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农业地域的形成
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
易错警示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概念,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欧洲西部的乳畜业等。
就跟地形和地形区的区别一样!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
青藏高原、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太行山脉
农业地域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成因: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世界地形
世界文化
世界气候
世界人口
农业
世界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欧洲乳畜业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按投入产出分为密集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如: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
混合农业
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世界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
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按投入—产出关系分
按产品用途分
按生产对象分
混合农业
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按投入—产出关系分
按产品用途分
按生产对象分
种植业
畜牧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世界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南非
北美
欧洲
分布
澳大利亚东南部
墨累-达令盆地
澳大利亚
西南部
耕作业(小麦)+畜牧业(牧羊)
混合农业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
A.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2.下列关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C.商品率低 D.机械化水平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 92% 89% 小
② 45% 55% 90% 小
③ 86% 14% 20% 大
D
D
降水较多
气温较温和
人口较密集
(劳动力、市场)
充足的灌溉水源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气候适宜,光热充足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灌溉水源便利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
澳大利亚东南部
墨累-达令盆地
澳大利亚
西南部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市场1/2以上,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产量的3/5供出口。
2018年5月,澳洲的动物保护机构救下了一只流浪了大约2年的5岁大的绵羊,之后给它清理剪毛的时候,居然剪下了38公斤,差点就破了绵羊毛重的世界纪录。
墨累-达令盆地
混合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充分发挥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3)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珠三角地区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于是发展出了这种新型的基塘农业。既解决了积水问题,塘泥还能为塘基作物提供肥料,农作物又为鱼塘提供了鱼饲料。
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
2017全国新课标Ⅲ卷
综合思维能力的考察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景观图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5全国卷2
D
D
A
2015福建文综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2015福建文综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
图2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2回答6-9题。
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
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2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
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9.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
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减低 D草原生产量减低
2015·重庆文综
C
A
B
B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5.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17全国新课标3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如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如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
答案 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017全国新课标3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如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如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答案 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2017全国新课标3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如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如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答案 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6分)
2017全国新课标3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如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如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2017全国新课标3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如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如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