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36 0
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最小的细胞 支原体细胞
最大的细胞 鸵鸟蛋的卵黄
根据细胞结构不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膜结构的基础——脂双层。(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
2、膜蛋白分子有的镶嵌、有的嵌入、有的贯穿在脂双层中。(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膜在结构特点上具有流动性。生理特点上具有选择透性
质膜在细胞控制和细胞通讯有重要作用
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线粒体与叶绿体
线粒体与叶绿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叶绿体、液泡
细胞器总结
哪些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
液泡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中心体,核糖体
与能量的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细胞溶胶: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
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场所
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细 胞 核
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不同点)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呼吸场所
光合作用场所
举例
小
相对较大
无细胞核有拟核
有细胞核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有多种细胞器
肽聚糖
纤维素
质膜上
线粒体
光合膜(质膜)
叶绿体
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
动物、植物
真菌
相同点:
有细胞膜
有核糖体
有遗传物质 DNA(共18张PPT)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30 0
第四节 细胞核
第五节 原核细胞
各种白细胞
筛管
红细胞
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大多数只有一个
但有特例
细 胞 核
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
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场所
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变形虫生长实验
死亡
存活
变形虫
停止生长
存活
停止生长 死亡
植核
细胞核是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
核孔
染色体
核仁
核内膜
核外膜
核被膜
蛋白质 RNA出入通通
某些染色体的片头,合成核糖体
核基质
蛋白质
DNA
染色质
染色体
染色质
染色体
考考你:说出它们的名称
考考你:说出它们的名称
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呼吸的场所在质膜上
包括细菌、蓝藻(蓝细菌)
大小约为真核细胞的1/10
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
没有细胞核但有拟核区
有细胞壁(外有荚膜)
运动器官
物质吸收
DNA
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其质膜各内折叠成几层,并且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这些膜是蓝细胞的光合膜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不同点)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呼吸场所
光合作用场所
举例
小
相对较大
无细胞核有拟核
有细胞核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有多种细胞器
肽聚糖
纤维素
质膜上
线粒体
光合膜(质膜)
叶绿体
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
动物、植物
真菌
相同点:
有细胞膜
有核糖体
有遗传物质 DNA(共13张PPT)
细胞的发现
1665年胡克发现细胞
1838年
1839年
菲尔肖
20年后
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电子显微镜
电镜下的照片
最小的细胞 支原体细胞
最大的细胞 鸵鸟蛋的卵黄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思考
请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思考
生物体的长大,为什么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不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思考
根据细胞结构不同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
A.原始的显微镜
B.软木细胞
胡克所用的显微镜和他所看到的细胞
细胞学说
图2-2施莱登
图2-3施旺
图2-4电子显微镜
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0
10p
个大立方体的表
27个小立方体的总
面积为5400m2
表面积为16200m
细胞体积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相对变小
细胞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发生信息交
流,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太小,不利于各项生命活动
的完成,因此细胞的体积总是这么小。
人血细胞
牛神经细胞
狗骨骼肌细胞
植物叶肉细胞
蚕豆叶下表皮细胞
蛙间皮细胞
多种多样的细胞
浙江上虞东关中学高中生物800x作宝
SHENG WU XUE
生物学
(必修1)分子与细胞
主编吴相钰刘恩山
浙江科
学技术出版社
图2-2施莱登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图2-3施旺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
来自别的活细胞
Grana
Stroma
lum
Gis Face
Trans Face
●
°
人血细胞
牛神经细胞
狗骨骼肌细胞
植物叶肉细胞
蚕豆叶下表皮细胞
蛙间皮细胞
E
nt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拟核区质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共27张PPT)
液泡
细胞核
由细胞膜包被的细胞内的大部分物质
细胞质
细胞器
细胞溶胶
(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
高尔基体
核糖体
内质网
中心体
线粒体
种类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功能
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
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结构:
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
内质网与核膜外层相连
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
种类
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
功能:
结构:
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无膜包裹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功能:
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小泡所构成。
结构:
物质运输
核糖体
粗面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内
细胞外
小泡
物质运输方向
单位膜包被的小泡,高尔基体断裂形成.
有60种以上的水解酶
功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意义:保证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
外膜
内膜
嵴
内外两层单位膜、嵴、基质(含少量DNA和核糖体)
形状:
功能:
颗粒状或短杆状
结构:
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
有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员腿部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出一倍以上?
