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何时最是思君处, 月入斜窗晓寺钟。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一弹流水一弹月,
水月风声松树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路绕寒山人独去,
月临秋水雁空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二年苏轼被诬告以诗讪谤,被捕入狱,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荒凉小镇——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但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亦无薪俸。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
朗读全文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停连和节奏。
2、初步读出夜游赏月之境。
有味地朗读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遂至承天寺:_____
(2)欣然起行:_____
(3)水中藻荇交横:_____
(4)盖竹柏影也:_____
欣喜的样子
交错纵横
原来是
于是、就
A.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一起交谈取乐的人。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所赏何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月光如积水空明,
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人赏月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被贬谪黄州后坦然自适,在长江边筑亭以陶冶性情,苏轼为其取名“快哉亭”,并赋词相赠,“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助读资料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此夜此月,
恰有此人,
岂不 ?哉!
月下何情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语气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下何情
元丰二年苏轼被诬告以诗讪谤,被捕入狱,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荒凉小镇——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但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亦无薪俸。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下何情
贬官杭州:
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比好湖山。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黄州:
贬官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名家评价
苏轼,内心明亮之人,彻底接受了“生命中的不完美”,化腐朽为神奇,不只在纸上,而且渗透于生命的每一个细节。他是掉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辰的人,是经历了生死历练之后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人。我们看到苏轼天真极了,豪迈极了,通透极了 。
----王君
元丰 ,解 ,月色 ,欣 。念 ,遂至 寻 。 亦 , 步于 。
庭下 ,水 ,盖 。
何夜 ?何处 ?但少 。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减字背诵
深情背诵
诵出空明之月
诵出空明之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
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