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作品,明确文章阐述的道理。(重点)
2.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重点)
3.领悟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文章的人文内涵。(难点)
【教学过程】
导语:
长久以来,很多哲学家乃至普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了什么而活。金钱、荣誉、名利、梦想,答案并不唯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告诉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在生命长河中,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活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哲理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一起探究生命长河中我们应该追寻什么。
(板书题目、作者)
一、作者简介
二、字词巩固:读读写写(找学生范读,订正字音,之后齐读两遍)
三、初识生命:
提问:齐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作者一生,为了“什么”而活着?
板书: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
提问:从内容上看,这三种感情构成了怎样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
提问:从结构上说,这篇课文第一段和后面的各段,又是什么关系呢?(总——分——总)
四、课文研读
(一)为爱而活,你是人间四月天
提问1:阅读第二段:作者为爱情而活,是因为他在“爱情”中获得了什么?
(寻找第2段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尝试划出来。例如“欢愉”、“解除孤寂”、“仙境”、“美好”……教师提示:这些词也是由浅入深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深渊”和“仙境”这两个词。
教师总结:同学们找得很仔细。正是因为有了爱,所以生命才有了美。民国才女林徽因曾经在她的诗中对爱的人写到“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提问2:在外国,其实也是这样。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更是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所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美好主题。但是同学们,对于我们来说,生命中的“爱”仅仅指爱情吗?
在生命的旅途中,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爱呢?请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亲人、朋友、老师、英雄人物、平凡的普通人、学习、劳动、崇高的精神……)
教师总结:老师很高兴同学们有一双发现爱的眼睛。因为爱人,所以更爱生活。老师也有话想分享给同学们。
《诗经》里歌颂爱情的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已经成为了经典。但是,我们活着,需要爱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无独有偶,小说家古龙先生也说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看着一堆堆新鲜的萝卜白菜,看着那摆满货架的各种调料,心里有莫名的舒服感。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吆喝叫卖,讨价还价,孩子们跑来跑去,所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流淌出动人的交响乐。
所以同学们,真正的生活是热腾腾的,有温度的,有色彩的。作者之所以热情地呼唤爱情,就是要告诉我们:生命之美好。
教师板书:美好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亲人朋友、带着对生活的热爱,齐读课文第2段。
(二)热情求知,为有源头活水来
提问1:作者于是接着向下写,在课文中,他喊出了“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们在书中寻找一下,作者寻求知识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了解人的心情,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提问2:仿写练习:联系实际说一说,我们活着,为什么要不断地寻求知识?
例如:我希望了解__________,我希望知道__________,我试图理解__________。
教师范例:我希望了解世间万物的奥秘,我希望知道各个领域的先进成果,我试图理解仁人智者的思想和智慧。
同学们写得都非常棒,学习知识,小而言之,是为自己、为家庭;大而言之,是为民族、为国家。下面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些外国的名人名言,看看他们是怎么谈论知识的: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英国】
知识教人学会爱,给人以光明和智慧。——海伦·凯勒【美国】
人不像走兽那样活着,因为人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意大利】
由此可见,知识就是人类不断活下去的力量源头。
教师板书:源头
过渡提问1:我们刚才探寻了“作者为什么而活着”。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人活着,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吗?为什么不是?
过渡提问2:其实作者也和你们有相同的感受。你能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
(第1段和第4段均有)
过渡提问3:以第4段第一句为例:“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重点分析“云霄”和“尘世”)
(生答: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所以,一个伟大的人,一定会做到——
(三)守护良知,要留温情在人间
齐读第4、5段
老师提问1:面对不幸,作者说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是“深受其害”,这是什么意思?
教师添加罗素身世经历的简介。(社会活动家)
(明确:罗素一生却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他的呐喊无人理解,没有人与他的心灵契合。)
教师提问2:但是,作者为什么在最后一段里却说“他活着是值得的”?
(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正确而崇高,回顾一生,他问心无愧)
有时候,活着就是要不断地承受痛苦,坚强面对。
教师分享: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地忍受。
——余华《活着》
提问:生活中,你目睹别人经历了哪些困难、挫折甚至是痛苦?受到罗素的启发,你会怎样面对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补充: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恻隐之心和善良之情。
守护良知,要留温情在人间,关键在于——“良知”(板书)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罗素的哲理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看似简短的文章,但是作者却从自己谈到了社会,从感情谈到了思想。这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但同时,作者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生命平等的呐喊,从主题上来说,做到了“神不散”。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中透露的理性力量和逻辑的缜密。
五、结语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著作《人为什么活着》中是这样说的:
人生有成功,有失败,有幸运,有灾难。人生的风浪磨练人的灵魂,在迎接死亡之际,重要的不是此生是否有过显赫的事业和名声,而是作为人,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否有一个纯洁而美好的灵魂。能够以这样的心、这样的灵魂去面对死亡,我以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无论梦想和愿望多么高远,现实中的每一天都要竭尽全力、踏实地重复简单的工作。通向成功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努力,而且是“做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事业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短文,大家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漫漫人生路,要活出属于你们自己的精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