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9 14:50: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梁甫行
曹 植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导入新课者简介
刚刚学习了曹操的《龟虽寿》,诗中的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真是一碗脍炙人口的励志鸡汤,千古流传。曹操的诗已经写得美不胜收了,但是他儿子曹植的诗才更厉害。南朝时期号称“江东第一”的诗人谢灵运,曾对曹植的才华进行了一番隔空怒赞:“如果将天下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的话,那么曹植的才华就有八斗。剩下的两斗,我可以得一斗,古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等于剩下的那一斗。”言外之意就是,天下人的才华都难入他的法眼,只有曹植的才华,才令他叹服。这就是“才高八斗”一词的出处,由此可见,曹植的才华在后人的眼里,是何等的惊艳。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曹植,走进他的《梁甫行》。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诵读目标简介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3、体会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全方位描写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4、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关心天下黎民的情感。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作家名片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简介
曹植因为从小才学出众,深得父亲曹操的喜爱,想把他当作继承人来培养,这就触及了哥哥曹丕的利益。曹植最终因为才子气太重难堪大任被放弃,还是曹丕作了皇帝,但他对曹植始终是防备的,不断排挤他。 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他们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l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 。梁甫行:借乐府旧题,古体诗。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初读-----领略诗风,把握基调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
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异气:气候不同。殊:不同。
剧:艰苦。
寄身:生活。
草野:野外、原野。
妻子:妻子和儿女。
象:像。
行止:行动的踪迹。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萧条:冷清。
翔:悠闲自在地行走。
宇:房屋。
重点词语解释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诗歌大意】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什么?
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作者是如何描绘“边海民”的悲惨生活的?
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他们没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藏躲,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赏析“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边海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的自由跳跃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这两句扩大了全诗的内涵,它不仅使人想见边海民们的伤心落泪,而且使人看到生产凋敞,村落萧索的更广阔的社会图画;也扩大了全诗的境界,前三句是诗人眼中的情景,这两句是诗中人心里的想像。有此一笔,使短短的八句诗多了一层波折,添了一组形象,是以少驭多的佳构。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品读—— 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全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侧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课堂小结
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是一个诗人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重要标志,也是他的诗歌是否具有人文价值的重要标志,曹植的这首短诗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引起了后世读者的注意。
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他的影响。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
曹植的经典名句,经久不衰,流传千古。
一、谦谦君子德,罄折何所求?
语出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罄折:同“磬折”,像磬一般弯曲着身体,以示谦恭。具有谦虚品德的君子,他的谦恭是为什么呢?引申的意思是,他有着远大的追求。
二、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街头巷尾的议论,必定有可以采纳的意见。说明要善于听取群众的反映。
三、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语出战国魏·曹植《杂诗》。终日无所事事,并非我的志愿;在国家有难时,自己甘心为国效力。
四、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语出三国魏·曹植《悲歌行》。今天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快乐,分别后,希望相互不要忘记。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
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语出三国·曹植《白马篇》。为了解救国家的危难我可以牺牲生命,我把死亡当作不过是突然地回家而已。诗句歌颂少年游侠的豪气和不怕为国牺牲的精神。
六、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语出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桑榆间,指日落时余光所在之处。年在桑榆间,指年老时。影响,指影子与声音。此言乃是对年老行动迟缓的生理变化的感叹。
七、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语出三国·曹植《白马篇》。上战场置身于刀剑锋刃的尖端,根本就不把性命安危放在心里。诗句写边塞游侠敢于献身、视死如归的勇猛气势和壮烈精神。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
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语出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的时候燃烧豆秸,豆在锅里哭泣、埋怨。本是同根所生,何必如此急火相煎?后人常引用这首诗或只引后两句来比喻骨肉相残等。
九、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语出三国·曹植《矫志》。都蔗:粗大的甘蔗。这几句大意是:粗大的甘蔗虽然味道甜美,但当作手杖来拄则必定断折,谗佞人的蜜语巧言听起来很舒服,但按照它去办事则必定失败。这几句说明用人行事不能光看外表,而要讲求实用,不然的话,就会受骗上当。这种用比喻补充说明问题的方法也是值得学习的。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当堂演练
1、《梁甫行》中直陈所见所感,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当堂演练
4、《梁甫行》中感慨百姓有家不能居,只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当堂演练
6、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
B.第二联通过写海边人民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来说明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
C.海边人民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他们不但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尾联通过对狐兔等动物的描写,写出狐兔在屋中自在游走,表现了边海民的惬意情怀。
D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当堂演练
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了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下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D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板书设计
梁甫行
曹植
首联:风雨狂暴,环境恶劣;
颔联:荒凉凄惨,生活艰辛。
颈联:与世隔绝,愚钝颓废;
尾联:简陋凄清,恐惧凄楚。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的“梁甫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曹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要忘记社会动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不要忘记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日子;更不要忘记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导入新课
本篇原作《梁甫行》梁甫是泰山下面的小山,古代迷信,相传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这篇用旧题写边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
作者简介
作家名片者简介
谢谢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