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巩固练习和能力提升测试(附详细的解答过程)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巩固练习和能力提升测试(附详细的解答过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8-18 21:42:06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巩固练习
1.已知:如图,OA,OB是⊙O的两条半径,且OA⊥OB,点C在⊙O上,则∠ACB的度数为(   )
A.45°  B.35°  C.25°  D.20°
2.如图,△ABC内接于⊙O,OD⊥BC于D,∠A=50°,则∠OCD的度数是( )
A.40° B.45° C.50° D.60°
3. 已知AB、CD是⊙O的两条直线,∠ABC=30°,那么∠BAD=( )
A.45° B. 60° C.90° D. 30°
4.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
A .1200 B.1800 C.2400 D.3000
5、如图,若AB⊙O的直径,CD是⊙O的弦,∠ABD=55o,则∠BCD的度数为( )A、35o B、45o C、55o D、75o
6.如图,扇形DOE的半径为3,边长为的菱形OABC的顶点A,C,B分别在OD,OE,上,若把扇形DOE围成一个圆锥,则此圆锥的高为(   )
A. B. C. D.
7.如图,⊙O的直径是AB, ∠C=,则∠DAB的度数是( )
A、 B、 C、 D、
高速公路的隧道和桥梁最多.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若它的形状是以O为圆心的圆的一
部分,路面=10米,净高=7米,则此圆的半径=(   )
A.5 B.7 C. D.
9.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半径OB=10,截面圆圆心O到水面的距
离OC是6,则水面宽AB是[w~ww.zz#s^t%p@.com](( )
A.8 B.10 C.12 D.16[中*国教^&%#育出版网]
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 顶点在圆周上的角是圆周角; ②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来源:中@教^网*&%]
③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④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⑤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11.如图,点A、B、C在圆O上,且,则 .[中~&国^教育出%版网@]
如图,海边有两座灯塔A、B,暗礁分布在经过A、B两点的弓形(弓形的弧是⊙O的一
部分)区域内,∠AOB=96°,为了避免触礁,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值为___.
13.如图,有一圆形展厅,在其圆形边缘上的点处安装了一台监视器,它的监控角度是.
为了监控整个展厅,最少需在圆形边缘上共安装这样的监视器_______.台
14.若⊙O的半径为5厘米,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厘米,则弦长AB为 _ 厘米[来%#源*:中^&教网][ww~w.zzs%t#@ep.^com]
15.如图,于,若,[w@ww%.zzste^p.#co~m]则 度.[来&%^源:中
16.如图为△ABC与圆O的重叠情形,其中BC为圆O之直径.若∠A=70°,BC=2,则图
中灰色区域的面积 .
17,在半径为的⊙O中,弦、的长分别为和,则的度数
为 .[来源#*:中~教&%网]
如图,已知AB是⊙O的弦,半径OA=1cm,∠AOB=120,⊙O上一动点P从A点出发,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当S=S时,则点P所经过的弧长是 . ]19
如图,正方形ABCD是⊙O的内接正方形,点P是上不同于点C的任意一点,则∠BPC的度数是 度.
20,如图,是的直径,弦,是弦的中点,.若动点以的速度从点出发沿着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结,当是直角三角形时,的值为 . [ww~w.z%^zst&ep.c@om]
21.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AD,BD的长.com]
22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半圆O分别交AB、BC于点D、E.
(1) 求证:点E是BC的中点;[中国%教&育*@出版~网]
(2) 若∠COD=80°,求∠BED的度数.
23.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CD为∠BCA外角的平分线,F为上一点,BC=AF,延长DF与BA的延长线交于E.[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中求证△ABD为等腰三角形.[w#ww.zzs%te*p^.com@]
24.已知直角梯形ABCD的四条边长分别为AB=1,BC=CD=10,AD=6,过B、D两点作圆,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并延长CD交圆于G点。
(1)试证:BF=DG[中国教育出版网*~@%#]
(2)求BE-BF的值?[来@源#:^%*中教网]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3,0)为圆心,以5为半径的圆与x轴相交于点B、C,与y轴相交于点D、E.[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若抛物线 经过C、D两点,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点B是否在此抛物线上?
