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版九下科学2.2种群(课件 33张PPT+预习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ZJ版九下科学2.2种群(课件 33张PPT+预习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0:40: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2.2种群预学案
姓名
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点预习:
1、我们把这些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 生物个体的 ,叫做种群;一个物种是由一群 相似,并能 的个体组成的。
2、一个种群里的生物个体,可以有 之分, 之差, 之别。
3、种群由同一物种的许多个体组成,具有单独的特征,如种群 、年龄 、性别 、出生率和 率等。
4、种群密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
5、种群中增加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 。种群的出生率,一般用千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种群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 。某种生物在 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的比率,就是该种群的死亡率。
7、假设不考虑生物个体从一个种群迁出或迁入等因素,那么,当出生率 死亡率时,这个种群的数量将逐渐 。
二、知识点运用:
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B.海洋中的所有生物
C.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类 D.校园内的全部桂花树
2、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 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 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 )
A.种群,一条鲤鱼 B.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D.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3、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平方米草地中各种植物的数量 B.一个试管内的全部酵母菌
C.某地区,麻雀每年新增个体数 D.一亩地玉米的年产量
4、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D.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
5、如图所示,A代表的是一种鹰在某草原的数量变化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
A.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C.与鹰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D.无法判断,这只是巧合
6、第六次人口普查时(2010年),某市总人口首次超百万达到1000530人,2000 年11 月1 日至2010 年10 月31 日,出生人口为7364人,死亡人口为6425人。请问该市的人口出生率为 ‰,死亡率为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部分:
1、同种 总和 形态、结构 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
2、大小 年龄 雌雄
3、密度 结构 比例 死亡
4、
5、繁殖
6、死亡 单位时间内 总数
7、大于(小于) 增加(减小)
二、知识运用部分:
1、D 2、D 3、B 4、A 5、B 6、7.36 6.4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共33张PPT)
浙教版 九下
§ 2. 2 种群
复习:
1、什么是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具有有哪些基本特征?
2、生物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物有生命活动,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生物都能新陈代谢、遗传变异、排泄废物以及运动、应激性等特征。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任何一个生物体都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体生存,它必须与周围同种或不同种的很多其他个体生活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才能生存。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每种生物又有许许多多的个体。生物学家是如何研究和描述各种生物的特征的呢?
一、种群
1、物种
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称为物种,简称种。
一个物种是由一群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组成的。
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的形态特征各不相同。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2、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生活在一块地里的所有向日葵是一个种群
生活在一条河里的所有火烈鸟是一个种群
种群的三个特征:
①一定区域
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
②同种生物
③个体的总和
只能有一种生物
该物种的所有个体
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一个种群所生活的区域可
以是小小的一块地,也可以是
一大片土地。
一个种群里的生物个体,
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
雌雄之别,只要它们是属于同
一个物种,那就是一个种群。
假如组成种群的个体同属一种植物,那么就称为该种植物的种群,如水杉种群;假如组成种群的个体同属一种动物,那么就称为该种动物的种群,如大天鹅种群。
1、一个公园里的所有植物是一个种群吗?为什么?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个公园里的植物一般不会仅由一种植物组成,所以不是一个种群。
2、一块池塘中存在着蝌蚪、刚长出后腿的小青蛙、四条腿的小青蛙、成年的大青蛙,它们是一个种群吗?为什么?
是的,它们都属于一个种群的。
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虽然有年龄、
性别、形态及品种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属
于同一物种。
二、种群的特征
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1)定义:
(2)公式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基本特征
特征1、种群密度
(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它们的种群密度往往是不相同的
例如,亚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9.4%,却聚居了世界人口的58.4%(种群安度大),而南美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4.1%,只居住了世界人口的5.6%(种群密度小)。
特征2、年龄结构
指一个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情况。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都是由不同年
龄的人组成的,这种不同年龄的人口组成
的情况,就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常用“人
口金字塔”(如图2-14)来表示。
1.图2-14中的每一横条代表一个年龄组,查一查,你的父母亲在哪个年龄组?该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2.横条的长短表示该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数的多少或比例的大小。我们把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衡量人口性别结构的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口性别比。同一年龄组的性别比、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是否一致?
例,44-54年龄组,比例约4%
例,本班同学的性别比: 。
22:26
特征3、性别比例
(1)概念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公式
(3)类型
(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猩猩、黑猩猩等。
(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
(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蚂蚁等。
1、在畜牧养殖中,养殖者往往会控制动物的性别比例,其意义是什么?
