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反射: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指在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
【例1】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题后感悟 反射条件:
①完整的反射弧;②有效的外界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规律性应答
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A置于神经纤维膜内,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通过离子通道向细胞外扩散,形成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 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 A置于神经纤维膜内,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例2】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C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小结】
过程 形式 方向 速度
刺激
①静息部位 兴奋部位
(内 外 ) (内 外 )
②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 ,而发生 ,形成了 。
,
也称神经冲动
电位差
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电信号
双向
快
负 正
正 负
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
右侧曲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开始
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
析回答各题。
3、拓展延伸
(1)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 (“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若将B电极置于D处,若使AB=BD,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 ,偏转 次;
若使AC=CD,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
。
相反
是
2
不偏转
(2)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1、突触概念: 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 或
相接触,共同构成突触。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突触种类
① 。
② 。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型
突触小体
细胞体
树突
3、神经递质种类:
①兴奋性递质: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
②抑制性递质: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Cl-进入细胞内,强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使得神经难以产生兴奋。如:甘氨酸、谷氨酸。
联系生活:
α一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一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思考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信号是如何转换的?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思考2】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
4、【小结】
兴奋或抑制
过程 形式 方向 速度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
就释放 。经
扩散到 ,然后作用于 ,使后一个 发生 。
神经元
化学
信号
单向性
慢
【例3】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膜。
效应器
C
树突膜或胞体膜
【例3】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 ___。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3)已知A释放的乙酰胆碱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 _____。
【例3】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下一个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4)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Ⅰ、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 _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Ⅱ、用b刺激骨骼肌,_ 。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不属于
不能
Ⅲ、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 。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 ,
表明部位d受损。
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
记录到电位
用b刺激骨骼肌不收缩
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
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收缩
四、预测展望:
(1)以反射弧模式图、突触结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模式图为背景,命制选择题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
(2)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本部分内容很可能渗透到与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命制的题目中进行考查。
(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在2011年高考命题中进行实验设计或探究将是一种趋势,可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