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8 15: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名 张娟娟 科目 语文 日期 课时 ·1
课题 4.一着惊海天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通讯的特点,学习本文为增强通讯的文学性而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对着舰过程中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的描写,来侧面烘托突出主题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的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 通讯运用的修辞手法赏析 感受周围人神态和心情 文章主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辽宁舰舰载机着舰视频。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一刻。 2.字词提问过关 二.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的通讯《一着惊海天》, 在获得笫4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齐读,感知文本节奏,结构布局。 作者在写这篇新闻时如何通篇布局整理写作思路的呢? 确定标题---渲染情景----事件背景-----过程描述------议论升华 研读文本,一语立骨 1.同学们思考讨论,选取一个字来支撑整篇文章,并说出理由。 2.老师围绕“惊”字展开文本解读 (一)环境之惊 请找出渤海海域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从中你看读出了什么? 自然环境: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工作环境: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二)背景惊心 第3、4自然段的首句“这不是(更不是)一次普通的……”,这两段分别强调了哪些不普通?第3、4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渲染出庄严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三)降落惊魂 1.找出文章描写舰载机着舰动作的令人揪心具体语句,从运用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例如:(1)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 (2)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2.教师整体引导,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四)众人惊喜 1.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战斗机突破了技术封锁、历经百年,此刻终于实现了强军梦,文中哪个符号最能代表我们的胜利? 找出: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个人观点 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 ~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 胜利的喜悦等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3.文中还有几处比喻修辞用得特别好,请结合你了解的航母的相关知识说说下面两处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1)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航母在高速飞行的飞行员眼中的大小。“一片树叶”这个喻体极其形象和准确地描述了着舰的飞机和航母的相对体积,表达出了飞机着舰时的巨大难度。 (2)“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 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舰载机着舰的巨大危险和困难。 四.感科技 强军微 出示 ”山东舰“ ”005”照片给学生简单讲解 (1)新闻标题我来拟 新华社电 今天,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他登上山东舰,检阅仪仗队,察看有关装备,前往驾驶室。 五.写作练笔 如果记者就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采访你,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谈感悟 学生对不熟悉字词做积累 让学生知晓作品的成就,阅读时更加投入 学生根据布局给文本划分层次 答案预测: 着 惊 目的:再次投入文本,展出相关语句,并且区分环境描写 请学生找出句子,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紧张情感 请学生相互讨论,说出对于句子的理解,一定要从修辞、词语、角度赏析,准确表达自己感悟。 “V” 请学生自己说出对海洋科技的了解 提问: 习近平登上山东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