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第二单元“学写传记作”(八上)-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单元同步作文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第二单元“学写传记作”(八上)-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单元同步作文教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31 09: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部编八上语文第二单元“学写传记作”同步作文教/学案
【话题导入】
传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功能就是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因此也称人物传记,它包括自传和小传两种形式。
人物传记的写作,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史学著作中,就有了记人的成分。比如,《左传》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就往往写到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传记写作的萌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以其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载和朴实而又形象的文学色彩走进社会生活,从此,传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兴盛起来,至今不衰。因此,各类人物才能跨越时空,如群星一般在我们眼前闪耀。
学会写作传记,是我们每个同学们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写作本领。
【目标要求】
1.熟悉传记的文学特点,掌握传记写作的要求及技巧。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述人物的言行展现人物的风貌。
3.通过学写传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写作点拨】
学写传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内容,真实详细。
写作人物传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据事“直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只有做到“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才能有益于人,传之久远。
内容要求丰富翔实。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对于收集的大量资料,又要细心鉴别,严格选材,作一番“弃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考证工作,严格坚持史实的可靠性、准确性。这样,才能为社会所公认,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如果史实错了,立论也就不正确了。因此编写传记时,一定要占有丰富、翔实、真实可靠的资料后,方能动笔。梅林为了写作《马克思传》,用了几乎二十年时间,搜集并深入钻研有关马克思的资料。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十年,如果加上他搜集史料,调查研究所花去的时间,可以说一部《史记》倾注了他的毕生精力。
二、人物本质,环境凸显。
抓住人物本质,从环境中说明人。撰写人物传记,应把所写的人物放到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去,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人物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抓住人物的本质进行记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的思想和行动都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物传记就是要写出一定的社会关系造就了一定的人,而这个人又怎样对当时的社会关系施加一定的影响。马克思的论点为人物传记的创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也为真实地描述人物的本质特征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也曾经指出过,编写人物传记必须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来描述,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德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罗·卢森堡,希望梅林在写作《马克思传》时,能做到从环境中说明人,从历史中说明环境。如果不顾人和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不把人放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之中,就不能写出具有真实感的人物,甚至歪曲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即使象杰出的法国作家维·雨果,他的《小拿破仑》,由于不理解法国当时的阶级斗争造成一种社会局势,使得一个平庸可笑的人物路易·波拿巴有可能扮演英雄的角色。马克思说雨果没有觉察到:“当他说这个人表现了世界历史上空前强大的个人主动作用时,他就不是把这个人写成小人而是伟人了”。而这,也就是背离了历史的真实了。可见,要写好人物传记,必须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时代背景,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中,论其世知其人,才能写得典型真实。
三、人物评价,客观公允。