养殖者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动物的性别比例,如养殖鸭子时肯定要保留较多的雌鸭子,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多的鸭蛋。
2、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试举一个既不造成环境污染,又能防治农业虫害的方法。
通过破坏农作物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特征4、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中增加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种群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死亡。
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出生率:
某种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 ×1000‰
新个体数
种群个体总数
死亡率:
某种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1000‰
新个体数
种群个体总数
例2,
一个拥有1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死亡了800只麻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死亡率就是多少?
例1,
一个拥有3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繁殖了900只幼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出生率是多少?
900
=---×1000‰
3000
=300‰
800
=---×1000‰
1000
=80‰
A、用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判断种群数量的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减少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B、年龄结构影响种群的数量
死亡率是随不同年龄组而变化的,而能够繁殖的个体常局限于一定的年龄组。所以,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动态变化有极大的关系。
凡是影响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种群数量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幼体数
成体数
老年个体数
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方向
影响数量变动
决定大小
决定大小
三、实验:观察酵母种群
1、酵母培养:
从实验前一周开始,每天同一时间将0.1 毫升的酵母培养物注入到盛有等量无菌葡萄糖培养液的分别标记为A1-A7 的试管中,轻轻振荡试管几次,使酵母细胞分布均匀,并放入2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
2、制片观察:
观察时,分别从试管A1-A7中取出培养液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A1 A2 A3 A4 A5 A6 A7
估算数目
种群密度
3、结果交流:
描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酵母个体及种群
密度变化情况。
表格:
实验:观察酵母种群
1、酵母种群数量和密度可能并未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试分析其原因。
刚开始时,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充足,酵母种群数量会连续增长,几天之后,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生存空间的减少,以后几天种群数量则不再增长。
问题讨论:
2、要使酵母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增长,还应采取哪些措施?酵母种群的数量和密度能无限制地增长吗
还应采取的措施是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酵母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不以无限制地增长,因为酵母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是不限的。
课堂小结
一、什么是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2.年龄结构
3.性别比例
4.出生率与死亡率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结构。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
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平方米草地中各种植物的数量
B.一个试管内的全部酵母菌
C.某地区,麻雀每年新增个体数
D.一亩地玉米的年产量
B
课堂小练
2、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B.海洋中的所有生物
C.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类
D.校园内的全部桂花树
D
课堂小练
3、上列组合中,属于种群的是_______;属于群落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生活在一块稻田上的所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课堂小练
4、根据种群的年龄分布图,你认为下列种群中灭绝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D
课堂小练
5、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 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 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  )
A.种群,一条鲤鱼
B.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D.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D
课堂小练
6、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公顷(1公顷=10 000平方米),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和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①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②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只/公顷。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后会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
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填“高”或“低”)。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初捕 32 32
重捕 32 4
标志重捕法
128

课堂小练
7、第六次人口普查时(2010年),某市总人口首次超百万达到1000530人,2000 年11 月1 日至2010 年10 月31 日,出生人口为7364人,死亡人口为6425人。请问该市的人口出生率为________‰,死亡率为________‰。
7.36
6.42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2.2种群课后练习
姓名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浮游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
C.一个水库中的全部鱼类 D.一个海岛上的全部昆虫
2、对种群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同一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C.一个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 D.一个生态环境中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称
3、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动,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 )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个体
4、金华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下关于景区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A.双龙景区内的所有植物 B.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
C.诸葛八卦村内所有的人 D.武义牛头山上所有的生物
5、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如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演变过程。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与这些政策的制定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A.自然增长率 B.性别比例 C.年龄结构 D.人口密度
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
B.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C.各种生物的种群性别比例均为1∶1
D.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量
7、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C.同一物种的种群性别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D.若研究一座城市人中的变化,则迁入率和迁出率不可忽视
8、因地球气候的变化,某一地区的环境条件恶化,有关该地区的生物种群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迁入,出生率增加 B.种群迁出,出生率减小
C.种群的数量会增加,死亡率减小 D.种群的数量减小,只是因为死亡率小于出生率
9、观察酵母菌种群实验中,关于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大
B.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小
C.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与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食物多少、温度是否适宜、氧气是否充足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某研究所对某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①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②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填字母)
②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型。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
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水平。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A 7、D 8、B 9、C
10、①B ②食物和空间不足 捕食者数量增加 ③增长 ④k/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