(2)若在(1)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有一点P,使得△PBD的周长最短,求点P的坐标。[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3)若点M为(1)中抛物线上一点,点Q为其对称轴上一点,是否存在以点B、C、Q、M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来源:zzste^p.%#co&m@][www*.^z#zstep.co&m%]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巩固练习答案
1-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B
A
D
B
D
D
B
11-20
11. 12. 13. 3 14. 6 15. 16, 17, 、
18. 19, 45 20, 1或或
21.解:∵AB是直径, ∴∠ACB=90°, [来%源:@~中教^网#]
∴BC==8(cm).
又CD平方∠ACB, ∴∠ACD=∠BCD=45°,[来@^源%:中~教#网]
又∠ACD=∠ABD,∠DAB=∠DCB[来&^@源:中教网%~]
∴∠DAB=∠ABD=45° ∴AD=BD=(cm)
22,证明:连接OE,
∵ OE=OC,∴ ∠C=∠OEC.
∵ AB=AC,∴ ∠C=∠B,
∴ ∠B=∠OEC,∴ OE∥AB. ∴ ==1,
∴ EC=BE,即点E为BC的中点.版网#]
(2) ∵ ∠COD=80o,[www.z^z&@ste*p.co~m]∴ ∠DAC=40o,
∵ ∠DAC+∠DEC=180o,∠BED+∠DEC=180o,[来@&%^源:#中教网]
∴ ∠BED=∠DAC=40o.
23.证明:连CF、BF
∠ACD=∠MCD=∠CDB+∠CBD=∠CFB+∠CFD=∠DFB
而∠ACD=∠DFB=∠DAB又∠ACD=∠DBA[来源*:中^教@~网%]
∴∠DAB=∠DBA ∴△ABD为等腰三角形
24,证明:如图
(1)连结DF,BG。
得∠F=∠G[中国#&教育^出版~*网][www.zz^s%~@tep.#com] 又BC=CD,∠DCF=∠BCG
∴△BCG≌△DCF(ASA) ∴CF=CG 又∵BC=CD
∴CF-BC=CG-CD[来源:%&z~z^step.@com] 即BF=DG(2)设BE,DG的中点分别为点M,N,
则AM=DN网@]
∵BF=DG[ww~w.#zzst&*e@p.com]∴BE-BF=BE-DG=2(BM-DN)=2(BM-AM)=2AB=2
25.解(1)∴OC=OA+AC=8,故点C的坐标为(8,0),连接AD,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D=,故D点坐标为(0,-4)。
将C(8,0),D(0,-4)代入中,求得,C=-4.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因为OB=5-3=2,所以B点坐标为(-2,0),当时,,故B点在所求的抛物线上。
(2)要求PB+PD+BD的最小值,因BD为定值,即求PB+PD的最小值,因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点B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8,0),即为C点,连接DC,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的点。
设D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将(8,0)和(0,-4)代入,求得,m=-4,故D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由 解得,。所以P点坐标为(3,)
(3)当QM//BC且QM=BC时,存在四边形BCQM或BCMQ为平行四边形,此时Q(3,),M(-7,);或Q(3,),M(13,)
当BC为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时,存在四边形BMCQ为平行四边形,此时Q(3,),M(3,-)。[中国教@^育*出版网#%]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能力提升测试卷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 如图,在⊙O中,弦∥,若,则( )
A. B. C. D.
2.如图,点A、B、C在⊙O上,∠ACB=30°,则sin∠AOB的值是(  )
A.  B.  C.  D.
3.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如图所示),则这个纸帽的高是(  )
A.cm  B.3cm  C.4cm  D.4cm
4.如图,AD为⊙O的直径,作⊙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甲、乙两人的作法分别是:
甲:1、作OD的中垂线,交⊙O于B,C两点,2、连接AB,AC,△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乙:1、以D为圆心,OD长为半径作圆弧,交⊙O于B,C两点。 2、连接AB,BC,CA.△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可判断(   )
A.甲、乙均正确 B.甲、乙均错误 C.甲正确、乙错误 D.甲错误,乙正确
5.如图,已知BD是⊙O直径,点A、C在⊙O上, =,∠AOB=60°,则∠BDC的
度数是( )
A.20° B.25° C.30° D. 40°
6.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AB 于E,已知CD=12,则⊙O 的直径为( )
A. 8 B. 10 C.16 D.20
7.如图所示,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M,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CM=DM  B.  C.∠ACD=∠ADC  D.OM=MD
9.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M,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CM=DM  B.  C.∠ACD=∠ADC  D.OM=MD
10.如图所示,圆O的弦AB垂直平分半径OC,则四边形OACB(   )
A、是正方形 B、是长方形 C、是菱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将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处!
