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细胞生活的环境(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细胞生活的环境(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31 20: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结构
稳态与调节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稳态与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
内环境与稳态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
它却总是轻波微澜。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
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
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
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
草履虫
细胞结构决定了单细胞生物
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
人体内其它细胞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
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等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什么是体液?体液的成分和组成是什么?
1、体液——人体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组织细胞
动脉
静脉
组织液
淋巴液
血浆
内环境
细胞外液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2、内环境
人体内环境
注意事项: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草履虫、变形虫)。
②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乳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不属于体液,更不属于内环境。
③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汗液、泪液、消化液、乳液等不是细胞外液。
④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CO2和代谢废物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淋巴循环
动脉端毛细血管壁
细胞
O2和营养物质
单向渗透
静脉端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直接回流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毛细淋巴管的结构
为什么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是单向关系
毛细淋巴管的结构模式图
末端封闭
内皮细胞
单向的活瓣
现学现用: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指出字母对应的体液名称:
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
②以上b、c、d合称__________,它们构成了
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
③人手掌磨起的水疱中的淡黄色液体
主要是_______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组织液
摩擦产生空隙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水疱:摩擦性水疱,是因运动摩擦造成其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
思考:
①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
②水疱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________和_________(结构)
③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液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趣味思考:
静脉注射(输液)和肌肉注射(打针),药物到达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运输途径有什么不同?
静脉注射(输液):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
肌肉注射(打针):药→组织液(少数进入淋巴,淋巴又汇入血浆)→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
1.营养物质: 水,各种无机离子,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脂肪酸、维生素等。
2.细胞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3.细胞分泌物:激素、抗体、组织胺等
-
特别提醒: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细胞内液(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细胞膜的成分(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
外界环境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
血浆的化学成分
血浆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气  体
调节物质
(葡萄糖等)
(尿素等)
(O2、CO2等)
(胰岛素等)
注意: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大体相同相同,但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主要是Na+、Cl-)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 ℃左右。
溶液浓度高,渗透压高
溶液浓度低,渗透压低
半透膜
内环境
1. 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消化系统
食物
循环系统
组织液
淋巴液
血浆
空气
呼吸系统
外环境
组织细胞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
循环系统
组织细胞
血浆
外界环境
呼吸系统
组织液
皮肤
泌尿系统
内环境
外环境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体外
内环境
体外
细胞
体外
体外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O2
CO2
重吸收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稳态与调节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体 内 细 胞
食 物
消化系统
O2
呼吸系统
皮肤、泌尿系统
尿素等
CO2
内环境
循 环 系 统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组 织 液
血浆
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