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版九下科学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2课时(课件 28张PPT+预习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ZJ版九下科学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2课时(课件 28张PPT+预习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1:55:38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浙教版 九下
§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复 习:
1、什么是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什么?
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是什么关系?
生产者: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
消费者: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
分解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
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消费者与生产者间主要是食物关系。
读图:
蝉吃树叶,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这是一条食物链。
食物链
一、食物链
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1、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则以草食动物为食。
2、食物链的表达方式: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然后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进入食物链。
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
关系: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食物链
草 昆虫 青蛙 蛇 鹰
生产者
次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食物链的书写举例:
注意:
食物链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能随意编造。
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
草→兔→狐→虎
食物链的书写举例:
2、食物网
如果将一个群落中所有的食物链连在
一起,就会构成由许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
成的网状结构。
我们把食物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称
为食物网。
3、形成食物网的原因
某种生物可以多种生物作为食物,而这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作为食物。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
2、从图中找出一条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食
物链,看看里面有哪些生物?
活动:
7条食物链构成一个食物网
草 昆虫 鸟 蛇 鹰
草 昆虫 蛙 蛇 鹰
分析:
物质在循环,能量能不能循环?
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即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级生物大约10%-20%的能量。
1、能量流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其他生物则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经绿色植物转化后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为10%~20% )
观察图中鹰、鼬、鼠、小麦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说一说:
读图: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2、能量流动的起点、终点和流动的渠道各是什么?
①能量流动的起点
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②能量流动的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能量流动的形式
食物中的化学能
④能量形式的变化
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能量流动的过程:
2、物质循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有机物沿食物链由生产者到消费者,分解者又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则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生产者
环境
分解者
消费者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关系:
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哪一种生物的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
大量捕杀鹰,蛇因为没有了天敌和竞争者,数量会增多,兔、鼠少了天敌,数量开始时增加,但由于受到蛇、狐的控制,数量又减少下来。草开始随着兔、鼠的增加而减少,后来随着兔、鼠的减少又恢复数量。最后整个系统的生物数量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氮是怎样循环的?
读图:
1. 图中表示出的固氮途径有:_________ 固氮、_________ 固氮和_________ 固氮。
2.上图说明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是可以__________
雷电
人工
生物
循环的
三、氮循环
1、固氮:
空气中约有78%的气体是氮气,但是,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氮的这种变化过程叫做固氮。
2、氮循环:
氮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反复循环,以至无穷。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练
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A. 青蛙捕食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D
课堂小练
2、在“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
A.鹰 B.黄雀
C.螳螂 D.蝉
C
课堂小练
3、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使能量尽可能多地( )
A. 流向消费者
B. 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C. 经分解者释放
D. 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B
课堂小练
4、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能使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B.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
课堂小练
5、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昆虫
B.松鼠吃蘑菇
C.蛇捕食青蛙
D.兔吃草
D
课堂小练
6、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较容易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预学案
姓名
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点预习: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称为 ;
3、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沿着 逐级流动的。
4、书写食物链时要将 写在最前面;
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 的、逐级 的,即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级生物大约10%~20%的能量。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则是 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 。
7、固氮是指空气中氮气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如氨或铵盐等),从而被植物利用氮元素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固氮。
二、知识点运用:
1、下例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
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蚓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⑨池塘里的蠕虫 ⑩鲜艳的大丽花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⑨⑩ C. ②⑥⑨  D. ③④⑦⑨
3、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 )
A. 食草昆虫 B. 昆虫 C. 蛇 D. 鹰
4、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上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 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 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5、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 下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 甲 乙 丙 丁
铅的相对含量 0.04 6.00 0.49 61.00
乙→丙→丁→甲 B. 丁→乙→丙→甲
C. 甲→丙→乙→丁 D. 甲→乙→丙→丁
6、下列能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阳光→草→兔→狐
C.植物→鼠→蛇→鹰 D.田鼠→蛇→鹰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部分:
1、 食物关系 2、食物网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产者
5、单向 减少 6、循环不息 出现和循环 7、化合物
二、知识运用部分:
1、C 2D 3、D 4、D 5、C 6、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课后练习
姓名
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A. 青蛙捕食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2、兔子吃草,人吃兔子,由此可以看出,人所获得的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 )
A.草 B.兔子 C.人类创造 D.光
3、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空气等
4、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 )
A.捕食 B.竞争 C.食物网 D.食物链
5、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蝗虫←食虫鸟←蛇←鹰 B.蝗虫→食虫鸟→蛇→鹰
C.阳光→草→蝗虫→食虫鸟→蛇 D.草→蝗虫→食虫鸟→蛇→鹰
6、 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 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 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 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较容易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B.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
C.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
8、稻田里,农民拔除野草;鱼塘中,人们不断地清除食鱼的“黑鱼”。人们这样做是为了( )
A.保持生态稳定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 D.调节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9、下列关于氮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形成化合态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B.氮气被植物吸收后,经食物链流动,被动物所排泄,微生物所分解,返回到土壤
C.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变成氮气进入大气
D.大气中的氮气因闪电、生物固氮等变为可溶性含氮物质,然后进入生物体内
1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草
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分解者
D.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参考答案
D 2、D 3、C 4、D 5、D
6、C 7、A 8、D 9、B 10、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