思考
基质
植物和藻类细胞中特殊细胞器,分为白色体和有色体。
白色体:贮存脂质和淀粉
白色体不含色素,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例:甘薯、马铃薯等植物的地下贮藏器官中。
有色体:含有色素
如叶绿体
叶绿体只存在于光合作用的细胞中
结构:
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双层膜、基质、基粒(有光合膜组成,含有叶绿体和其他色素)
叶绿体
外膜
内膜
基质
基粒
请你解读这句话的含意
植物细胞特有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
(1)分布:植物细胞
表面有单层液泡膜
内有细胞液:含酸、碱、盐、糖、氨基酸、色素
(3)功能:
(2)形态结构:
A、与颜色有关
B、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与渗透有关
细胞骨架的运动
胞质环流
—蛋白质纤维构成的支架,决定细胞的形状。
微丝:由肌动蛋白组成,起支持和运动作用。
微管:较长、较粗,有助于细胞器的移动。
中心体(由两个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
功能:
动物细胞、低等的植物细胞中
与细胞分裂有关
分布:
结构:
细胞溶胶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25-50%的蛋白质存在于细胞溶胶中,内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线粒体与叶绿体
线粒体与叶绿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叶绿体、液泡
细胞器总结
哪些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
液泡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中心体,核糖体
与能量的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内质网
核糖体
液泡
叶绿体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植物细胞模型
内质网
中心体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膜
细胞核
核糖体
动物细胞模型
B
A
D
C
(1)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内质网运输和加工分泌蛋白,高尔基体分类加工和包装分泌蛋白,并将其运到细胞外,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说明细胞内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功能上协调统一。(共29张PPT)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用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红墨水中染色作对比,比较籽粒中胚的着色情况。
说明了什么问题?
染色
纵切
煮过
未煮
煮过的玉米胚细胞已死亡,胚着色深.说明死细胞吸收物质不具有选择性;没有煮过的玉米胚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该实验现象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
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膜又叫质膜
质膜的透性: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
一、对质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时间: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细胞膜进行上万次的通
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资料卡片1:E.Overton 及其实验相关图片
●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E.Overton的推测:
膜中含脂质。
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展开你的想像力,尝试画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的排布方式?
A:磷脂分子是一种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 , 磷酸 “头” 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其结构模型可用右图示之。
资料卡片2:磷脂分子结构
空气
水
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E.Gorter和F.Grendel
实验:对血影的研究发现,他们用有丙酮抽提细胞
膜中的脂质物质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聚拢
后测得的总面积约是红细胞总面积的2倍。
资料卡片3:E.Gorter 和 F.Grendel 对血影的研究
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结论:
水
资料卡片4: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根据实验现象,你对膜化学成分在种类上认识是否还有新的结论
问题探讨:
得出结论:
推测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等
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照射被检样品。由于电子与不同物质发生碰撞而产生不同散射度。由于蛋白质电子密度高,所以显暗带,磷脂分子则电子密度低呈亮带。
资料卡片5:
超薄切片技术获得的细胞膜照片
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的“单位膜”模型,认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三层静态统一结构。
电镜冰冻蚀刻(冰冻断裂)标本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资料卡片6:
蛋白质镶嵌、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时间:1970年
人物:弗雷和埃迪登( Frye 和 Edidin )
实验:
资料卡片7: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
结论:
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尼克森(S. J. Singer & G. Nicolson )
假说: 流动镶嵌模型
资料卡片8:
1、膜结构的基础——脂双层。(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
2、膜蛋白分子有的镶嵌、有的嵌入、有的贯穿在脂双层中。(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膜在结构特点上具有流动性
概念图小结
细胞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结构组成
决定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脂双层
蛋白质分子
细胞壁:(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
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功能: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随堂闯关
D
随堂闯关
D
随堂闯关
A
随堂闯关
D
通便和清扫作用、预防冠心病和胆石症、防治糖尿病。
摄取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可以获得膳食纤维。
随堂闯关
随堂闯关
磷脂分子一端为由磷脂分子构成的亲水的极性头部,另一端为脂肪酸分子构成的亲脂的非极性尾部。细胞膜内外的环境中都是以水为溶剂的溶液,所以磷脂分子能排列成稳定的脂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