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2.课程标准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图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图3.5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的简图;
b.在熟练绘出“洋流模式图”或“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图”的基础上,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地图,从洋流的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 掌握利用手绘地图分析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重点】
(1)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说明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体动力;
(2)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
(1) 强调抓住基本原理,重视运用原理解决类似问题能力的培养;
(2) 以图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画图、读图分析能力。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思路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重要的结论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来,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重难点突破方面,将重难点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主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各个击破,进而获得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中国鸭舰队环游地球”:1992年,一艘从中国香港出发的货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船上近3万只塑料玩具鸭坠入大海,漂浮在海面上,形成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并随波逐流。随后几年,玩具鸭先后抵达印尼、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平均每天漂流7英里。有人预测,其中的1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在海上漂流了15年后,将于2007年抵达英国海岸。
提出问题:中国“小鸭舰队”如何到达英国海岸?
(这时学生能回答出玩具鸭是随着海水的运动到达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板书: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讲授新课: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板画全球风带模式图,一学生到黑板前补画出风向。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另一学生在板图上画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设问3:南、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吗?
播放“风带与洋流”动画。
设问4:从洋流的分布模式来看,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有哪些?
小结:学生活动: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等词汇,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承转:如果地球表面均为海洋,洋流这是按照这种理想状态分布,然而地球表面存在这海陆分布,那么实际情况下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展示投影:“太平洋海区示意图”,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案中的“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北半球太平洋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教师投影呈现正确图示,学生依次画出北太平洋中高纬、南太平洋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南北半球大西洋海区的大洋环流。
提出问题:印度洋海区的大洋环流与其他大洋一致吗?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课堂小结:
解决导入中的问题,即中国小鸭舰队到达英国海岸需借助的主要洋流有哪些?
学生读图3.5自主完成。
板书设计: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洋流概述
1.概念
2.分类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北顺南逆
中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西暖东寒
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
高纬度海区:
南半球:西风漂流
夏季:顺时针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冬季:逆时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副热带海区、负极地海区、环南极大陆海区和北印度洋海区等;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对渔场、对航海、对海洋污染的影响等;
[要点梳理]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
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海流)。
2、洋流性质分类:
①寒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为寒流
②暖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为暖流
③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一------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 ,则洋流为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 ,则该洋流为 ,如下图。
据图总结,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之间的关系?
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二-----根据流向
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南向北)的为 ,反之为 。
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北向南)的为 ,反之为 。
3、洋流的类型(按照成因分类)
① 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
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其主要动力为 ;
② 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密度流。(表层:密度小→密度大;底层:密度大→密度小)
③ 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另外,洋流前进时,受 的限制和 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
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南半球: 时针方向
①以 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 时针方向
北半球: 时针方向
②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 时针方向
西风带 西风漂流 沿东岸折向高纬度 极地环流
③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季风的影响, 逆 顺。
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整全球的 分布。
②对气候的影响: 流:增温、增湿; 流:降温、减湿。
思考:(1)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
(2)南美沿岸热带荒漠南北延长的的原因?
③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1)寒、暖流交汇海区往往成为世界著名 。如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原因:
(2)上升流处,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型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④对航海的影响:
(1) 流节省时间、燃料; 流费时间、燃料。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暖流上空冬季雾也较大,尽管对海上航行,但对军事偷袭却有利。
(3)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对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一方面加快了净化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所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 。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19.8℃,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 mm。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
典例2、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
(l)图中①洋流是由于 内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②是由于受
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 方向流动。
(3)图中洋流按成因分③属于 。
(4)按性质来讲,②属于 ,③属于 。
(5)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②③的洋流名称分别是② 、③ 。
典例3、读欧洲殖民者自16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再将掠夺来的物质运回欧洲的海上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航运路线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所组成的环流系统叫________________, 其运运方向是____________。
(3)按洋流的主要成因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典例4、(09年江苏地理第19,20题)
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l)~(2)题。
