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 (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 (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8 10: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我为什么而活着
英国·罗素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抚养长大。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被称为“百科全书式作家”。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辩论家。
1
2
学习目标
通过标注关键语句,理清课文思路,理解罗素追求。
通过品味文中语言,感受崇高思想,领会博大胸怀。
肆意  濒临  震颤
 
俯瞰  深渊  星辰
sì yì
bīn lín
zhèn chàn
fǔ kàn
shēn yuān
xīng chén
字音字形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课文解读
阅读2-4段,标注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课文解读
目标1核心环节
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课文解读
罗素追求了哪些知识?
给这些知识分类。
课文解读
知识的挖掘者
1、作为数学家,他发表了《数学原理》,提出了 “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2、作为哲学家,他发表了《西方哲学史》。此外,还有《人类知识的范围与界限》、《怀疑论》、《权威与个人》、《我的哲学思想的发展》。1950年由于他“多产而重要的哲学著作”而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3、作为文学家,他的小说集《郊外的撒旦》和《伟大人物的梦魇》被评价为具有18世纪讽刺作品的格调。1967年至1969年间,罗素先后出版了三大卷自传。
4、此外,他还写下了众多著作,如《社会重建原理》、《神秘主义与逻辑》、《心的分析》、《婚姻与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
现实世界中“人类苦难”有哪些?
课文解读
父亲被杀后的伊拉克女孩
死于流弹的平民
  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保卫和平的战士
1954
1958
《人类面临的危险》
核裁军
1964
罗素和平基金会
1961
反对核武器,
被监禁
1968
抗议战争
1970
2月2日逝
世,忧心
中东战争
保卫和平的战士
语句赏析
结合旁批
品味语句
做好笔记
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语句赏析
语句赏析
2.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语句赏析
3.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既然活的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
罗素说:“我为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而活,因为努力解除人类苦难的人生才是值得。”
我说:“我为了 而活,因为 。”
反思提升
1.随笔《我为______而活》
2.阅读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的《人生》等。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