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9 09:21:15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1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
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
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
【答案】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悄”应读“qiǎo”;B项“翘”应读“qiáo”;D项“湃”应读“pài”。故选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A.搭配不当,去掉“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正确;C.语意重复,“超过”与“以上”去掉一个;D.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故选B。
3.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答案】D
【详解】
A.无主语,删掉“通过”或“使”;
B.前后不一致,删掉“能否”;
C.“将达到”和“以上”矛盾,删掉其中一个即可;
故选D。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
B.世事苍桑 重峦叠嶂 色彩斑斓 荟萃
C.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
D.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
【答案】C
【详解】
A.记忆尤新——记忆犹新;
B.世事苍桑——世事沧桑;
D.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A项背景必须独立成段表述错误,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B项正确;C项“郭晶晶”应为“吕伟”;D项“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应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故选B。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句⑥提出了一个观点,引起了下文,是第一句;句①举出两个例子作证明,是第二句;结合关联词“不是,而是”及上句的描述顺序辨析,句④③为三四句,句②⑤为五六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⑥①④③②⑤,故选D。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搭配不当,“出现”应改为“展现”;B项归类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应删去“、超市”;C项表述正确;D项语序不当,“广泛”应移到“关注”前。故选C。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8.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督战 吞食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
B.仲裁 由衷 锐不可当 眼花缭乱
C.潇洒 浩翰 白手起家 惊心动魄
D.桅竿 默契 迎风招展 梦想成真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准确书写、辨析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A项“催”应写作“摧”;C项“翰”应写作“瀚”; D项“竿”应写作“杆”。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
C.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D.父子俩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A项中第一个逗号应移至“(不含)”后;B项中“说”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C项中两个顿号应删去。故选D。
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答案】C
【详解】
结合上句雄鸡唤醒黎明,排除AB两项,骏马与“挣脱”搭配,故选C。
二、字词书写
11.改正下面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
(1)屏幕 浩翰 迎风招展 “___”改为“__”
(2)沸腾 映衬 振耳欲聋 “__”改“为__”
(3)瞬间 紧绷 白首起家 “__”改为“__”
(4)姿态 轨迹 惮精竭虑 “__”改为“__”
【答案】翰 瀚 振 震 首 手 惮 殚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浩瀚”本义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所以“瀚”字应该是三点水旁。“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白手起家”指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支持,靠着双手进行创业,最后获得成功的果实。所以应该用“手”字。“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的意思是“竭尽”。
三、基础知识综合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潇洒的美感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副名画前,屏声敛息,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由zhōng赞叹;街头驻足,银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美都镌刻在我们心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潇洒(___) 由zhōng(_____) 镌刻(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
(3)文中“屏声敛息”的“息”的意思是___;“神采奕奕”中,“奕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再现了生活中的美。
【答案】(1)xiāo 衷 juān “一副” “一幅” 气息 精神焕发的样子 排比 比喻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潇”可以通过形声字来辨析。“镌”要与“携”读音区分开来。“衷”不要写成“中”。“副与幅”从形旁来区分。解释词语中的字词,要结合词语的语境。考查对常用修辞比喻、排比的理解。“美术馆内”“音乐厅内”“街头驻足”构成排比。
四、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了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入境游客
(人次)
外汇收入
(美元)
2013年
265万
26亿
2014年
296万
30亿
2015年
326万
33亿
13.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
14.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答案】
13.材料三
14.“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分析】
13.抓住题中提示的比较判断点“旅游业的发展”,仔细阅读四则材料,分析内容判断。材料三说的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与天津旅游业无关。
14.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及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注意学会怎样筛选信息。本题要求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再认真分析材料内容,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 “文化旅游” 的品牌效应;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材料四:是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课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5.本文被公认为新闻写作的典范作品,首先体现在标题上。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16.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17.文中第⑧、⑨句运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8.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在写法它们上有什么异同点,请简要比较一下。
19.下面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不料正是汤思伯到芜湖的那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答案】
15.标题中“百万大军”强调渡江人数之多,气势之大;“横渡长江”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所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明确醒目,“百万”“横渡”二词气势磅礴,极富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16.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二十四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17.议论。阐释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证明我军发动渡江战役的正确性,增强了消息的思想深度。(意思对即可)
18.相同点:无论是写哪路大军,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不同点:中路军写得简略,因为之前已做过报道;西路军写得较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更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要战果和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19.过渡(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叙写,又开启下文对我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的叙写。(意思对即可)
【分析】
15.
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作用。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提示给读者。本文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概括了本则新闻记叙的主要内容,其中“百万大军”突出了数量多,“横渡”突出了渡江气势之大,这两个词语使文章题目醒目、有气势,富有感染力,能激发人的豪情。
16.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得出原因: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二十四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表达方式有五种:说明、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划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了作者对此种情况的看法和观点,这是议论的表达方式。这个句子一方面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敌溃我胜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指出这与“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从而证明我军发动渡江战役的正确性,增强了消息的思想深度。
18.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分析,相同点:无论是写哪路大军,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
根据“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概括,这是对中路军的报道,比较简略;根据“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概括,这是对西路军的报道,西路军写得较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根据“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概括,这是对东路军的报道;东路军写得更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要战果和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据此写出不同点即可。
19.
本题考查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根据上文“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分析,“不料正是汤思伯到芜湖的那天”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根据下文“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分析,“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引起下文对东路军渡江作战的报道。故这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1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
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
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3.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
B.世事苍桑 重峦叠嶂 色彩斑斓 荟萃
C.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
D.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8.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督战 吞食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
B.仲裁 由衷 锐不可当 眼花缭乱
C.潇洒 浩翰 白手起家 惊心动魄
D.桅竿 默契 迎风招展 梦想成真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
C.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D.父子俩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二、字词书写
11.改正下面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
(1)屏幕 浩翰 迎风招展 “___”改为“__”
(2)沸腾 映衬 振耳欲聋 “__”改“为__”
(3)瞬间 紧绷 白首起家 “__”改为“__”
(4)姿态 轨迹 惮精竭虑 “__”改为“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潇洒的美感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副名画前,屏声敛息,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由zhōng赞叹;街头驻足,银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美都镌刻在我们心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潇洒(___) 由zhōng(_____) 镌刻(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
(3)文中“屏声敛息”的“息”的意思是___;“神采奕奕”中,“奕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再现了生活中的美。
四、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了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入境游客
(人次)
外汇收入
(美元)
2013年
265万
26亿
2014年
296万
30亿
2015年
326万
33亿
13.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
14.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课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5.本文被公认为新闻写作的典范作品,首先体现在标题上。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16.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17.文中第⑧、⑨句运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8.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在写法它们上有什么异同点,请简要比较一下。
19.下面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不料正是汤思伯到芜湖的那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