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2 12:43: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曹操,字 , 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龟虽寿》为东汉时期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 诗,是曹操的《 》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曹植,字 , 时期著名 , 的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 、 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 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二、理解性默写:
⑴《庭中有奇树》诗中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庭中有奇树》诗人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庭中有奇树》诗中表达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⑸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曹操的《龟虽寿》中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 _ _ __ _ _ _,_ __ _ _ _ 。
⑺《赠从弟》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赠从弟》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从弟”品格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赠从弟》诗中赞美松柏在狂风中挺立不倒的坚韧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曹植的《梁甫行》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曹植的《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曹植的《梁甫行》中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曹植的《梁甫行》中用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
(一)阅读《庭中有奇树》,回答问题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⑴“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3分)
⑵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⑶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然又紧接着说“此物何足贵”?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龟虽寿》,回答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2.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阅读《赠从弟》,回答问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四)阅读《梁甫行》,回答问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⑴“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⑵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曹操,字 , 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龟虽寿》为东汉时期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 诗,是曹操的《 》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曹植,字 , 时期著名 , 的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 、 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 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答案:1、孟德 东汉 乐府 步出夏门行2、子建 三国 文学家 建安文学 曹操 曹丕 谢灵运
二、理解性默写:
⑴《庭中有奇树》诗中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庭中有奇树》诗人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庭中有奇树》诗中表达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⑸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曹操的《龟虽寿》中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 _ _ __ _ _ _,_ __ _ _ _ 。
⑺《赠从弟》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赠从弟》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从弟”品格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赠从弟》诗中赞美松柏在狂风中挺立不倒的坚韧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曹植的《梁甫行》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曹植的《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曹植的《梁甫行》中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曹植的《梁甫行》中用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⑵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⑶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⑷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⑹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⑺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⑻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⑼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⑽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⑾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⑿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⒀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阅读题
(一)阅读《庭中有奇树》,回答问题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⑴“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3分)
⑵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⑶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然又紧接着说“此物何足贵”?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⑴“盈”字用得好。“盈”,充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⑵前四句写了在春天的庭院里,一株绿叶旺盛生长的嘉美的树开出了茂密的花朵。女主人公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目的是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以此表达对远方丈夫的的深切思念。(3分,分析2分,情感1分)
⑶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4分,先抑后扬1分,情感1分,效果2分)
(二)阅读《龟虽寿》,回答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答案】B
【解析】A“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C“说明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直抒胸臆”错误,应为“借景抒情”。
2.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参考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共2分)。
参考示例二: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共2分)。
(三)阅读《赠从弟》,回答问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参考答案:
1.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2.象征手法(1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C (2分)
(四)阅读《梁甫行》,回答问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⑴“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⑵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