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5 20: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白杨礼赞
(第一课时)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
茅盾文学奖于1981年设立,是根据茅盾生前遗愿,将他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一个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于1981年设立,是根据茅盾生前遗愿,将他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一个文学奖项。
带着崇敬的
心情来赞美
白杨树
白杨
礼赞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绘制课文结构图,理清文章脉络。
任务二
交流“白杨图”,品读白杨形象。
任务三
比较《题白杨图》,理解礼赞之情。
朗读课文,绘制课文结构图。
任务一 绘制课文结构图,理清文章脉络
1.寻找文章线索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3.
1
白杨树 是 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1段
2
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是
的一种树! ——第4段
3
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树! ——第6段
4
白杨 的树。 ——第8段
5
……我要 白杨树! ——第9段
实在
不平凡

实在
不平


决不是平凡
不是平凡
高声赞美

白杨礼赞
直抒胸臆,点明题旨(1)
描写环境,引出白杨(2~4)
描绘白杨,礼赞白杨(5~8)
照应开头,深化主旨(9)
“不平凡”
2.绘制文章结构图
枝干笔直、努力向上、倔强挺立(5~6)
“树中的伟丈夫”(7~8)
“不平凡”
2.绘制文章结构图
白杨礼赞
直抒胸臆,点明题旨(1)
描写环境,引出白杨(2~4)
描绘白杨,礼赞白杨(5~8)
照应开头,深化主旨(9)
交流绘制的“白杨图”作品。
任务二 交流“白杨图”,品读白杨形象
看展后,沈逸千邀请茅盾到寓所,拿出一幅名为 的水墨画,说这幅作品是
1942年,居住在桂林的茅盾收到一张个人画展的请柬,请柬上写着:举办者 ,中国抗战美术出国展览会总干事。茅盾欣然赴约。
沈逸千
《白杨图》
根据散文的内容来构思和完成的。
简要陈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可以从绘画主题、内容、色彩选择、构图设计等角度进行解读。
请你以茅盾的《白杨礼赞》为主要内容,绘制一幅“白杨图”。
具体要求如下:
1
围绕茅盾的《白杨礼赞》进行构思、绘制。
2
画作完成后,在画作上题写一句能够体现画作主题的话。可以用课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创作。
3
用A4纸进行绘制,绘制手法、形式不限。
4
在这幅画中,有麦田、白杨树,贴合了文中所描写的画面,麦田还没有全熟,掺杂着稀疏的黄色的麦子,在微风中摆动。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学生作品1
映入眼帘的是白杨树,虽然只有寥寥几棵,但无一不笔直。
在画白杨树时,我想要把白杨树那种挺直的劲儿画出来,它的枝条永远指向天空,就像北方农民的豪迈的情怀。
地上的黄土可以说明那里十分干燥,环境恶劣,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白杨树显得格外坚韧,生命力格外强。
地上的黄土可以说明那里十分干燥,环境恶劣,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白杨树显得格外坚韧,生命力格外强。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 ,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当汽车在 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 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与 主宰着,
, ,这时如果不是 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第2段
“田间小道”?
望不到边际
黄绿

绿
无边
无垠
坦荡如砥
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
我的这幅画运用了很多色彩,首先是黄土的黄色,麦浪的绿色,白杨树皮的银色和淡青色,这些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在这里我还画了蔚蓝的天和十分耀眼的太阳,这是我的想象,书中没有说到。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学生作品2
我通过“黄绿错综”“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这些文章中的句子,大概确定了这些景物的位置,描绘出了这一幅景色。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
——不,或者只是 , ,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第3段
一排
三五株
一株
学生作品3和4
白杨树,主要是以绿色调为主,树叶由不同的绿色渐变而成,树干则是银色与淡绿相结合。
整个画面以白杨树为主,田地为辅,突出白杨树挺拔、上进的特点。
学生作品3
颜色的选择上,土地是“黄绿错综”的,白杨树的树干是“微微泛出淡青色”的。
蓝色部分是白杨枝条叶片交错之间露出的天空,这是为了体现白杨的高耸和高原的开阔。
构图上,选择作者乘车看白杨的视角,体现白杨耸立的姿态。
画了一排白杨,但主要体现其中一棵,体现“伟丈夫”。
学生作品4
力争上游
白杨树
坚强斗争
白杨树
力争上游
白杨树
坚强斗争
外貌形态
内在品格
白杨树
干:笔直
枝:靠拢
叶:向上
皮:光泽
力争上游
白杨树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挠
坚强斗争
外貌形态
内在品格
白杨树
以“白杨”为主题的名家画作
圣·雷米的白杨树/梵高1889
风中的白杨树/莫奈1891
白杨树/保罗·塞尚
白杨/吴冠中1976
联系课文,比较茅盾《题白杨图》的初稿和定稿。
任务三 比较《题白杨图》,理解礼赞之情
他十分热情地把我请到寓所,拿出一幅题名《白杨图》的水墨画请我鉴赏,解释道,这是他读了我的散文《白杨礼赞》后取其意而画的,希望我能在上面题几个字。我一时高兴,就信笔题了一首诗,曰:
后来这首诗正式发表时,我作了一些改动,并题名《题白杨图》。
——《茅盾回忆录·下》
“北方的佳树,挺立揽斜晖。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挤楠枋死,甘居榆枣俦。丹青留风格,感此倍徘徊。”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题白杨图(原稿)
茅盾
北方的佳树,挺立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挤楠枋死,甘居榆枣俦。丹青留风格,感此倍徘徊。
题白杨图(修改稿)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揽斜晖
如长矛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 !
——第7段
伟丈夫
好女子
题白杨图(原稿)
茅盾
北方的佳树,挺立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 楠枋 ,甘居榆枣俦。丹青留风格,感此倍徘徊。
题白杨图(修改稿)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 楠枋 ,甘居榆枣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揽斜晖
如长矛





你就党得它只是 ? 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 ? 你竞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 ? 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校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 ?
——第7段
难道
难道
难道
难道

北方的农民
哨兵
精神和意志
题白杨图(修改稿)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 楠枋 ,甘居榆枣俦。丹青 !
题白杨图(原稿)
茅盾
北方的佳树,挺立揽斜晖。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 楠枋 ,甘居榆枣俦。丹青 。
,感此倍徘徊
,愿与子同仇
留风格
标风骨




清新明朗,格调高昂
总 结
状物抒情,热情奔放
平易事物,蕴含诗意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