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新闻阅读(下)
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生字词:
颁(bān)发 遗嘱(zhǔ) 建树 仲(zhòng)裁 巨额
第3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生字词:
凌(líng)空 翘(qiáo)首 酷似(sì) 潇(xiāo)洒
轻盈(yíng) 悄(qiǎo)然 由衷(zhōng) 新秀
屏息敛声 眼花缭乱 如梦初醒
第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生字词:
浩瀚(hàn) 娴(xián)熟 咆(páo)哮(xiào) 镌(juān)刻
一丝不苟(gǒu) 白手起家 殚(dān)精竭虑
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生字词:
初衷(zhōng) 杀戮(lù) 篡(cuàn)改 抵赖(lài)
妄(wàng)图 辱(rǔ)没 呓(yì)语 遁(dùn)形
铭(míng)记 彰(zhāng)显 惨绝人寰(huán)
振聋发聩(kuì)任务一 新闻阅读(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消息这一新闻体裁,并阅读了两则经典的消息。今天,我们将继续阅读四篇不同体裁的新闻,感受不同新闻体裁的魅力。
二、教学过程
(一)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运用策略,自主阅读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消息的阅读策略,阅读这则消息。注意借助旁批,分析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等分别为读者呈现了哪些信息。
标题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让读者对新闻事件一目了然。
电头和导语交代了“何时”(1901年12月10日)、“何地”(斯德哥尔摩)、“何事”(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何人”(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消息的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及颁奖的时间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
主体中三部分信息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呈现呢?
谁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这是人们最关注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所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详细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写完“谁获奖”,接下来自然要介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这些信息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特别是首届颁奖的新闻所不可或缺的,所以合为一段,置于消息主体的第二部分。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运作模式。
因此,这三部分信息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排列的。这样的结构叫做“倒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写作中一种非常典范的结构,同学们在后面写消息时,也可以尝试采用这种结构。
2.细读文章,探究问题
这则消息在最后交代了新闻背景——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及运作模式。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的篇幅特别交代这一信息?这是否违背了消息“短小精悍、概括性强”的写作原则?
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现象发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而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只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但如果明确写出,就需要大量文字,比如要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等,这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非但不违背消息的写作原则,反而更显得客观、简洁。
3.小结
本文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属于标准的常规写法,非常注意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建议同学们以此作为初学写消息时参考效仿的范例。
(二)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什么是新闻特写
阅读《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和课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比较这两篇新闻有何异同。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共同点:两篇新闻讲述的是同一个新闻事件——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不同点:从结构上看,老师呈现的这篇新闻是一则消息,它由标题、导语、主体组成,而且有电头,而课文不具有消息的结构特征。从内容上看,消息这一篇完整介绍了吕伟夺冠的过程,重点突出了最后一轮跳水的情况;而课文并没有介绍完整的比赛过程,而是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吕伟最后一跳的动作。从语言风格上看,消息这一篇语言简洁、准确,而课文语言则更为生动、细腻。
这篇课文是我们要了解的一种新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
阅读本篇课文后面方框中的内容,画出什么是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2.梳理新闻结构,关注新闻事件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看看作者描写了吕伟跳水的哪几个阶段。
文章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将转瞬即逝的跳水动作“变慢”,将跳水动作分解成这四个步骤,逐一描写,犹如慢镜头回放,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3.品味语言,体会写法
这篇文章既有新闻的客观、准确、简洁,又有文学的生动形象。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些词句印证这个说法吗?