从人物的复杂性中对人物作出公允的评价。历史是绚丽多彩的万花筒,历史人物有其复杂性。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大量的历史人物功过渗合,斑瑜互见。有的人功大于过,有的人过大于功。因此,我们对历史人物要全面研究,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看人物的好与坏,功与过,决不能因为一个人后期不好,就把前期的功劳一笔勾销,也不能因为做过一些错事,就把其他方面的贡献全部抹煞,而是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司马迁写《淮阴侯列传》对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满怀激情的描写,但对韩信早年的“无行”、“不能治生商贾”、“食从人寄食饮”、“俯出胯下”却并没掩盖而是直书,读者读后反觉真实可信。所以我们写人物传记,一定要从当时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记载和评价历史人物,真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四、叙述生动,写活人物。
所谓生动,就是要把人物写活。写成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栩栩如生的血肉之躯,而不是干巴枯燥的偶像或只有动作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司马迁的《史记》雄视百代,卓然独立于千古,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他刻划了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人物。马克思也曾为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军事活动家政治家写作小传。他写的《贝尔蒂埃》、《贝尔纳多特》、《布律恩》、《布里昂》,生动记述了拿破仑一世时期法国军事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的群象,其中有贪得无厌、追名逐利之徒;有渴求官职、封号和王位的野心家;有愿为任何制度效劳的不择手段的钻营者。这些小传,既描述人物的特有个性,又提供了拿破仑一世帝国资产阶级上层人物的本质特征,成为传记文章的典范。恩格斯也写过不少人物小传,恩格斯写人物传的杰出之处和马克思一样,在于紧紧抓住人物的个性,同时突出人物所代表的阶级特征。所以,在他笔下,马克思、燕妮·马克思……等人物形象,被活生生地再现出来。所以一部成功的人物传记,既要体现人物的阶级、职业、文化素质、信仰、经历、遭遇及其产生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又要体现同阶级、同职业、同素质、同信仰、同遭遇、同影响而在性格上的差异。要突出人物个性,体现人物个性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只有这样,写出的人物才能鲜明生动。
五、抓住关键,精心选材。
编写人物传记要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把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摒弃或一笔带过。从各种素材中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人物一生的关键所在。写好这些关键之处,不仅可以表现人物一生的主要功罪,而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司马迁的《史记》在这方面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封建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司马迁为了要表现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不是给他们各开一张履历表,而是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写。这三件事反映了两种矛盾,一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一是廉蔺两人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后果,是构成后—个矛盾的原因。通过这两对矛盾冲突,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秦赵争夺和氏璧以及渑池之会两件事,实质上是秦赵两国统治阶级两次实力较量,是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的前奏,所以选择这两件事情,也显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写大事固然重要,但对细节描写也不可忽视,有时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在一些细节中表现出来。茅盾税:“善于描写典型的作家,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恰当地记述小事,能见微知著、增强传记的可信性和感染力,甚至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如《史记·陈涉世家》,开头写了这样一个细节:陈涉为人佣耕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无相忘”,并十分自负地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个细节,看来或许并非必要,其实对描写人物来说,却有助于展示人物思想脉络,写出人物前后一贯的性格史。写陈涉少时就有鸿鹄之志,所以后来才发展到大泽乡起义。写陈涉少时就把别人比作微不足道的燕雀,所以称王后严重脱离群众,甚至把早年同过患难的老朋友也杀了。这是他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思想根子却早就种下了。
六、叙行录言,突出性格。
