方法相似。千万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太阳,要注意保护眼睛。
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投影法。通过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一张白纸上进行观察。二是目视法。在望远镜的物镜(前方)装上滤光镜,再进行观察。天文爱好者可以用烧电焊用的黑玻璃,也可以用X光底片或电脑软盘的磁片,几张重叠起来制成眼镜,戴上它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水星凌日。
带着面纱的近邻——金星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辉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是一颗,即金星。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中国民间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古代神话中,“太白金星”是一位天神。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了。 除太阳和月亮之外,金星是全天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
我们的家园——地球
中国古代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讲开天辟地时,传说宇宙是从混沌之中诞生的,最先出现的神是大地之神——该亚。天空、陆地、海洋都是由她而生,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地母”。
月亮女神的名字叫阿尔特弥斯,同时她也是狩猎女神。月球的天文符号好象弯弯的娥眉,同时象征着阿尔特弥斯的神弓。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还有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可称得上是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
月亮
红色战神——火星
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
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当火星运行到从地球看来与太阳相反的位置(即太阳与火星的黄经经度相差180度,太阳、地球、火星三者大致成一直线,并且火星和地球同位于太阳的一侧 ),称为火星冲日。冲日前后一段时间基本是火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当中最接近地球的一段时间,此时的火星最亮、视直径也最大,并且冲日时火星于日落后便东升,至次日日出才西沉,整夜均可见到,因此为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机。
火星冲日
蓝色行星:地球
红色行星:火星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存在生命充满希望?
火星在许多方面与地球较为相像:
●自转周期相近。
火星:24小时39分22.6689秒
地球:23小时56分4.09秒
1个火星日只比1个地球日长41分19秒
●火星自转轴的倾角也几乎和地球相同。
●也有四季变化。但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公转周期
的两倍,所以火星上每个季节要持续6个月,而不是3个月。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可称得上是“八星之王”了。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木星有16颗卫星,在天文学上,把木星这类巨大的行星称为“巨行星”。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在一起,就如同芝麻与西瓜之比一样悬殊。但木星的密度很低,其亮度仅次于金星,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 在我国古代,木星曾被人们用来定岁纪年,由此而被称做“岁星”。西方 称木星为“朱庇特”,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无所不能的宙斯。
木星
最美丽的行星——土星
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按体积和质量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木星。它和木星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也是一颗“巨行星”。从望远镜里看去,土星好象是一顶漂亮的遮阳帽飘行在茫茫宇宙中。它那淡黄色的、橘子形状的星体四周飘拂着绚烂多姿的彩云,腰部缠绕着光彩夺目的光环,可算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了。
在西方,天王星被称为“乌剌诺斯”,他是第一位统治整个宇宙的天神。他与地母该亚结合,生下了后来的天神,是他费尽心机将混沌的宇宙规划得和谐有序。在中文中,人们就将这个星名译做“天王星”。
天王星是一个蓝绿色的圆球, 天王星有15颗卫星,它的表面具有发白的蓝绿色光彩和与赤道不平行的条纹,这大概是由于自转速度很快而导致的大气流动。
躺在轨道上运行——天王星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按照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行星。它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神秘的淡蓝色——海王星
被“驱逐”太阳系的行星——冥王星
在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接受太阳辐射极少,所以表面温度很低,估计表面平均温度低于零下200摄氏度。
在西方,人们用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地狱里的冥王普鲁托来称呼它,中文则译为冥王星。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天文学家投票“驱逐”了冥王星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8月24日投票决议把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类,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将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个。
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因为它没能清除它轨道附近的天体——冥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存在交叉。“矮行星”还包括谷神星、齐娜星和卡戎星
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恒星的发展、变化:
恒星
红巨星
白矮星、中子星
黑洞
(1) 天体系统的概念
(2) 天体系统的层次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在天空中运动会不会
经常性的发生交通事故?
阅读,完成p4活动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1000多亿颗恒星
太 阳 系
其他行星系统
地月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高
最低
天 体 系 统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为什么说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运动特征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结构特征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球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有阳光、有水、有空气;有森林、有草原;有飞禽、有走兽、有高等智慧生命的存在。
1、有适合的温度
2、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4、安全的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
质量和体积适中,引力适中,吸引大气
公转方向一致,近面、近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 ( 地表平均气温15 ℃)
金星:480℃
火星:-40 ℃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
3、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物质变化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的概念:
一、人类目前观察到的宇宙
2、 宇宙环境的特点:
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3、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小结(共43张PPT)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节次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地
球
的
宇
宙
环
境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①可见宇宙的含义
②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a
a
▲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b
c
▲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b
1、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约140亿光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恒星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
宇宙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注意:
太阳系由什么组成 八大行星的位置、卫星?
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样
地球存
在生命
的物质
条件及
原因
外因
4、太阳光照稳定
内因
1、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5、空间运行轨道安全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质量体积适中
3、充足的水分
太
阳
对
地
球
的
影
响 ▲4.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组成及热量分配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b
b
▲5.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
b
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能量的来源:4个氢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释放大量的能量,目前正处于稳定而旺盛的中年时期50亿年。
太阳辐射
紫外区
可见光区
红外区
红外区
可见光区
紫外区
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给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直接提供的光、热(维持生物的生长);
是地球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能源;
煤、石油等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大气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层:黑子
色球层:耀斑
日冕层:太阳风
——对中高纬地区的乔木年轮的影响;对两极地区永久冰层影响; 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体现对气候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磁暴),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地
球
的
结
构 ▲8.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②岩石圈的范围 a
a
▲9.地球的外部圈层
①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a
1、地壳中连续分布的圈层是( )
A 、软流层 B、硅铝层 C、硅镁层 D、岩石圈
2、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3、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震波横波突然消失的是( )
A、内、外核之间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
C
C
B
4、下列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现象无关的条件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
D、地球昼夜交替周期适中
C
地
球
的
运
动 ▲6.地球的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
⑤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a
b
c
c
b
▲7.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周期及图示
②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
⑤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b
b
c
c
a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图示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看,逆时针
从南极看,顺时针
周期:自转一周为1恒星日,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
是以太阳以外的恒星为参照物.