(1)新闻性:
文章语言的新闻性首先体现在使用较为客观的形容词和副词,如“修长美妙”“轻轻”“震耳欲聋”等,这些大多是感官直接感知到的,较为客观地展示了跳水动作之美。
其次是选用恰当的动词,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准确。如第2段中“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蹬”和“飞”两个动词准确地描绘出了吕伟动作的轻盈、技巧的高超。
文中还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比如“眼花缭乱”“屏息敛声”“如梦初醒”,它们都体现了新闻“尽量简洁”的语言特点。当然,这些词语的使用也增强了典雅的美感。
(2)文学性:
这篇新闻语言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运用了修辞和写作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第2段中“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运用比喻的修辞,用“飞天”这个极富动感的静态形象来比喻吕伟起跳时的身姿,既表现其优美,又体现了“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的动作特点。
文中还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例如第5、6段,在直接描写吕伟动作的同时,还兼顾描写了现场观众的反应,以记者、观众、裁判的反应,侧面表现跳水动作的优美、令人惊叹。
(三)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1.什么是通讯
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那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要吸引人,但通讯不同于小说,不能虚构内容,也不能夸大缩小,只能通过对事实的组织安排,来获取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讯常常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三个显著特点。
2.梳理新闻结构,关注新闻事件
(1)阅读这篇通讯,理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提示:①看标题,抓住主要新闻事件。②读正文,理清层次,提取信息。
先关注标题,抓住新闻事件——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再阅读全文,理清层次,我们可以概括出,文章依次记叙了着舰前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其中,重点描写了塔台指挥和战斗机着舰环节,将着舰的前后过程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
3.品味语言,体会写法
这篇通讯刊发后产生了强烈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很多读者都认为这是一篇通讯精品。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专门派秘书到报社,指定要刊有此文的报纸100份,送给老战友们留作收藏。在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本文全票通过,被评为一等奖。你认为它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篇成功的通讯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较强的审美感染力。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体会。
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仅在于稿件的思想性、鲜活性,更在于其事件是否具有重大典型意义。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你从文中找出展现着舰意义的文段读一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这两段文字写出了这次成功着舰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国人强军梦想的实现,和世界性难题的破解。这篇通讯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因而受到关注和认可。
新闻记者通过提高稿件的审美感染力,让读者受到美的熏陶。请你细读本文,体会其中的美感。
一是动态美。文中的很多动态描写,呈现出鲜活的现场,产生了一种视觉的冲击。例如,文章第1段对海天环境进行了全景式描写,使海洋、风浪、航行的航母构成了一幅动态的阔大壮美的图景。
二是情感美。读这篇文章,一股家国情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例如,文章第3段字里行间体现出海军官兵的家国情怀,其实这也是记者内心真性情的写照。这样的美,是情怀之美。
三是语言美。例如,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把即将着舰的舰载机比喻成“凌波海燕”,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含蓄点出了这次降落的意义,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震撼力。
同学们在进行通讯写作时,也要注意凸显新闻价值,提高审美感染力,努力写出打动读者的新闻作品。
(四)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一天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本文是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钟声”专栏刊发的一篇新闻评论。
1.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事件为依托,展开评论的一种新闻体裁。
2.梳理新闻事件、主要观点和论述思路
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围绕什么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的?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试着梳理出作者的论述思路,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作者围绕“第四个国家公祭日”这个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评论的主要观点是“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呈现观点 点明观点: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阐述“牢记历史” 日本右翼扭曲历史
阐述观点 历史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论述“牢记历史”与“维护和平”的关系
强化观点 首尾呼应,强调核心观点
文章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与意义写起,开宗明义,点出“我们要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核心观点。
接下来第二部分(2-4段)阐述“牢记历史”。这部分论述中,作者先概述了众多新闻事件,证明“历史,不可能被忘却”;随后同样以概述事件的方式,揭露并批判日本右翼“否认历史”“扭曲历史”的丑恶行径;此后笔锋一转,陈述否认、扭曲历史行为不得人心,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第三部分(第5段)引述权威人士的言论,精当地论述了“牢记历史”与“维护和平”的关系。
文章最后,将视野从南京扩大到中国,强调当代中国的强大国力和和平志愿,暗含屈辱历史已不可能重演的深意,强化中国将力促世界和平的立场。
全文按呈现观点、阐述观点、强化观点的思路展开,首尾呼应,层次分明,引用了大量的典型新闻事实,让文章有理有据。
通过阅读梳理,我们也体会到了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的一些独到之处。新闻评论的特征: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的放矢、科学合理、便于传播。
(五)几种新闻体裁的比较
结合四篇新闻,从时效性、主要内容、篇幅和表达方式这几个方面对这四种新闻体裁做比较,完成下面的表格。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时效性
主要内容
篇幅
表达方式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
主要内容 报道新闻事件整体 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详细记叙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
篇幅 一般较短 篇幅比较灵活 较长 一般较短
表达方式 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议论为主
结合四种新闻体裁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阅读经验,总结阅读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可以采用的方法。
阅读消息: 抓导语 找新闻要素
阅读新闻特写:抓描写 赏新闻瞬间
阅读通讯: 抓始末 思新闻意义
阅读新闻评论:抓观点 理论述思路
三、作业
1.借助资源包,掌握第2课到第5课中的生字词。
2.围绕近期的一个热点事件,搜集关于这一事件的不同体裁的新闻进行阅读,进一步体会四种新闻体裁的区别。
3.自主学习教材中“技巧点拨”《怎样写消息》,尝试将第4课的通讯改写为一则消息。
四、结束语
同学们,在读了多篇新闻之后,我们意识到,新闻追求“客观”,但往往也会暗含作者自己的立场。在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因此,同学们在日常阅读新闻时,一定别忘了去判断新闻中的信息是否真实,作者的立场是否得当。以警惕的目光、清晰的头脑去审视和分辨,做一位“新闻海洋”中的智者。
12 / 12(共30张PPT)
第一单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下)
八年级 语文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消息这一新闻体裁,并阅读了两则经典的消息。今天,我们将继续阅读四篇不同体裁的新闻,感受不同新闻体裁的魅力。
1.运用策略,自主阅读
阅读这则消息,借助旁批,分析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等分别为读者呈现了哪些信息。
(一)消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标题:聚焦新闻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电头和导语:交代“何时”“何地”“何事”“何人”。
主体: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及颁奖的时间
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
主体中三部分信息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呈现?