思想支配行动,行动表现思想。人物思想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也就不一样。记叙人物行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因此记叙人物,要选择那些最典型,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行动来写。例如在《吉鸿昌传》中,作者记述吉鸿昌在1931~1932被迫出国期间,为了反对美国歧视华人,特意在自己胸前佩带“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这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吉鸿昌高尚的民族气节,也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又如《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在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之后,叱咤风云,诸侯惧服。作者通过项羽召见侯将,侯将“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动作描写,反衬出项羽骄横不可一世的性格。可见动作的描写对记叙人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有了具体的行动,才能生动感人。“言为心声”。人物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无不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中,因此选择人物的典型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如《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见秦始皇出游的壮观时说:“彼可取而代之”。而《史记·高祖本纪》写刘邦看到这种壮观时却说:“嗟呼!大丈夫当如此。”尽管他们两人的话意思都是羡慕帝王,但却体现了两种不同性格。人物的诗作、著述(包括文章、书信、日记)和话语一样,是人物思想境界的高度凝结和表露。无不凝聚着人物对客现事物的认识、主张以及所持的态度。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些人物的诗作著述,对写活人物,突出性格也是不可少的。
七、讲究文采,引人入胜。
人物传虽不能偏向华丽的词藻,繁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节。但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一句话,文采还是必须讲究的。虽说史志中的人物传记与文学中的人物传记有区别,前者完全是根据历史事实,不允许任何虚构,后者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但是,在需要生动因而需要文采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因为传者,传也。立人物传记就是为了传于后世,为了“记一方之言,激千秋之爱憎”为了“鉴人明事”。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讲究文采,也是史志中编写人物传记应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马克思要求人物传记应当写得有“强烈色彩”、“栩栩如生”。恩格斯认为人物形象应当“光芒夺目”。《史通》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返,百遍无致”。在不影响历史真实性的情况下,史志崇尚文彩,文史并茂,引人入胜,还是必要的。因此,在写人物传记时,应当重视文字锤炼,讲究艺术手法。
【名家领航】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交代“我于是决心回家”的原因。)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得;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 ( 用极节俭的笔墨,写明自己的出生时间、地点、姓氏、少年时的家庭状况及主要经历。 )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主要叙述自己从18岁到29岁的求学经历及思想认识。展现了作者思想上的几次重大转折。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 )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便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将那种欲置我于死地的告密行为说成“说我不好”,重话轻讲,能表达对敌人的藐视,也能体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将告密者尊称为“学者”,不无调侃嘲弄之味。)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大学做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简要介绍回国后到定居前的工作经历。时间交代清楚,行文十分简洁。)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了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写的《唐宋传奇集》 ( 说明开始写文章的时间及成就。 )
一九三0年五月十六日
点评:
高度概括,略中有详。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一生的战斗经历十分曲折,著述甚丰,而他却能以极省俭的笔墨,在不足800字的篇幅中,将其概括得十分全面而又简洁,脉落清晰而重点突出,可见鲁迅高度的概括力。不仅如此,还略中有详,突出重点,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
堪称典范,值得借鉴。这篇短文堪称自传写作的典范:从中既可了解鲁迅的一些生平事迹和著作概况,进一步认识了鲁迅先生,感受了他精神的崇高和贡献的伟大,又能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进而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高梦旦先生小传
胡适
民国十年的春末夏初,高梦旦先生从上海到北京来看我。他说,他现在决定辞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的事,他希望我肯去做他的继任者。他说:“北京大学固然重要,我们总希望你不会看不起商务印书馆的事业。我们的意思确是十分诚恳的。”(引用传主邀“我”出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时的原话,表现传主做人的慈祥、热心和诚恳。)
