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件(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1 14: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二、探究萨赫勒地区形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描述津德尔的气候特点?
形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分析荒漠化地区的自然要素特点?
形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动力条件
基础条件
物质条件
气候干旱
地处东北信风带,多大风
植被稀少,多疏松的沙质土壤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非洲萨赫勒地区
A
S
H
E
L
三、探究萨赫勒地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辩论赛
甲方
乙方
畜牧业更有利于萨赫勒地区的发展
种植业更有利于萨赫勒地区的发展
规则:
①1/2/3组为甲方辩手,4/5/6组为乙方辩手;
②甲、乙双方思考讨论3分钟,在学案上写下辩词;甲、乙双方依次自由辩论;
③老师做主席和计时员。
畜牧业
种植业
三、探究萨赫勒地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四、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3~5题。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3~5题。
4.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3~5题。
5.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沙尘暴推毁村庄
四. 荒漠化防治
(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二)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三)防治的原则
1.两个 “相结合”: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2.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
4.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林体系
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点拨: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薪炭林
沼气池
(5)控制人口增长
(四)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沙枣
胡杨
锦鸡
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
怪柳
狼尾草
建防护林带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从1978年起,国家开展了“三北”防护林网体系的建设,它横跨13个省级行政区,绵延4480千米,总面积达406.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0%以上,整个工程计划在2050年全部完成,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三北”防护林
乳化沥青固沙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沙尘天气造就了黄土高原
沙尘颗粒利于成云致雨
沙尘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
沙尘暴缓解了酸雨
沙尘暴缓解了温室效应
沙尘暴是否“百害而无一利”呢?
讨论
D
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碱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练习
2、防治荒漠化的最高目标是 ( )
A.预防潜在的土地荒漠化
B.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C.恢复已荒漠化的土地
D.扭转正在荒漠化的土地
B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 危害 治理关系图
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
晴天多、日
照时间长
大风频繁
干旱自
然景观
地表植被呈东西差异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二大盆地一大高原
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土地沙化
土地退化
生物生产
力下降
粮食、牧
草减产
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成因
封沙禁牧
禁樵禁采
合理用水
生态移民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措施
措施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