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文档属性

名称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10 18: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同仁
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会考复习课
必修一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蹇婷婷
捏把黑土冒油花,
插双筷子也发芽”
本章的会考要求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
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b)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b)
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b)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b)  
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b)
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b)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b)
a:识记
b:理解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介于北纬45°N~48°N,东经130°E~135°E。
“北大荒”
地形地势:地势低洼平坦,平均海拔50-60米。
气候:气候冷湿,冬长严寒,夏短炎热。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在10月末地表水即开始冻结,冰冻期210天左右。
河流: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多数河床狭窄,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土壤和植被:主要为沼泽土、草甸土、黑土,土质肥沃,植被以芦苇等湿生植物和沼泽化草甸为主,覆盖率达70%以上。
活动一:合作探究
1根据上述资料,说说三江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平坦; 气候冬长严寒,夏短炎热;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植被覆盖率高,以草甸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垦耕作, “北大荒”已一跃而成“北大仓”,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垦区,但由于过度开荒,这里的原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2 将①水土流失
②粮食产量下降
③土壤盐渍化
④洪涝灾害增多
填入图中。(会考题)








这幅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些表现?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试着从气候、生物(植被)、地形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1)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逐渐积累,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2)三江平原植被以草类为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
(3)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地表物质的侵蚀速率减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00
300
600
苔原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热带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型 纬度地带分异
赤道到两极 干湿度地带分异
沿海到内陆 垂直分异
山麓到山顶


主导
因素
分布
地方性分异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重复性
热量
水分
地势
普遍
中纬地区
中低纬高山
2 运用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表
活动二:自主学习
3 图8为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该山地可能位于哪个自然带?说说你的理由?
(2) 该山的雪线,南坡较北坡高,
试分析其原因。
(3)该山地的雪线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登山破坏
(B)高山草甸扩张
(C)全球气候变化
(D)山地不断隆起
C
规律一:相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规律三:基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规律五: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体的相对高差和纬度位置、基带的海拔高度。
垂直分异规律
规律四:同一自然带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
规律二: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主要影响)
阳坡温度高蒸发大,雪线海拔高;
又回“北大荒”
图l2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会考题)
杭州所在地区的自然带为 带,
B常年高温多雨。该地区的自然带是_______带,
顺着洋流①的方向走,发现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变化,该变化体现自然带分布的 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纬度
热量
会考模拟: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地区景观相符的是(  )
①地表水缺乏,河流较少,且多为内流河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④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
A.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B.在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业
C.在河西走廊上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D.在山西省大力开办小煤窑,提高村民收入
3.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4.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3~4题。
5、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各是哪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请将代表自然现象的数字序号填在其影响因素后面的括号内:
A.南半球高纬地区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B.横断山区的“一山有四季”;
C.中纬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森林变为草原带、沙漠带;
D.河西走廊的绿洲;
E.非洲自然带呈带状分布,并且南北对称;
F.我国东部自南往北可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温度带。
影响因素:①纬度地带性: ;
②干湿度地带性: ;
③垂直地带性: ;
④非地带性: 。
(1) 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 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______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 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生态系统最脆弱的是____________。
6、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
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