那时我还不满三十岁,高先生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的谈话很诚恳,我很受感动。我对他说:“我决不会看不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一个支配几千万儿童的知识思想的机关,当然比北京大学重要多了。我所虑的只是怕我自己干不了这件事。”当时我答应他夏天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去住一两个月,看看里面的工作,并且看看我自己配不配接受梦旦先生的付托。(对于传主的邀请,“我”没有贸然应允,既是出于对高先生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那年暑假期中,我在上海住了四十五天,天天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去,高先生每天他把编译所各部分的工作指示给我看,把所中的同事介绍和我谈话。每天他家中送饭来,我若没有外面的约会,总是和他同吃午饭。我知道他和馆中的老辈张菊生先生、鲍咸昌先生、季拔可先生,对我的意思都很诚恳。但是我研究的结果,我始终承认我的性情和训练都不配做这件事。我很诚恳的辞谢了高先生。他问我意中有谁可任这事。我推荐王云五先生,并且介绍他和馆中各位老辈相见。他们会见了两次之后,我就回北京去了。(在传主的征询之下,“我”推荐了王云五做继任,所做十分得体。)
我走后,高先生就请王云五先生每天到编译所去,把所中的工作指示给他看,和他从前指示给我看一样。一个月之后,高先生就辞去了编译所所长,请王先生继他的任,他自己退居出版部部长,尽心尽力的襄助王先生做改革的事业。(写高先生接受“我”的推荐,请王云五先生继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自己则甘当下属尽力协助工作,体现了高梦旦先生识才,爱才的特点。)
民国十九年,玉云五先生做了商务印书馆的总理。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商务印书馆的闸北各厂都被日本军队烧毁了。兵祸稍定,王先生决心要做恢复的工作。高先生和张菊生先生本来都已退休了,当那危急的时期,他们每天都到馆中来襄助王先生办事。两年之中,王先生苦心硬干,就做到了恢复商务印书馆的奇绩。(写传主即使退休,也依旧关心馆务。)
我特记载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美谈。王云五先生是我的教师,又是我的朋友,我推荐他自代,这并不足奇怪。最难能的是高梦旦先生和馆中几位老辈,他们看中了一个少年书生,就要把他们毕生经营的事业付托给他:后来又听信这个少年人的几句话,就把这件重要的事业付托给了一个他们平素不相识的人。这是老成人为一件大多业求付托人的苦心,是大政治家谋国的风度。这是值得大书深刻,留给世人思念的。(交待记叙上述故事的缘由,突出传主任贤让贤的政治家风度。)
高梦旦先生,福建长乐县人,原名凤谦,晚年只用他的表字“梦旦”为名。“梦旦”是在梦梦长夜里想望晨光的到来,最足以表现他一生追求光明的理想。他早年自号“崇有”,取晋人裴一《崇有论》之旨,也最可以表现他一生崇尚实事痛恨清谈的精神。(写传主以“梦旦”和“崇有”为名,表明传主一生对光明的理想的追求和崇尚实事痛恨清谈的精神。)
因为他期望光明,所以他最能欣赏也最能了解这个新鲜的世界。因为他崇尚实事,所以他不梦想那光明可以立刻来临,他知道进步是一点一滴的积聚成的,光明是一线一线的慢慢来的。最要紧的条件只是人人尽他的一点一滴的责任,贡献他一分一秒的光明。高梦旦先生晚年发表了几件改革的建议,标题引一个朋友的一句话:“都是小问题,并且不难办到。”这句引语最能写出他的志趣。他一生做的事,三十年编纂小学教科书,三十年提倡他的十三个月的历法,三十年提倡简笔字,提倡电报的改革,提倡度量衡的改革,都是他认为不难做到的小问题。他的赏识我,也是因为我一生只提出一两个小问题,锲而不舍的做去,不敢好高务远,不敢轻谈根本改革,够得上做他的一个小同志。(写传主崇尚实事、尽责奉献的品质以及赏识“我”的原因。)
高先生的做人,最慈祥,最热心,他那古板的外貌里藏着一颗最仁爱暖热的心。在他的大家庭里,他的儿子、女儿都说:“吾父不仅是一个好父亲,实兼一个友谊至笃的朋友。”他的侄儿、侄女们都说,“十一叔是圣人。”(引用传主子女和侄子的话,表现传主做人的慈祥、热心。)这个圣人不是圣庙里陪吃冷猪肉的圣人,是一个处处能体谅人,能了解人,能帮助人,能热烈的、爱人的、新时代的圣火。他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他爱真理,崇拜自由,信仰科学。因为他信仰科学,所以他痛恨玄谈,痛恨中医。因为他爱国家社会,所以他爱护人才真如同性命一样。他爱敬张菊生先生,就如同爱敬他的两个哥哥一样。他爱惜我们一班年轻的朋友,就如同他爱护他自己的儿女一样。(通过议论,揭示传主爱憎鲜明的性格特点。)
他的最可爱之处,是因为他最能忘了自己。他没有利心,没有名心,没有胜心。人都说他冲澹,其实他是浓挚热烈。在他那浓挚热烈的心里,他期望一切有力量而又肯努力的人都能成功胜利,别人的成功胜利都使他欢喜安慰,如同他自己的成功胜利一样。因为浓挚热烈,所以冲澹的好象没有自己了。(通过议论,表现传主的淡泊忘我——没有利心,没有名心,没有胜心;冲淡得好像没有自己。))
高先生生于公历一八七0年一月二十八日,死于一九三六年七月二十三日,葬在上海虹桥公墓。葬后第四个月,他的朋友胡适在太平洋船上写这篇小传。(补记传主的生卒年月日及写传时间。)
一九三六,十一,二十六。
点评:
创新形式,别开生面。本文开头不直接写“高梦旦先生,福建长乐县人,原名凤谦……”,而是先记事,把高先生最值得颂扬的事情写出来,使得后文对人物的评价有据可依,避免突兀。这种形式上的创新,既使行文生动活泼,又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
忠实记录,彰显细节。本文在写法上,一方面对传主的生平事迹作概括性的忠实记录;一方面运用细节描写并引用传主的原话或他人的评价来表现传主的形象。从而真正做到了“传其事,寓其意”。
【思维发散】
1.为自己写小传,如:
我认识一个女生,我们亲密无间,彼此形影不离,不知为什么,总想为她写个小传。
这女生天生乐观开朗,大大咧咧。性子像火,大概是八月出生的缘故吧!她喜欢交朋友,你总能听到她“叽叽喳喳”的声音,和丝毫不顾形象的大笑声。本来嘛,都什么时代了,还一心想当淑女不成?她一直热衷于外出旅游,最大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我想,她应该也不是能静得下来的人。
推算着,她现在也是青春期的少女了,怪不得如今这般“多愁善感”。从小喜欢看书的她,现在更是沉浸于小说、散文中不能自拔,多大点事,她也能感动或伤心得“梨花带雨”。唉,果然琢磨不透她的小心思。她常常说喜欢温暖阳光的事物,其实我明白,她正在努力接受着这个越来越“现实”的世界。
狮子座的她,从小到大多半是骄傲的女生。她很清楚有些人不喜欢甚至讨厌她,然而她并不在乎,因为她也未曾想过要喜欢那些人。她的字典里约莫是没有“以德报怨”这个词的,因为有些事情、有些人不值得原谅。
我认识的这个女生,她很平凡,然而我觉得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是特别的,我一直相信这一点,一直都是。
或许你早已经猜到了,嗯,好吧,我承认,这个女生就是我自己。
2.给爸爸写小传,如:
我的爸爸姓郭名平,别人都叫他老郭,我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郭了。今天,就由小郭来介绍介绍老郭吧!
