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太阳仅仅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普普通通的恒星,只因为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的光和热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所以太阳的任何变动,那怕是微乎其微的,都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
1、太阳概况: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没有固体的星体或核心。
太阳的直径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太阳的体积为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约为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的33万倍。它集中了太阳系99.865%的质量,是个绝对至高无上的“国王”。然而,在宇宙中,它还只是一颗质量中等的普通恒星。
1. 巨大炽热的 “气体球”主要成分:氢和氦
2.表面温度约6000K,核
心区域温度约1500万度
太阳概况
2、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辐射波长范围为0.15~4微米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4~0.76
微米
50%
返 回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有哪些事例可以说
明太阳辐射对地球
和人类的影响呢?
1、为地球提供光、热,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大气运动示意图
2、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煤
3、它们本是太阳生
石油
4、太阳为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活 动 p9页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大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远远大于亚寒带针叶林。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低纬度的太阳辐射量大,
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中高纬度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少。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一定情况下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
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主要成份
氢、氦
表面温度
6000K
2、太阳——燃烧不尽的原子炉
4H He+能源
二十二亿分之一
对地球和人类影响深远
核聚变
炽热气球体
地球
高温
高压
太阳消耗(亏损)质量转化为能量
小结: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1、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
2、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光、热、水能、风能、地理环境的差异
煤、石油、
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结构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大气结构
厚度
温度
亮度
观测
外
里
日冕 约几个太阳半径(几百万千米) 100万度 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可见
色球 约几千米 由400~5000度升高到几万度 光球层的千分之一 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望远镜可见
光球 约500千米 6000K 最高 肉眼可见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厚度增大,温度升高、亮度减弱、密度减少
2、太阳活动的
主要类型
原因:温度比周围低
.黑子越大越多,太阳活动越强,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1)黑子(光球)
1、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周期大约是多少年?
2、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是否与1相同?
周期:11年
现象: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2)耀斑(色球)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
强弱的标志
3)“太阳风”(日冕)
概念 太阳的日冕层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那里的许多带电粒子运动速度超过350千米/秒时,就能脱离太阳的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
3、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同纬度带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对气候的影响
正相关
负相关
有时正
有时负
返 回
距地面60~800千米高度范围的大气,因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大气中的氧和氮的分子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电离状态,所以叫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影响短波通讯(磁暴)
选择右击弹出菜单中“播放”观看动画
对地球磁场影响:产生“磁暴”现象。
南 极 光
产生极光
斯德哥尔摩极光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
总结: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
1、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
2、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影响:与降水量有相关性。
2、对地球电离层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3、对地球磁场影响:
产生“磁暴”现象
4、产生极光
5、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