(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巩固练习】
读下图,判断1--2题。
1.假定①②处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致,则( )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众多
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 2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读下图完成7--8题:
7、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 B.乙位于北半球
C.甲图洋流为寒流 D.乙图洋流为寒流
8、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
A.甲为秘鲁寒流 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为千岛寒流 D.乙为巴西暖流
9、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地理环境有深刻的影响。据右图,回答10--11题。
10.科隆群岛上生活着很多企鹅,该群岛的海拔高度并不高,其成因主要是( )
A.受厄尔尼诺影响 B.受拉尼娜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暖流影响
11.图中的洋流名称是( )
A.南赤道暖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12. 在下图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 B.乙图中的洋流为暖流
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洋西部 D.乙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海岸
13、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 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 Q的流向是( )
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 B. 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
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 D.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
(09年北京文综第6题)读下表,回答
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15.该海域沿岸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
16.下图是某海域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1)此海域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2)如果此海域属太平洋的一部分,那么它的西部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东部洋流的性质是________流。东部海区的盐度比西部海区的盐度要____________,东部海区大陆附近的著名渔场是_____________。
17读“世界石油污染水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A、B、C、D、E各点的盐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
(2)F海峡表层海水向__________流,在成因上属于__________。
(3)某年1月,一艘油轮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__________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引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
18、(09年上海地理第十三题)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8分)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 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www.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赤道逆流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地转偏向力
沿大洋西岸向高纬度(暖流)
西风带
西风漂流
沿大洋东岸向低纬度(寒流)
图8-10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A组
一、单项选择题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4.下列不属于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形成的因素的是( )
A.地转偏向力 B.陆地形状
C.波浪和潮汐 D.盛行风
5.下列由西风驱动形成的洋流是 ( )
A.日本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6.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 )
A.北冰洋暖流影响 B.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西风影响 D.信风影响
7.有人在墨西哥西海岸拾到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过来的(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8.寒暖流交汇或有上升流的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下列渔场分布于冷海水上泛海区的是( )
A.北海道渔场 B.纽芬兰渔场 C.北海渔场 D.秘鲁渔场
二、综合题
9.读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三条线段中添画箭头,完成大洋环流流向。
(2)假设该大洋为北大西洋,那么图中字母表示的洋流将是:A______,B______。图中各数码海区中能成为大渔场的是______,名称为______(渔场)。
(3)假设该大洋为北太平洋,那么图中字母表示的洋流将是:A______,B______。①②③④海区成为大渔场的是__,其名称是______(渔场)。
(4)根据洋流性质可以分为______流和______流,______流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
(5)______的影响以及陆地形状的限制,也会导致洋流方向的改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B 7.D 8.D
二、综合题
9.(1)略
(2)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③ 纽芬兰渔场
(3)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③ 北海道渔场
(4)暖 寒 暖
(5)地转偏向力(共33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地理》
必修1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技术比较落后的明代,郑和为什么能够远涉重洋呢?
思考:哥伦布的两次美洲之行所用时间为什么会不同?(盛行风的影响)
提问:除了盛行风的影响之外,还有哪些影响?(洋流的影响)
我们知道海水是一种流体,无时无刻都是运动的。由于海水的运动,加速了海洋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这节课我们学习海水是怎样运动的,洋流是怎样形成的。
一、海水的运动形式
1.海水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哪几种?(海水的运动形式有:波浪、潮汐、洋流)
2.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什么?最具破坏力的波浪是哪一种?
3. 各种海水运动形式对人类环境和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①波浪形式以风浪常见,波浪是表面海水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波状起伏的运动形式。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就越大
此外还有海啸,火山、地震造成,为内力作用的体现;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
②潮汐: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白天海水涨落为潮,晚上海水涨落为汐;在农历月初一和十五、十六是大潮,初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是小潮。
潮汐是怎样形成的?
(1)海水每天都有两次涨落现象,水位涨到最高时称为高潮,反之称为低潮,高低潮之间的差异称潮差,潮差最大时的潮汐称大潮,最小时的潮汐称小潮。
(2)潮汐主要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地球各地所受到引力各不相同。各地所受引力同地心所受到的平均引力之间的差值,称为引潮力,这是形成海洋潮汐的直接原因。太阳、月球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及其对跖点,称为垂点,有正反之分(如下图所示),在正反垂点上,引潮力最大,所形成的潮汐也最大
(3)由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分别称之为太阳潮和太阴潮,它们同时存在。地球上的潮汐是这两个潮汐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因此,太阳潮远不如太阴潮明显,且主要体现在对太阴潮的干扰上。在朔望两天(农历初一、十五)、日、地、月三球几乎在同一直线,太阳、月球在地球上的垂点最接近,太阳潮最大限度地加强了太阴潮,从而形成了一月中最大的潮差——大潮。在上弦和下弦(农历初八、二十三左右),日与地、月的连线几乎垂直,两球在地球上的垂点相距最远,太阳潮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太阴潮,从而形成了一月中最小的潮差——小潮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呢
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其二,是江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强大阻力,潮头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潮水自然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以上,潮差可达10米。其三,大潮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海潮倒灌引起的,所以,它也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
影响潮汐的因素:地形、风向、日月引力
潮汐能量巨大,同时具有破坏性。
思考:若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发电几次? (4次)
洋 流
(1)概念 : 洋流是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成因: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提问:刚才我们学了波浪和潮汐,那么,什么是洋流呢?表层海水为什么会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呢?
