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15: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xǐ dí ,把它再补好。
(2)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bēi wēi ,那样柔弱。
(3) 永远的小niú dú ,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4) 那些个体xiāo shì 了,它却永远存在。
(5)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fán zhí 着,蔓延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荷花凋谢了,花瓣像小船一样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
B.当今各国政府都在遏制通货膨胀,以期渡过金融危机。
C.各国贵宾濒临北京,和我们一起欢度节日。
D.他们堕入了罪恶的深渊。
默读课文,思考这两篇散文告诉了读者什么哲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永久的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或文中词语的含义。
(1)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2) 《我为什么而活着》第 2 自然段中的“深渊”和“仙境”分别比喻什么?
(3)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谈生命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chán)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涩,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的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经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轻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吹草动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选自《课外阅读》2002 年第 10 期)
(1) “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
(2) 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i 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ii 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iii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B.关于生命和生命的意义,原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作者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在说理方法上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许多句子不乏具有深刻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斜阳芳草里,看到了夹岸红艳的桃花”,就使人感受到生命晚景的瑰丽。
D.本文结构严谨,开合自如,行文上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结尾一段中说“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第 1 自然段对江流入海过程的叙写完全照应。
E.本文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又说“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这些看似与本文积极乐观的主题不太和谐的略带宿命和伤感的文字,应作正话反说理解。
(4) 对“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5) 请用“生命像……”开头,写几句话(30~50 字),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文中的比喻和上题中推断的比喻除外)
答案
1. 【答案】
(1) 洗涤
(2) 卑微
(3) 牛犊
(4) 消逝
(5) 繁殖
2. 【答案】C
3. 【答案】个体的生命会消逝,但生命生生不息,永久存在,这是生命的奇迹;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支配着作者的一生,作者认为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
4. 【答案】
(1) 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感情对自己的支配比作强烈的飓风,写出了自己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即使到了绝望的边缘,仍然不会放弃追求。
(2) “深渊”比喻孤寂给自己带未的极端痛苦。“仙境”比喻爱情的成功给人带来的无比幸福的生活。
(3) 用优美的语言表述了个体生命的逝去和生命不息的繁衍,个体凋谢,但生命会永存不朽,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述着生命不朽的哲理。
5. 【答案】
(1)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 i “大海”作为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顶点,“黑暗”表示生命的终结。
ii 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不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iii 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恼,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
(3) A;B
(4) C
(5)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