老郭个子挺高,梳着三七开的小分头,他自称为“亲爱的小分头”。一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老郭在普陀海洋渔业局电台工作,他非常喜欢那份轻松的工作,每天为渔民提供气象信息
老郭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幽默。有一次,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好像有谁在打拳。我出去一看,只见爸爸举着充气玩具金箍棒,正模仿着电视里的孙悟空舞来舞去。见我来了,老郭(生肖属猴)摆了一个姿势对我说:“嘿嘿,我可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啊!”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蹲在了地上。妈妈笑着说:“那我是什么啊?”爸爸一本正经地说:“那当然是悟空夫人了!”我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我爸没有喝酒、吸烟的习惯,但他就喜欢买体育彩票。他曾经说过:“不中奖也没关系,也算为中国体育事业作了点贡献。”有一次吃饭时,他又跟我滔滔不绝的讲起彩票来了:“这次我运气真好,中奖号码是2008417,我的号码是6308902,08两个对起来了,所以中到了——5元!”我怪他为什么没想到2008呢。他还说:“我怎么会想到2008就是这期的号码呢?”
这就是我既幽默又有爱心的老爸,他永远都是我亲爱的爸爸。
3.给妈妈写小传,如:
我的母亲出生于××(填籍贯)。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入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来了我的出生。……
或许在别人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已,但是在我心里母亲是我这辈子最敬爱的人。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化解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
母亲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会以母亲为榜样。我发誓要做得和母亲一样,甚至超越母亲。用母亲的话就叫:“用责任,为梦想努力。”
4.给同学写小传,如:
此人物不宽阔的肩膀中间盛放着一个南瓜大小的方脑袋,脑袋顶上还密铺了一层油黑的卷发,在大蒜鼻上同样架着一副宽大的方方的近视眼镜,度数竟已上600度,配上方方的大门牙看上去特卡通。
他虽然体重突破120大关,可看起来远远没我强壮。因为他不像我这么喜欢练肌肉喜欢运动,他只喜欢一屁股坐在电脑前增肥,因此导致了肥肉、眼镜度数双提升。他还偏黑,把白色的校服一穿,啊,更黑了!他因为运动能力的原因,所以跑起步来很搞笑,看他表情很痛苦,把脸上的肉都聚到一块,跨的步子永远是那么大,但频率永远是那么慢,因此在男生1000米跑步中他总是倒数的NO.1。
听说他家很有钱,他爸开的可是宝马730,可他却欠我2.5元小钱欠了一个学期,我每日问他讨要,他竟每天都能说出个让人“心服口服”理由,就这样,2.5元一直从初一开学拖到初一升学才被“杨某某追债公司”用“暴力”追了回来……
虽说他有以上很多缺点,但是他的一手好画还是很让我震惊,画中的人栩栩如生,机器人则立体感极强,好似看了他这画,就能真的依照着造一个出来似的,他的写作水平很不一般,精彩的字句让我感叹,当然啦,我一定会超越他的。
这个“他”想到你已猜出答案了吧?他就是我班的“重量级选手”―――张某某同学!
