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 素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遏è制 飓jù风
A
肆sì意 濒bīn临
B
孤寂jì 战栗lì
C
D
震颤chàn 微薄bó
听写字词
一路追寻
罗素一生在追寻什么
一路追寻
他在追寻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一路追寻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罗素一生的“苦”与“值得”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学习要求:1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赏析。
2结合资料,组内交流,完成表格。
温馨提示:尽量用原文回答,或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爱情”
“知识”
“同情心”
苦
值 得
资料助读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他认为无论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他是最早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万物,了解这个社会的。
细品况味
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一生著书71种,论文几千篇。
著作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其中尤其以哲学、数学成就最高。78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知识的力量在他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致伊迪丝 罗素
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niè sh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得到。
苦 值得
到了垂暮之年,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喜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饥饿的儿童
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 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细品况味
他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支持拒绝服兵役的人,反对《凡尔赛条约》,反对希勒特独裁,反对斯大林残暴统治,反对核战,反对入侵越南……
罗素不知疲倦的到处登台演说,发表电台说话,写信拟电,组织委员会,召集各种会议,发起捐款活动,起草宣言等等。
他的足迹遍及俄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等。见过的名人政客也很多,像爱因斯坦、赫鲁晓夫、周恩来。罗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的前途操劳。
我为需要我的人而活着,当需要我的人不再需要我时,那一刻就是我人生的终点!
——罗素
震颤的心、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给我带来狂喜 可以解除孤寂 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在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渴望了解人的心灵 渴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 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学支配着万物流转,
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心中回荡 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身受其害 是信仰,是梦想
“爱情”
“知识”
“同情心”
苦
值 得
朗读名人名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
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
斗争。
——保尔·柯察金
心灵叩问
话题:“我为什么而活着”
以“我寻求 ,因为 ;
; 。”为格式写一句话。
同情之心我为他人
为爱情为知识深怀
寻哲学寻数理高举
逻辑之火苦寻值得
着活么什为我
1.《雕刻时光》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2.《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