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15:1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学习描写景物
部编八上课件
0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02
03
0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几句古诗各写的是哪些季节的景色?
在作家眼里,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景物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明确概念

习作纠错
窗外,是美丽的校园。
即便已是寒冬,大叶女贞仍旧枝叶繁茂,青翠欲滴。教学楼前的小花园里,酢浆草的叶子绿油油的,惹人怜爱。竹子的枝叶密匝匝的挤在一起,藏在竹丛背后的梨树,叶子快要落光了,只剩光秃秃的枝干挺立着,不时引来几只麻雀驻足其上。
下列景物描写存在什么问题?
所描写的景物没有写出符合季节的特点
习作纠错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③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④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渡渡、静悄悄青黛色雾霭。⑤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⑥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这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问题?
顺序错乱,杂乱无章
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练就的观察能力。细心观察,就要确立好观察点,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要学会变换观察角度。
课文引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
仰视
俯视
平视
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课文引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
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
抓住景物特征
注意描写顺序
和描写角度
探究结果一

课文引路
庭下月光空明,竹柏影清丽。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试比较下列哪一个句子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巧妙地运用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让人身临其境。
vs
课文引路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都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老舍《济南的冬天》)
善用修辞
突出特征
探究结果二
牛刀小试·修改习作1.0
·请同学们紧抓冬季校园景物的特征,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修改自己的习作《窗外》。
修改示例
窗外,是美丽的校园。
即便已是寒冬,大叶女贞仍旧枝叶繁茂,那叶片的绿色越发深沉,仿佛要沁出墨来。花园里酢浆草的花早已败了,往日绿油油的叶子被霜打得萎靡不振,惹人怜爱。竹子的枝叶被这寒意侵袭,透出几分枯黄,密匝匝的挤在一起,抱团取暖。藏在竹丛背后的梨树,叶子快要落光了,仅剩下零星几片尚未黄透的叶片还停留在树梢。入秋前刚被修剪过的短小枝叉没了叶子的遮挡,暴露在冷空气中,冻得浑身发抖,只好紧紧靠拢,以抵抗冬日的严寒侵袭,不时有几只麻雀驻足其上,给这校园增添了几分生机。

课文引路
我们除了描写眼睛看到的,即视觉感受以外,我们还能描写哪些感觉?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作者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与嗅觉沟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课文引路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从听觉角度描写山林,表现了一派万物欣荣、欢快自得的景象。
多感官描写
绘形绘色
探究结果三
牛刀小试·修改习作2.0
·请大家多感官联动,为刚才的写景片段《窗外》添香增色。
修改示例
窗外,是美丽的校园。
即便已是寒冬,大叶女贞仍旧枝叶繁茂,那叶片的绿色越发深沉,仿佛要沁出墨来。花园里酢浆草的花早已败了,往日绿油油的叶子被霜打得萎靡不振,惹人怜爱。竹子的枝叶被这寒意侵袭,透出几分枯黄,密匝匝的挤在一起,抱团取暖。低年级的学生最爱在这竹丛中捉迷藏,站在二楼也能听到他们清脆的笑声。藏在竹丛背后的梨树,叶子快要落光了,仅剩下零星几片尚未黄透的叶片还停留在树梢。入秋前刚被修剪过的短小枝叉没了叶子的遮挡,暴露在冷空气中,冻得浑身发抖,只好紧紧靠拢,以抵抗冬日的严寒侵袭,不时有几只麻雀驻足其上,叽叽喳喳,呼朋引伴,给这校园增添了几分生机。
修改示例
记得盛夏,梨树那浓绿的叶子格外肥厚,像是一把能掐出水儿来。摘下一片轻轻抚弄,光滑细腻,带着一丝凉意,再抬手轻嗅,指尖便染上了植物独有的苦香。成百成千的叶片密密麻麻的挤成一团,把枝干藏的严严实实的。那树上结的梨,与平时街上、超市卖的都不一样。青褐色的果子,小小一个,躲在茂密的叶片中间不留心看的话,是没法把它和叶子区分开的。

例文纠错
看看下面景物描写有什么错误?
来到公园的假山上,我依然很郁闷,并觉得有点累,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举目四望,天上漂浮几朵悠悠的白云,阳光虽不太热情,却也因此更明媚。一阵风吹来,竹叶轻吟,杨叶欢唱。我苦恼极了,于是闭上了双眼。我这66分的成绩,怎么有脸见父母呢?
景色描写的情感基调与人物内心不符
课文引路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宗璞《紫藤萝瀑布》)
·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融情入境
情景交融
探究结果四
牛刀小试·修改习作3.0
·“一切景语皆情语。”看到窗外这样的梨,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呢?请把感受写下来。
修改示例
那时,我就惦记上了树上的梨,“不知道学校这丑丑的梨,吃起来会是什么味道?”可惜果子太小,不忍下手。等到暑假结束返校,我特意跑到梨树下瞅了瞅——果子还在!还长大了不少,青褐色的皮也透出了几分黄,熟了!我踮起脚,伸手拽下最大的那颗梨,随便洗了洗,便迫不及待的一口咬了下去。哎呦,这皮可太厚了,又苦又涩。我皱着脸把皮吐了出来,看着手里的果子,犹豫了起来。“扔了,还是吃了?”“算了,再尝一口果肉吧。”我轻轻咬了一口果肉,这次,脆脆的,甜滋滋的,嚼起来满口生津。
课堂总结
细心观察,紧抓特征
修辞添色,“五觉”巧用。
角度不同,抒情点睛。
课后作业
选一处你熟悉的景物,定下感情基调,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技巧,按一定顺序进行细致刻画。
【示例】
金色菜花
(远景)远远看去,金色的菜花田就像是一片金色的花海,风吹过,花枝摇曳,就像金色的波浪翻滚。(比喻)
(近景)走进菜花地里,看到嫩黄的细小花朵,娇羞的绽开笑脸,蜜蜂在花丛里跳舞,一会儿在这朵花上停一下,一会儿在那朵花上嗅一嗅,努力的采集花蜜蝴蝶也来凑热闹,扇动着美丽的翅膀,和蜜蜂一起舞蹈花丛间。(拟人)
(听觉)一时间,静谧的菜花地里,尽是蜜蜂扇动翅膀那嗡嗡的声音。
(嗅觉)风吹过,菜花的清香弥漫在鼻尖,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触觉)花枝在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花朵拂在人的脸上,微微的痒,像母亲的手温柔的抚摸。
(感情)朴实的菜花,是那么低调,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陇头陌上都能努力的开放,而她又那么无私的奉献着,菜花开尽时,结出饱满的圆筒形长角果,角果里一颗颗饱满的油菜籽,将在五月给人们带来美味的菜籽油,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