5.给名人写小传,如:
柔石,原名平复,姓赵,以一九○一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宁海县的市门头。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他的父亲,家景已不能支,只好去营小小的商业,所以他直到十岁,这才能入小学。一九一七年赴杭州,入第一师范学校;一面为杭州晨光社之一员,从事新文学运动。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为小学教师,且从事创作,有短篇小说集《疯人》一本,即在宁波出版,是为柔石作品印行之始。一九二三年赴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
回乡后,于一九二五年春,为镇海中学校务主任,抵抗北洋军阀的压迫甚力。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至次年,竟得募集款项,造成校舍;一面又任教育局局长,改革全县的教育。
一九二八年四月,乡村发生暴动。失败后,到处反动,较新的全被摧毁,宁海中学既遭解散,柔石也单身出走,寓居上海,研究文艺。十二月为《语丝》编辑,又与友人设立朝华社〔4〕,于创作之外,并致力于绍介外国文艺,尤其是北欧,东欧的文学与版画,出版的有《朝华》周刊二十期,旬刊十二期,及《艺苑朝华》五本。后因代售者不付书价,力不能支,遂中止。
一九三○年春,自由运动大同盟发动,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不久,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也为基本构成员之一,尽力于普罗文学运动。先被选为执行委员,次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五月间,以左联代表的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毕后,作《一个伟大的印象》一篇。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被捕,由巡捕房经特别法庭移交龙华警备司令部,二月七日晚,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
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文学上的成绩,创作有诗剧《人间的喜剧》,未印,小说《旧时代之死》,《三姊妹》,《二月》,《希望》,翻译有卢那卡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戈理基的《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及《丹麦短篇小说集》等。
【经典示例】
○好句
★这相貌是稀有的,一眼看去象是谦卑,看到后来,却又严肃。眼睛在眉毛下面炯炯发光,正象荆棘丛中的一堆火。(选自[法]雨果《悲惨世界》)
★他是一个个子高大、穿得挺讲究、营养充足、持重谨慎的公司法律顾问。(选自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选自沈从文《边城》)
★他是一个形容憔悴的男子,他的病色的脸和深陷的眼睛已是天生触目,再加上那些乱七八糟挂到半脸的黑色的直头发,就更显得古怪。(选自[英]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
★钱文贵又把眼眯成了一条细缝,眼光便在细缝里飞到左边又飞到右边。每当他要装成泰然,应付有方的时候,就总有这么一副表情的。(选自(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他这人身材魁梧,稍微有点罗圈腿,头颈长得象牛脖子,一张脸,一看就知道是饱经风吹日晒的。(选自[英]斯末莱特《蓝登传》)
★她说话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你们大概听见过夜莺的歌唱吧?如果夜莺说起英语来,那你们就会知道多拉的说话声是怎样的了。(选自([巴基斯坦]卡斯米《斯高达一家》)
★他的身量与肌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干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选自朱德《母亲的回忆》)
★阿芳的聪明乖巧,确乎超人一等,能为人所不能,有许多事的确非他不可,但是做起事来,又像诗人赋诗,全凭雅兴。(选自林语堂《阿芳》)
★人们的白眼、人们的冷嘲热骂蚕食着她的身心,我看出来她的健康逐渐遭到损害,表面上的平静是虚假的。内心的痛苦像一锅煮沸的水,她怎么能连遮盖住!(选自巴金《怀念萧珊》)
○好段
★(刘备)那入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 ,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已。(选自鲁迅《孔乙己》)
★(吴荪甫)车厢里先探出一个头来,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选自茅盾《子夜》)
★他是一个瘦削的小伙子,不大象三十年代英国中等阶级的年轻人,倒象十六世纪人物画里的意大利少年。从那长长的睫毛,敏感的嘴角,直到那纤小的手和脚,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过分精致,轮廓过分鲜明。(选自([德]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象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选自孙犁《芦花荡》)