如图所示的圆面图案是用相同半径的圆与圆弧构成的.若向圆面投掷飞镖,则飞镖落在黑色区域的概率为   .
12.如图,AB是⊙O的弦,OC⊥AB于C.若AB= ,0C=1,则半径OB的长为________.
13.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2.将△ABC绕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的位置,B,A,C′三点共线,则线段BC扫过的区域面积为   .
14.如图,“凸轮”的外围由以正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半径的三段等弧组成. 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则凸轮的周长等于_________.
15.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AC为弦,OD∥BC交AC于点D,若AB=20cm,
∠A=30°,则AD=   cm.
16.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的平分线交AB于E,交⊙O于D.则AD=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必须将解答过程清楚地表述出来!
17(本题8分)如图所示,已知F是以O为圆心,BC为直径的半圆上任一点,A是弧BF的
中点,AD⊥BC于点D.求证:AD=BF.
18(本题8分).如图,⊙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已知AE=6cm,EB=2cm,
∠CEA=30°, 求CD的长.
19.(本题8分)如图所示,OA、OB、OC都是圆O的半径,∠AOB=2∠BOC.
求证:∠ACB=2∠BAC.
20(本题10分)如图,弧AC是劣弧,M是弧AC中点,B为弧AC上任意一点,自M向BC弦引垂线,垂足为D,求证:AB+BD=DC。
21(本题10分).如图所示,AB=AC,AB为⊙O的直径,AC、BC分别交⊙O于E、D,连结ED、BE.
(1) 试判断DE与B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 如果BC=6,AB=5,求BE的长.
22.(本题10分)如图,在半径为2的扇形中,∠,点是弧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重合)⊥,⊥,垂足分别为、.
(1)当时,求线段的长;
(2)在△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如果存在,请指出并求其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23.(本题12分)如图,半径为2的⊙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点C的坐标为(1,0).若抛物线过A、B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O=∠PO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点M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小)值.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能力提升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C
D
A
D
D
C
二,填空题
11. 12,2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本题8分)如图所示,已知F是以O为圆心,BC为直径的半圆上任一点,A是弧BF的
中点,AD⊥BC于点D.求证:AD=BF.
18(本题8分).如图,⊙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已知AE=6cm,EB=2cm,
∠CEA=30°, 求CD的长.
19.(本题8分)如图所示,OA、OB、OC都是圆O的半径,∠AOB=2∠BOC.
求证:∠ACB=2∠BAC.
20(本题10分)如图,弧AC是劣弧,M是弧AC中点,B为弧AC上任意一点,自M向BC弦引垂线,垂足为D,求证:AB+BD=DC。
21.如图所示,AB=AC,AB为⊙O的直径,AC、BC分别交⊙O于E、D,连结ED、BE.
(1) 试判断DE与B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 如果BC=6,AB=5,求BE的长.
解:(1) 连结AD. ∵AB是⊙O的直径,∴AD⊥BC,BE⊥AC.
∵AB=AC,∴BD=CD,∴DE=BD.
(2) 由勾股定理,得BC2-CE2=BE2=AB2-AE2.
设AE=x,则62-(5-x)2=52-x2,解得x=.
∴BE=.
22.解
23.解:(1)如答图1,连接OB.
∵BC=2,OC=1 ∴OB= ∴B(0,)
将A(3,0),B(0,)代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得 ,解得: ,
∴.
(2)存在.
如答图2,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P.
∵B(0,),O(0,0), ∴直线l的表达式为.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
得; 解得,
∴P().
(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
设M( ),
则S△MAB=S梯形MBOH+S△MHA﹣S△OAB=(MH+OB)?OH+HA?MH﹣OA?OB
=
= ∵,

=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