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8.《咬文嚼字》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五8.《咬文嚼字》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4 16:1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朱光潜
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
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朱光潜
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文体知识
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它的特点:
一事一议;
篇幅短小;
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题解
咬文
嚼字
贬义词
学习理论重在领会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
有的人在谈话时总喜欢咬文嚼字。
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没有用处。
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卖弄才学
强词夺理或狡辩
题解
咬文
嚼字
贬词褒用
在文中作者赋予了“咬文嚼字”什么样的新意呢?(用原文回答)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5段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
6—7段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三部分
8段
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文本阅读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
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推敲”的推敲
《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套板反应
文本阅读
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你这——是坚决的判断比你是更有力度
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文本阅读
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有“你不是”的讥刺意味。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你是个好小子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文本阅读
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文本阅读
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幻觉、错觉
准、狠
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无惊讶之意
只表结果
非也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①,中石没镞②,视之,石也③。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⑤,因更复射,终不能入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⑦。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文本阅读
“推敲”的推敲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
人言冷寂我独闲
随缘剥啄惊宿鸟,
月下来僧扰梦清。
冷寂场合
热闹场合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文本阅读
《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联想不同,意蕴不同
文本阅读
套板反应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难用。
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
套板反应定义
文本阅读
套板反应
那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避免套板,推陈出新
写美貌
文本阅读
套板反应
这个姑娘有着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好像会说话。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刘鹗《老残游记》
避免套板,推陈出新
写眼睛
小结
郭老改字
李广射虎
贾岛吟诗
苏轼写诗
套板反应
咬文嚼字
阅 读
写 作
引子




达到艺术美
结局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