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8 21: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1. ( 2分 )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2. ( 2分 ) 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B. 《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他曾在昆明西南联大教过书,对昆明有很深记忆。沈从文是他的高徒。
C. 《要生活得写意》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蒙田。
D. 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3. ( 2分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明的雨》的作者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写出了对昆明雨季中的人、事和物的独特感受。
B. 《背影》一文中共三次提到“背影”,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C. 《白杨礼赞》通过白杨树赞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紧密团结、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D. 《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
4. ( 2分 ) 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 树苗在风中颤栗,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
C. 我想象过树的绿色冠盖和褐色树干。
D.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5. ( 2分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ié) 密匝匝(zā)
B. 鲜腴(yú) 倘若(tǎnɡ) 松懈(xiè) 惦记故乡(diàn)
C. 遏制(è) 点缀(zhuì) 瓦砾(lì) 精神颓唐(tuí)
D. 迂腐(yū) 琐屑(xiè) 欺凌(línɡ) 濒临倒闭(bīn)
6. ( 2分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盲肠 卑微 柔和 情郁于中 B. 牛犊 肆意 茸毛 坦荡如砥
C. 繁殖 嘲讽 炫耀 深不可测 D. 跌进 移栽 缺憾 彻夜常谈
第Ⅱ卷 主观题
二、现代文阅读
7. ( 16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而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注]。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段的内容。
片段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段二:________
片段三: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划线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A.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8. ( 20分 ) 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选文中两次使用“踌躇”“终于”,有什么作用?(5分)
文段中作者两次提及自己“聪明”,其中的意思是什么? (5分)
请体会画线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所蕴含的情味。(5分)
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5分)
9. ( 20分 )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题目。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描写方法?请从父亲和“我”两个角度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2)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5分)
(3)选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很恰当,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做简要分析。(5分)
《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它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5分)
10. ( 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给划线字注音。(3分)

搪塞 掂量 积攒
.请以“父亲”为主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三件事。 (5分)
.第②段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5分)
.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5分)
11. ( 9分 )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中先后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流出的泪”是指( ) (2分)
A.伤感愧疚的泪
B.伤心悲痛的泪
C.离别忧伤的泪
D.感激动情的泪
(2)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闲顿。
C.着力刻画父亲的生活方式古板。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3)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2分)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爱子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4)这段文字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种理解,其中最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为了刻画、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对此感受特别深。
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写作题
12.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B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A
6.【答案】 D
二、现代文阅读
7.【答案】 (1)片段二:朋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片段三: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2)“一枕”扣住了“夜”“不眠”,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
(3)表达此刻“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
(4)动作描写,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突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5)B
8.【答案】 (1)“踌躇”“终于”反映了谋事对父亲是相当重要的,更说明了在父亲心目中,对儿子的关心胜于一切。
(2)褒义词贬用,“糊涂”“愚蠢”的意思,这是作者对当初自己自以为是、不能理解父爱的一种愧疚与自责的心理。
(3)父亲认为儿子的事高于一切,唯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
(4)父亲决定亲自为“我”送站。
9.【答案】 (1)动作(或细节)描写。作用: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又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关心。
(2)第一次,看见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时那老态龙钟的样子,“我”被深深的父爱感动得流泪了。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看不见了,“我”想到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于是眼泪又涌上来了。
(3)从内容上写“我”与父亲分别时对他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突出了主题。从结构上看,表明是第二次流泪,照应了前文的第一次流泪。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写“背影”表现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而“背影”又是本文的线索,所以,以它为标题,是很高明的。如果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就显得很平淡。
10.【答案】 (1)sè;diān;zǎn
(2)父亲在冬天为病中的儿子卖冰棍;父亲躲在角落里注视儿子的颁奖典礼;父亲给儿子买收录机并教育儿子如何做人。
(3)为父亲爱子之行为而感动,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
(4)略
11.【答案】 (1)D
(2)C
(3)B
(4)A,E
三、写作题
12.【答案】 【参考例文】
我心灵的甘露
“男子汉要勇敢。”爸爸曾这样对我说。
我小时候胆子很小。晚上熄了灯,一个人不敢去厕所;白天妈妈要去超市,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躲进卧室,关上门,手里拿着玩具枪,生怕有坏人闯进来。爸爸说:“你是男子汉,男子汉要勇敢!”
刚开始我不知道“男子汉”是什么意思,后来爸爸说的次数多了,我渐渐有些懂了,爸爸就是男子汉,他什么事情都能做,而且都是自己去做。于是,我对自己说:“我是男子汉,什么都不怕。”就这样,我的胆子渐渐大起来了,现在我已是朋友眼中的“罗宾汉”了。我心里明白,这都是爸爸鼓励和示范的结果。
“对朋友要诚实。”小胖曾这样对我说。
我跟小胖是发小,如今已有十几年的交情了。但是,我们的交情却险些因为我的缘故而中断。
两年前暑假的一天,我跟小胖约好到杨柳青镇游玩。出发前的一个小时,我想先玩一会儿电脑游戏,结果我玩上了瘾,就把跟小胖的约会抛到了九霄云外。小胖见我迟迟没出现,就打来电话,而我正玩得起劲,马上就要过关了,退出游戏实在可惜,于是就撒谎说我正在闹肚子,让他自己去玩,然后我却整整四个小时没有离开电脑。
没想到妈妈把真相泄露出去了,转天小胖气呼呼地质问我为什么撒谎。我解释了半天,他也没有原谅我。他说,他不想与不诚实的人交朋友。既然是朋友,那么对朋友就要诚实。我懊恼不已,诚恳地向小胖道了歉,并以实际行动挽回了我们的友谊。从此,他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人要自信,才能把事情做好。”张老师曾这样对我说。有一次,我参加数学竞赛,进考场前有些莫名的紧张。张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不用紧张,也不要考虑太多,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行了。不管怎样都要相信自己,人只有自信,才能把事情做好。”结果我虽然没能拿到理想的名次,但我觉得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张老师的话也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家长、朋友、老师的话,时时在我的耳边响起,它们犹如一滴滴甘露,时刻滋养着我的心灵,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