★项羽有打天下的本领,而无坐天下的能力。或许,他的本意根本就不在坐天下,不然不会错失战机而只为衣锦还乡。他是专为“英雄”二字而生的,可是成为了英雄以后呢?他只是个迷路的孩子。项羽,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路战下去,杀下去,有打不完的仗才好,有报不完的仇才好。一旦战鼓平息,舞台上留下的,就只有自己的影子。世人只知其神勇,而不知其孤寂。他枉为世人成全了一场关于英雄的传奇。我猜他一生,过得并不开心。他仿佛是坠落人间的一个异士,没有使命,没有目标,在人间打闹一番,就回去了。(选自许波《山西晚报》)
★蔡元培大智大慧,他要破坏,他更注重继承、创新、拿来。他知道大学是学术精研之地,不是军营,一通炮响,灰飞烟灭了事。他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世界有多大,人有多丰富,大学都应该能承载,能体现。
……他要把北大办成“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什么样的学问家,都可以在这里翱翔,只要是真学问。(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蔡元培》)
★陈西滢原名陈源,1896年出身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读书人家庭。父亲陈仲英是个文化人,做教育和编辑工作。他有个在民国了不得的表叔吴稚晖,—一看“孺子可教”,便把他送到欧洲去留学。中学,大学,博士,都是在欧洲读的,这就将一个中国孩子练成了欧洲成人,学问气派,绅士风度,莫不英国模样。他不熟悉中国,与其说是对中国陌生,不如说对中国的人情世故陌生。他回中国,像走亲戚,而不像是回家。所以,做不好、看不惯中国人的习气,这便有了“正人君子” “欧洲绅士”之说,成了反讽的靶子。(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陈西滢》)
★同是大家闺秀,凌叔华没能像林徽因那样,执着于自己的学术追求,卓有建树;没能像冰心那样,沉醉于文学创作,独具风采;没能像林徽因在爱的围剿中,应裕自如;没能像冰心挚守爱情,温婉如一。她在寻找童话的婚姻,可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从来只存在于纸面书写和梦幻的讲述之中。婚姻更需要踏踏实实的态度。(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陈西滢》)
★陈寅恪一生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比生命还要宝贵,孜孜追求的是学术的自由空间无限之大,誓言:“思想之不自由,毋宁死耳。”他曾为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的委屈对着校长曹云祥拍案而起,逼着曹云祥辞职;他曾经对日本鬼子在香港对他的威逼利诱坚辞拒绝;他曾对蒋介石总统规劝他去台湾的拜访报以沉默。他是个学术和思想自由到恣意无忌的人,留教岭南大学后一次聚餐,对曾主张“全盘西化”的校长陈经序拿筷子吃饭笑娱:“陈校长,你的‘全盘西化’是假的,我的‘全盘西化’才是真的。”原来多年留学海外的陈寅恪一直吃面包喝牛奶。(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陈寅恪》)
○好开头
1.设问激趣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选自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2.开门见山
伦勃朗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伦勃朗的作品极其丰富,其中包括600多幅油画、300幅蚀刻板画以及将近2000幅素描。他对光线魔术般地巧妙运用在绘画史上无可争议,无与伦比。(选自[美]欧文·华莱士《名人隐私录》)
3.设置悬念
你知道她是谁,可你未必真知道她是谁。她一直活在童话里。(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林徽因》)
4.比较引入
民国著名教授文人,大多出身江南,北方极少,西北更其少,吴宓似乎是个例外。(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吴宓》)
○好结尾
1.归结影响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选自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2.充满诗意
无需给林徽因的人生戴什么桂冠,想一想那些建筑,哪一座不是凝固而飞翔的诗章?这诗里,有弦音,有吟唱,有轰响,有火光,而四月的彩云间,飞天展翼翱翔。(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林徽因》)
3.慨叹哀婉
一个在乱世中饱受争议的女人去了,带着她的学识,带着她的坎坷,带着她的不解,带着她的无畏,在吴门桥上永远地去了。(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杨荫榆》)
4.水到渠成
他活了90岁。《红楼梦》中有偈语“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好了”,一切都过去了。(选自熊西平《民国大文人·俞平伯》)
【升格作文】
[病文展示]
我的自传
鄙人姓朱,大名晓艳,小名嘛,恕不奉告。15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石头乡朱家庄。(开篇交代“我”的姓名、年龄及出生地。但缺少对家庭其他成员的的简单介绍。)
