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30 20: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批注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2、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可以从人物介绍导入新课:她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她就是玛丽·居里。在她去世后,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为母亲写下了人物传记《居里夫人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其中的《美丽的颜色》,感受居里夫人的崇高品质。
  2.学习字词。
  学生一起看读读写写部分,按照顺序读每一个词,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关注前后鼻音和音调。看清每个字的字形。然后在屏幕上展示以下词语,让学生再次记忆。
  (1)注意字音。
  简陋(lòu) 炽热(chì) 沥青(lì) 铀矿(yóu) 窒息(zhì) 吹嘘(xū)
  荧光(yíng) 轮廓(kuò) 猝然(cù) 镭(léi)钋(pō) 小心翼翼(yì)
  (2)注意字形、字义。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题为《美丽的颜色》,究竟是指哪种颜色很美呢?明确:镭略带蓝色的荧光非常美丽。
  (2)默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6段):描述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第7—19段):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第20—26段):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
  (3)用一句话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居里夫人和丈夫合作科研,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
  4.问题探讨。
  (1)设问:居里夫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提取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出相关的语句,比如:
  第2 段:“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
  第3段:“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第6段:“……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
  第14段:“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
  明确:在残破简陋的小木屋中提取镭。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这个残破的棚屋,棚顶是玻 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 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
  (2)设问:居里夫妇是怎样提取镭的?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一下。
  明确:第一年里,居里夫妇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 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其中,居里夫人做的是壮工的工作,这种工作极为累人。她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工作。连续几个小时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 溶液。
第二课时
  1.检验字词学习效果,可以听写,也可以默写。
  2.默读全文,小组合作,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感受人物伟大的精神。
  设问:居里夫妇的工作态度是怎样的?从中能够感受他们怎样的科学精神? 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出相关的语句,比如:
  第6段:“……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第9段: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喉咙。
  第13段:“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第14段:“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明确:① 坚定的信念。当时居里夫妇对镭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断,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但居里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推断。
  ② 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都不能阻挡居里夫人的科研热情,她着迷于这种神秘的放射性材料,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它,再苦再累仍然觉得快乐。
  ③ 时刻保持专注。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居里夫人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工作,居里夫人都全神贯注。就像她自己所写的那样“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
  ④ 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为了提高效率,居里夫妇分了工,比埃尔在棚屋里做细致的实验,而居里夫人选择了“男子的职务”。她每天烧火、上煤,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冒着刺鼻的浓烟,拿着和自己一般高的铁条,连续搅动大铁锅中沸腾的溶液……但居里夫人从无怨言并乐在其中。
  3.朗读人物对话,读出情感。
  这篇文章多次直接描写居里夫妇的语言,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找出这些句子并朗读,注意要读出情感,体悟居里夫妇那一刻的心境。(在朗读时,关注标点符号)
  ①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明确:“它”可以轻读,轻声能引起听众的注意,这其实就是一种重读。
  ②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明确:留意省略号,读出停顿。思考省略号省下来什么内容,要留出空白,在脑海里想象画面。
  ③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明确:轻轻地,低声朗读。
  ④看哪……看哪!
  明确:读出停顿,表达出惊喜之意。
  4.资料助读,深化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1)借用传主的话,总结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发现镭后,居里夫人表示,不想由于他们的发现而取得物质上的利益,因此他们不去领取专利执照,并且毫无保留地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制取镭的技术。若有人对镭感兴趣而向他们
  请求指导,他们也详细地给以介绍,这样做,对于制镭业的发展将有很大好处,它可以在法国和其他国家自由地发展,供给需要镭的学者和医生使用。
  我们从中看到居里夫人热爱工作、任劳任怨,她淡泊名利,热爱科学。这美丽的颜色不仅是镭的光芒,更是居里夫人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高贵品质和美丽的人格魅力。
  (2)用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的演讲词对居里夫人作出高度的评价,进一步强化对居里夫人高贵品质的认识。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
  著名科学家对科学家的评价,更能证明被评价者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突出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凸显她崇高的道德品质。
  5.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设问:这里的“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有着“美丽的颜色”的镭的发现者是居里夫人,这里的“美丽的颜色”是不是还包含着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明确:“美丽的颜色”一是镭的“蓝色荧光”很美丽;二是象征居里夫人专注忘我、执着求真的科学探索精神像镭的颜色一样美丽,是对居里夫人的伟大科学精神的高度赞美;同时,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还像“自动发光”的镭一样,也源源不断地放射着美丽的光芒,激励着一代代科学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6.课后作业。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然后为她写一个小传,整理居里夫人的事迹,八百字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