(3)洋流的特点:
时间性、方向性和规模大。
1852年的一天,大西洋上的风暴把一艘双桅帆船逼到了直布罗陀附近的一个海湾里避难。船上的水手在海滩上的沙子里发现了一个沥青球,剥去沥青以后,里面是一个空椰子壳,上面还有个小洞,水手们把手伸进去,从里面掏出了一张羊皮纸,上面写满了字,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是在1492年,为什么会在1852年发现他的“椰子信”呢?
这说明海水是流动的连续运动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的规模。
洋流有多大的规模?
墨西哥湾暧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
表层洋流平均流速约1米每秒,越向深处流速越小,至180米深处,几乎已无表层洋流的迹象。
二、洋流形成
1、洋流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1)成因类型: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2)性质分类:暖流、寒流
暖流和寒流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当洋流的水温比它所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则为暖流,反之为寒流。一般而言,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为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为寒流。
观察世界洋流与洋流模式图
说出洋流的类型和流向并提问:表层海水为什么会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呢?
归纳: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2、“行星风系模式图与风海流的形成”图的对比
(1)“行星风系模式图和风海流的形成”图,观察盛行风作用下风 海流的形成及流动 (2)然后出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及洋流模式图,引导学生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思考在不同纬度,洋流的流向一致吗?为什么?
3、风海流
风海流的形成: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就是风海流。
成因分类:洋流最主要的成因类型是风海流。其中,信风带推动形成的洋流是赤道暖流,东北 信风形成北赤道暖流,东南信风形成南赤道暖流。西风带推动形成的洋流是西风漂流,北半 球分别有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阅读材料,利用密度流的事例:二战期间,德军潜水艇利用密度流顺利通过英军严密把守的直布罗陀海峡给英军地中海舰队以沉重打击。二战期间,德国潜艇进入地中海,因为发动机产生巨大的噪声而时常被上空盘旋的盟军飞机发现,屡遭深水炸弹的攻击。后来,他们发现关闭发动机也能进入直布罗陀海峡,而且悄无声息。盟军很久以后才发现其秘密。
阅读材料:现在请同学们回答:
①、潜水艇在出入直布罗陀海峡时,如熄灭了发动机,则能避开对方的监听。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洋流知识,分析该事例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在德国潜艇关闭发动机后,靠什么作动力?
②直布罗陀海峡中的洋流是什么类型?
③潜艇进入海峡时,停息的深度是否一样?
4、密度流
密度流的形成: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形成洋流。
近似封闭的地中海和开阔的大西洋,哪个盐度高?为什么?密度又怎么样呢?
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
表层:大西洋 地中海
深层:大西洋 地中海
分析:运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密度流的形成”图分析密度流的形成
演示:大西洋海水与地中海海水之间的流动情况
说明:地中海因蒸发旺盛,海水盐度较高(海水浓缩),海面低于大西洋;但图中表层海 水温度则是大西洋高于地中海,因地中海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支出),因此反而说明地中海海水蒸发旺盛。
→
思考:是否还有其它海区存在类似于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典型的密度流?红海是盐度最高的海洋,经曼德海峡与印度洋联通,那么曼德海峡洋流流向如何?盐度最低的波罗的海呢?
5、补偿流
什么叫补偿流?
补偿流分为哪几种类型?
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有垂直补偿和水平补偿。垂直补偿流又分上升流和下降流两种。
6、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
秘鲁渔场的形成原理。
秘鲁渔场的形成,就得益于附近海区盛行的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丰富养料,浮游生物又是渔类的饵料。
洋流在运动过程中,要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讨论:下列地理事物哪些属于风海流?哪些不是?
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赤道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秘鲁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本格拉寒流 西风漂流,印度季风洋流,
莫桑比克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 千岛寒流,
√
×
√
√
√
×
√
√
√
√
×
×
×
×
讨论:下列渔场哪些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 (√)哪些属于上升流形成? (√)
秘鲁渔场, 北海道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
√
√
√
×
×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海水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波浪、潮汐、洋流。知道了洋流的类型主要有:风海流、秘度流、补偿流,懂得了洋流的形成原理,这样为我们学好下一节内容打下了基础。
【巩固练习】
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1、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 古诗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_________,其最常见的形式是_________,其规模与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还可以引起_________,破坏力极强,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
3、 潮汐是海水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下发生的_________现象,如我国著名的_________。
4、 海洋中的海水,__________________地沿着_________做_________流动,叫做洋流,也叫海流。按照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太平洋:
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⑧_________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大西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印度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读图填空、 各大洋的洋流分布:在下图中填出各大洋的洋流名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19
21
22
作业:
(1)海水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 、 。
(2)大潮和小潮的更替周期是 天
(30天、15天)
(3)洋流的类型 、 、 。
(4)简述风浪是如何产生的?
(5)简述大西洋的海水是怎样流入地中海的,地中海的海水是怎样流出去的?
谢谢观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