7岁时,我进入了乡里的一所小学读书,从此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在小学里,我的成绩很出色,加上勤快,所以备受老师宠爱,生活过得也挺快乐。说来不怕你笑话,在小学的六个春秋中,我一直担任着班长这个职务,也尝到了“当官”的苦滋味。(“‘当官’的苦滋味”,苦在何处?应作明确交代。)
在一个金灿灿的秋天,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满脸自信的微笑,进入我梦寐以求的中学。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更加珍惜人生这段黄金时光,想利用好每一分钟来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全乡的尖子生都集中在这里,可以说是“群英荟萃”了。看着他们优异的成绩,我有些胆怯了,可我还是尽了最大努力。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期末考试中,我独占鳌头。以后,我又迷上了写作。但自从进入初三,我几乎与写作隔绝,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尽管这样,成绩还是一再下滑,这让我很苦恼。(既然“迷上了写作”,总该有何成效吧?应作一说明。)
我的人生格言是:永远不做半导体。我认为做个半导体太没有价值了。(为什么把“永远不做半导体”当作人生格言?“半导体”是什么意思?如此表述,令人费解。)
[成功升格]
我的自传
鄙人姓朱,大名晓艳,小名嘛,恕不奉告。15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石头乡朱家庄,爸爸妈妈都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们就如大山一样朴实。我还有一个调皮的小妹,刚上一年级,可逗人了!(在交代自己姓名、年龄、出生地的同时,对家庭其他成员也作一简介,有助于人们对“我”的了解。)
7岁时,我进入了乡里的一所小学读书,从此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在小学里,我的成绩很出色,加上勤快,所以备受老师宠爱,生活过得也挺快乐。说来不怕你笑话,在小学的六个春秋中,我一直担任着班长这个职务,也尝到了“当官”的苦滋味。为了班里的工作,我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进入初中后我想做一名“平民百姓”。(通过简明扼要地介绍,使读者对“我”的小学生涯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
在一个金灿灿的秋天,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满脸自信的微笑,进入我梦寐以求的中学。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更加珍惜人生这段黄金时光,想利用好每一分钟来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全乡的尖子生都集中在这里,可以说是“群英荟萃”了。看着他们优异的成绩,我有些胆怯了,可我还是尽了最大努力。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期末考试中,我独占鳌头。以后,我又迷上了写作,搜肠刮肚写的几篇作文终于登在了校报上。之后,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我把写作视为一种充实生活的方式。但自从进入初三,我几乎与写作隔绝,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尽管这样,成绩还是一再下滑,这让我很苦恼。(相对于小学,初中阶段写得更为具体,这其中有胆怯,有欣慰,也有苦恼。从而较好地表现出“我”处于“群英荟萃”境况下的学习状态。读来,给人以真实之感。)
我的人生格言是:永远不做半导体。我认为,地球上有三种人:一种是活得轰轰烈烈,能干出一番有利于人民的事的人,称为导体;一种是活在世上无恶不作、遗臭万年的人,这种人称为绝缘体。不用说,你也会猜到,处在这两者之间的就是半导体。这种人,活在世上,一生平平庸庸,既没有大的作为,也没有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恶行。这种人活得太平庸,太没意思。当然,这里我不是倡导人们作恶,臭名昭著。只是作为一个半导体,也许当你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若干年后,别人提起,没有人记得你。(交代“我”的人生格言及以此为格言的原因所在,让人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做人一定要做导体,千万不做半导体,那样太没有价值了。(最后写要做什么样的人,以凸显“我”的人生价值观。)
点评:
勾勒描画,详略得当。作者采用自传的形式为自己勾勒出一幅人生画像。文章以轻松的笔调开头,接着对自己简短的人生经历加以概括介绍。为了突出自己的性格特点,恰到好处地选用了典型材料加以辅助说明,如作者详写了小学阶段当班长的苦与乐,得与失;中学阶段在尖子班里的学习与收获,以及自己迷上写作,爱好写作的经历等。
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全文始终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甘愿奉献的人生情怀和不甘落后的人生追求,文中的人生格言正是这种人生态度、情怀与追求的自然流露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