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生物人教版 必修3 4.4 群落的演替 课件 (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生物人教版 必修3 4.4 群落的演替 课件 (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28 06: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4.4群落的演替
喀拉喀托
火山
时间:
1883 年 8 月 7 日
地点:
印度尼西亚
事件:
喀拉喀托火山
大爆发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小草
小树林
几 年 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1883年
火山爆发
一、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代替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称为初生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裸岩
(2)次生演替
指在原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a.初生演替的实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风化岩石,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
苔藓植株高于地衣,在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地衣——苔藓阶段的演替时间最长
草本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草本阶段: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
灌木阶段:灌木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结果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森林阶段: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密的树林。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顶级群落
A
B
C
D
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丛
乔木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
思考
{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一年生
b.次生演替的实例: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森林阶段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乔木
荒芜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综合裸岩上的演替与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灌木丛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实例
起始于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
历时长
历时短
缓慢
较快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林上的演替、火烧演替、砍伐演替等
主要区别:起始条件不同
注:
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
演替一般不可逆(也有可能出现负演替)
并不是所有群落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最终的演替结果是有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的。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物种数目增多,群落结构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加,稳定性增强。
判断演替类型应从是否具有“土壤条件”入手,如无则为初生演替,若有则为次生演替。
内因
外因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催化剂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动力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干旱等
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水库等
五.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车前草
狼尾草
狗尾草
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示图
>
>
1.耐践踏程度
2.获取阳光的能力
相反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大家能否再举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例子?
我们也可以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不能改变群落演替的规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我们可以
砍伐森林
填湖造田
捕杀动物
封山育林
治理沙漠
管理草原
建立人工群落
2.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随堂练习
D
2.下列的哪一个序列属于初生演替的实例
A.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苔藓
C.地衣—苔藓—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地衣—苔藓
C
3.一块弃耕的农田,最后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B
4.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C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有一定的规律性。( √ )
2.初生演替是在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 √ )
3.次生演替发生时,不仅原有群落环境失去了原有植被,而且原有土壤条件也基本失去。( × )
4.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 √ )
5.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