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04 18:35:05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听 ,这是谁的声音 你熟悉吗 ?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根据刚才的视频,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什么季节,什么环境下能听到蛙声?
春末夏初 池塘、河边等
(2)所有的青蛙都能鸣叫吗?
雌蛙不能鸣叫
(3)雄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吗?
是求偶行为,以招引雌蛙
(4)雌蛙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
可促进精子和卵细胞的排出
(5)受精过程在什么环境中完成?
在水中
(6)蛙卵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颜色有什么意义?
受精卵
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上面颜色深一些,
受精卵
蝌蚪
长后腿
长前腿
尾巴逐渐消失
成蛙
比较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的不同点
比 较 早 期 蝌 蚪 成 蛙
身体分布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和运动器官
身体分为头、躯干
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
和四肢,没有尾

用肺,皮肤辅助呼吸
水中游动
(通过躯干和尾部摆动产生运动)
潮湿的陆地和水中(后肢强大,前肢短小;后肢趾间有蹼)
1.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哪些过程?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外鳃→内鳃)
(后腿→前腿)
2.青蛙和蝴蝶的发育有什么样的异同点?
变态发育,且经历了四个发育阶段
青蛙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且发育 在水中进行;蝴蝶经过了受精卵、幼虫、 蛹、成虫,且发育在陆上进行。
不同点:
相同点:
蛙的眼耳感觉比较敏锐,有呼吸器官鼻孔,这都与其陆地生活相适应。
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70多只飞行的昆虫,它的舌根长在口腔的前面,舌尖长在跟后面,舌尖分叉,舌头上还有粘液。发现猎物时,它一跃而起,吐出舌头,连夹带黏把虫子送到嘴里。
小资料
中国有句农谚:“蛙满塘,谷满仓”,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那你平时见到的青蛙多吗?为什么?
猜猜他们都在看什么?
由于干旱,河水变少,很多青蛙就聚集在仅有的河水里,所以觉得青蛙很多,大家在讨论如何抓住青蛙煮汤喝呢。
据《新科学家》报道,1995年,一组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学生发现,一个池塘里一半的青蛙都是畸形的。一些有弯曲、残缺不全的腿,一些有多余的腿,而一些青蛙甚至一条腿都没有。畸形青蛙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他们将导致青蛙畸形的原因归咎于化学污染。类似这样的畸形青蛙比比皆是。
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臭氧层的破坏,导致了紫外线的增多,致使暴露于阳光下的卵块发育不正常,无法孵化。
(1).栖息地的破坏,使蛙找不到合适的环境产卵,食物的来源也短缺。
(2).环境污染,例如,农药、工业废水、空气污染、汽车尾气等。
我们能为青蛙做些什么呢?
例如:禁止捕杀青蛙保护蛙卵,禁止滥用农药化肥,少用含氟的冰箱,以后尽量不开私家车等。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吗?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变态发育)
雄蛙——精 子
雌蛙——卵细胞
受精卵
小 结
1、体外受精(水中受精 )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3、常见的两栖动物: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1、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 ) A、卵、蝌蚪、成蛙 B、卵、蝌蚪、幼蛙、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禁止捕杀农田中的青蛙是因为 ( ) A、青蛙能传授花粉 B、青蛙是鸟类的天敌 C、青蛙是鼠类的天敌 D、青蛙是害虫的天敌 3、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 A、蟾蜍 B、大鲵 C、蛇 D、蝾螈 4、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还必须在水中进行 ( ) A、受精作用和捕食 B、生殖和冬眠 C、捕食避敌和变态发育 D、生殖和发育 5、在生殖季节,雄蛙的鸣囊鼓起,叫声洪亮,其作用是 ( ) A、吓退天敌 B、吸引昆虫 C、吸引雌蛙 D、占据地盘
考点链接
D
D
C
D
C
6.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 )
A.体温不恒定 B.肺不发达
C.用皮肤呼吸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7.下列哪项不是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少的原因? ( )
A.生殖发育在水中完成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 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
8.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 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9.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成体既能用鳃,也能用肺呼吸
10.你怎样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这里的蛙声指的
是雄蛙的什么行为?
D
B
B
D
保护环境!
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