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显微镜细胞核

文档属性

名称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显微镜细胞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8-18 07: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显微镜
细胞核
生物必修1
1839年
1665年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一、回眸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生物必修1
1838年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施莱登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施旺
1858年,德国魏尔肖:“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1858年
细胞学说: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内容:
意义:
使动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位: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必修1
(一)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
发现的各种细胞
雨水中的微生物
列文虎克
自制的显微镜
(300×)
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1
2
3
4
5
6
7
8
9
14
10
11
12
13
(二)光学显微镜:
1、构造: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聚光器
反光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生物必修1
2、使用:
(1)取镜、安放
(2)对光:
(3)调焦:
(4)观察
(5)整理
一转转换器
二转聚光器
三转反光镜
一放标本孔中央
二降物镜片上方
三升镜筒仔细看
生物必修1
3、几个注意的问题:
(1)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 )
例题1:欲将西瓜果肉细胞放大675倍,其物镜是45×,应选择的目镜是( )
A 8× B 10× C 12× D 15×
例题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 4个 C.8个  D.16个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D
B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例题: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观察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D
(3)低倍镜下成像特点:
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 高倍镜下成像特点:
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例题:如图所示,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问下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 )视野最亮的组合是( )细胞最大的组合是( )
(4)物像与实际材料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生物必修1
(将物象移向中央的方法:物像偏那个方向,把装片向那个方向移动)
例题3、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呈( )。
A、q B、b C、p D、d
变式训练:在低倍物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方
D
B
例题:当已在低倍镜下看到某一目标后,想换高倍镜对其进一部观察,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A、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不用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即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轻轻调整焦距
C先将目标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D、先转换高倍镜,然后边搜寻目标边用粗细推焦螺旋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5)物镜使用顺序:
低倍镜
→标本移至中央
→高倍镜
→大光圈,凹面镜
→细准焦螺旋
D
例题: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 玻片上 B 物镜上
C 反光镜上 D 目镜上
(6)污点位置的判断:
移动或转动法
D
(三)电子显微镜:
生物必修1
(1)透射电子显微镜
放大30000倍的细菌
: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生物必修1
(2)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细胞等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
神经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卵细胞
细菌
肌肉细胞
红细胞
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不同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不同细胞都共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果:
结论:
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生物必修1
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香茹
B.烟草、草覆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解析】 变形虫和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其结构相似,香菇、酵母菌、灵芝为真菌,
水绵属于低等植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小麦、番茄、大豆、烟草及豌豆均为高等
植物。
【答案】 C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区分蓝藻和衣藻依据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染色体 D.核糖体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衣藻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是核糖体,二者虽然都能光合作用,但蓝藻中无叶绿体,蓝藻虽然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无线粒体,虽然有DNA分子但未构成染色体。
【答案】 D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举例
较小
较大
无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环状DNA分子)
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染色体:DNA与蛋白质)
肽聚糖
纤维素、果胶
只有核糖体
无其它细胞器
有复杂的细胞器
细菌、蓝藻、放线菌
植物、动物、真菌
基本相同
11.如下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所示的结构是________,⑤所示结构是________。
(2)细胞中大分子物质
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是[ ]________。
(3)核膜由___层膜组
成,其____膜与
[ ]___膜相连,
从而加强了_____与______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答案】 (1)核仁 核膜 (2)⑥ 核孔 (3)两 外 ① 内质网 细胞核 细胞质 
(4)细胞核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的场所,是细胞___和 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起着________作用。
(5)在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使用_ 显微镜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答案:(4)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 代谢 遗传 决定性 (5)真核 电子
四、细胞核的结构
内膜
染色质
核仁
核孔
外膜
形态结构 功能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两层膜,上有核孔
质与核间物质交换的通道,RAN、蛋白质等大分子出入通道。
可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成深色
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内存在的致密小体
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
[1]概念:
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成分: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3]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染色质(丝状)
染色体
(棒状或杆状)
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高度螺旋
解螺旋
①、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②、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功能
成熟的红细胞
精子细胞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1-5 ACA (ACD) A 6-10 CCBDC
11-14 BDCC
15. (1)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2)已合成的蛋白质仍可发挥作用
(3)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
(4)只有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