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R ·八年级上册
背
景
链
接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字
词
学
习
字词注音
颁发( ) 挪威( )
遗嘱( ) 渗透( )
炸药( ) 仲裁( )
卓有成就( )
bān
nuó
zhǔ
shèn
zhà
zhòng
zhuó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两种气体或两种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的薄膜而混合;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
【遗嘱】
【渗透】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文中表示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
整
体
感
知
朗读课文,并填充下列内容。
导语:
主体:
背景: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奥斯陆举行。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课
文
精
讲
再读课文,思考:
1.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人物和事件。
特点:开门见山、高度浓缩、简明扼要。
课
文
精
讲
2.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达到“科普”的目的;同时再一次表明诺贝尔奖整体设置历程的慎重性。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深
入
探
究
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顾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主
旨
归
纳
结
构
梳
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背景
介绍获奖人员
明确颁奖程序
崇尚科学
激励创新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与获奖评议
主体
拓
展
延
伸
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他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当时,有5个人被炸死,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另外4个也是他的亲密助手。当诺贝尔的母亲得知次子惨死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此大受刺激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人们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诺贝尔,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可是,
诺贝尔小故事
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就在爆炸惨案发生几天后,人们就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船,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原来,大难不死的诺贝尔在被当地居民赶出来后,跑到这里来继续他的实验工作了。终于,诺贝尔经过反复实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久,他又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