自转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为15°/时
两极点为零,其余各处都相等
两极点为零,有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度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1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照物,为24小时,是昼夜交替周期,制约着人类的作息.
右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a b c d B、a b d c
C、d c a b D、c d b a
2、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a b c d B、a d c b
C、b a d c D、d a b c
D
B
一、昼夜交替
1.晨昏线(圈)与太阳高度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差别
晨昏线的判读以及在时间上的应用
太阳高度表示昼夜半球和晨昏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00
A
B
C
D
晨昏线本身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因而晨昏线看起来是自东向西转
日照图类型面面观
二.地方时
1.地方时
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相邻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
(1)因经度而不同的钟表时刻,称为地方时。 (2)在同一瞬时,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都不同。 (3)根据两地地方时之差,换算两地经度差。
(4)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例: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东经116o的地方时 。
19点44分
1、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8点,在赤道上标出各经线度数。
3、A点的地方时为几点?
A
●
300E
900E
1500W
1500E
●
2.区时及其应用
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1)已知经度求时区
(2)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已知50ow为某月3日20点,求北京的区时?
172.5 E 180 172.5 W
东12区
西12区
特点:
A、两侧日期要变更
B、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肯定不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B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对风向、洋流、河流的流动影响
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
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轨道及其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
的一个 焦点上。
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周期:365天6时9分——1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规律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23、5°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65日5时48分46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太阳光(夏至)
太阳光(春秋分)
太阳光(冬至)
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其规律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北极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整个北极都为极昼
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北半球夜长昼短,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北极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整个北极都为极夜
1.6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及其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即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最大
南半球H最小
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最大
北半球H最小
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两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四季形成示意图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
四季更替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我国:
春季:立春——立夏;夏季:立夏——立秋;
秋季:立秋——立冬;冬季:立冬——次年立春
现北温带国家:春季:3、4、5;夏季:6、7、8
秋季:9、10、11;冬季:12、1、2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能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五带划分示意图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南极点相反。
物影
S
S
N
经线
经线
竹竿
物影
N
N
S
经线
经线
竹竿
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颗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
(l) 月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
(1)12 22 昼夜相等 (2)正东 23°26′N
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位于 (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当阳光如②所示照射时,恰好北
京时间为14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A.700E B.300W
C.900E D.1500E
3.当阳光照射如③所示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口市旗杆的影子开始变大
B.我国各地区昼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C.北京市民可以观察到正午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
D.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快
B
B
C
1、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稍长于冬半年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方向的影响 B、地球公转方向的影响
C、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 D、地球公转速度的影响
2、自北半球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 )
A、向南移 B、向北移
C、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D、先向北移 ,再向南移
D
D
3、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地区
C、该地一定是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
D、此刻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B
1、当太阳自南向北直射在赤道上,这天应是北半球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A
2、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 )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B
10.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 )
A.赤道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越来越长
C.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
D.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20.当黄赤交角等于零时 ( )
A.同一经线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B.地球上无昼夜更替现象
C.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不变
D.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B
A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EDF表示晨昏线,且ED为晨线。
D
C
B
A
E
F
北
赤道
南
(1)在图上找出夜半球,并用斜线表示其范围
(2)该图所示的日期在 月 日前后,太阳 直射点在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 等的两点是 ,地方时相等的两点是
(4)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正午12点的地方时是 。
(2)12月22日 南回归线
(3)C D B D (4)B D(共31张PPT)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于发展
第五章 交通布局及其影响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于发展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协调发展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宇宙: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天体: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它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自然天体
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星云
星云的密度很小,在夜晚的天空中,星云呈云雾状,团状,看上去模模糊糊.(蟹状星云)
恒星
定义: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与球形的天体.(太阳)
行星
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土星)
卫星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月球)
流星
流星体系是太阳系的天体,它围绕太阳运动,经过地球附近时,由于地球的引力,使它改变轨道向地球接近,并进入大气层产生热能,这些热能可使流星体熔化和燃烧,产生光.(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
何 谓 天 体 系 统?
运动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叫天体系统
地球
月球
地月系
太阳及其他行星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天 体 系 统 的 层 次?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近圆性
同向性
共面性
运动特征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水星
太阳系模式图
巨行星
类地行星
远日行星
近
中
远
高
中
低
小
大
中
大
小
大
中
小
中
少或无
多
少
无
有
类
别 包括行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
量
体
积 密
度 卫星数目 有无光环
类地
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水金地火
木土
天王海王
近
中
远
高
低
中
中
中
中
小
小
小
大
大
大
多
少
少或无
无
有
有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运动特征
结构特征
生命存在的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
日地距离适中
液态水
适宜的温度
原始海洋的形成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你认为是否存在地外生命?如果存
在,如何寻找?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天空飘动的云
B 在太空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
C 2008年9月28日安全着陆的”神州七号“宇宙飞船
D地球上的陨石
2.下列关于天体观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星光闪烁的是恒星 B 一闪即逝的是流星
C 圆缺多变的是月亮 D拖着长尾的是星云
3.下列关于总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囊括了整个宇宙
B.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部分)的总称
C.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上述说法都正确
4.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公转方向与其他七颗行星不同
B.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
C.既有公转,又有自转
D.地球上存在生命
5.与地球上出现生物无关的条件( )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
C.地球只有一颗行星
D.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