获奖者信息
颁奖机构、时间
和地点
奖金来源及
运作模式
倒金字塔结构
最重要
次重要
最次要
2.细读文章,探究问题
作者为什么特别交代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这是否违背了消息的写作原则呢?
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体现了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有效保证评奖的公正性。这样写巧妙表现了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非但不违背消息的写作原则,反而更显得客观、简洁。
3.小结
本文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属于标准的常规写法,非常注意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建议同学们初学写消息时参考效仿。
(二)新闻特写: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什么是新闻特写
阅读《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和课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比较两篇新闻的异同。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阅读本篇课文后面方框中的内容,画出什么是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2.梳理新闻结构,关注新闻事件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思考:作者描写了吕伟跳水的哪几个阶段?
准备——起跳——腾空——入水
3.品味语言,体会写法
这篇文章既有新闻的客观、准确、简洁,又有文学的生动形象。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些词句印证这个说法吗?
(1) 新闻性:
使用较为客观的形容词和副词。
“修长美妙”“轻轻”“震耳欲聋”
恰当选用动词,语言准确。
“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使用四字词语,语言简洁。
“眼花缭乱”“屏息敛声”“如梦初醒”
(2)文学性:
使用修辞。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
以现场观众的反应侧面表现跳水动作的优美。
(三)通讯: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1.什么是通讯
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那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通讯常常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三个显著特点。
2.梳理新闻结构,关注新闻事件
阅读这篇通讯,理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提示:
①看标题,抓住主要新闻事件。
②读正文,理清层次,提取信息。
着舰前工作人员就位
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
塔台广播
着舰指挥员引导
战斗机稳稳着舰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3.品味语言,体会写法
这篇通讯刊发后产生了强烈反响,很多读者都认为这是一篇通讯精品。你认为它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篇成功的通讯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较强的审美感染力。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体会。
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仅在于稿件的思想性、鲜活性,更在于其事件是否具有重大典型意义。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新闻记者通过提高稿件的审美感染力,让读者受到美的熏陶。请你细读本文,体会其中的美感。
动态美
情感美
语言美
例:第1段
例:第3段
例:“刀尖上的舞蹈”
(四)新闻评论: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事件为依托,展开评论的一种新闻体裁。
2.梳理新闻事件、主要观点和论述思路
阅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围绕什么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的?
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试着梳理出作者的论述思路,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新闻事件:第四个国家公祭日
主要观点: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点明观点: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阐述“牢记历史” 日本右翼扭曲历史
历史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论述“牢记历史”与“维护和平”的关系
首尾呼应,强调核心观点
呈现观点
阐述观点
强化观点
新闻评论的特征
导向正确 就事论理
新闻性强 有的放矢
科学合理 便于传播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时效性
主要内容
篇幅
表达方式
(五)几种新闻体裁的比较
结合四篇新闻,比较这四种新闻体裁,完成表格。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
主要内容 报道新闻 事件整体 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详细记叙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
篇幅 一般较短 篇幅比较灵活 较长 一般较短
表达方式 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议论为主
阅读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可以采用的方法
阅读消息: 抓导语 找新闻要素
阅读新闻特写:抓描写 赏新闻瞬间
阅读通讯: 抓始末 思新闻意义
阅读新闻评论:抓观点 理论述思路
1.借助资源包,掌握第2课到第5课中的生字词。
2.围绕近期的一个热点事件,搜集关于这一事件的不同体裁的新闻进行阅读,进一步体会四种新闻体裁的区别。
3.自主学习教材中“技巧点拨”《怎样写消息》,尝试将第4课的通讯改写为一则消息。
课后作业
同学们,在读了多篇新闻之后,我们意识到,新闻追求“客观”,但往往也会暗含作者自己的立场。在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因此,同学们在日常阅读新闻时,一定别忘了去判断新闻中的信息是否真实,作者的立场是否得当。以警惕的目光、清晰的头脑去审视和分辨,做一位“新闻海洋”中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