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单元检测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肖像(xiào) 勉强(qiáng) 解剖(pōu) 订正(dìng)
B.甲胄(zhòu) 锃亮(zhèng) 绯红(fēi) 诘责(jié) 杳无消息(yǎo)
C.粲然(càn) 佃农(diàn) 妯娌(zhóu) 扒手(pá) 丑陋可憎(zēng)
D.颔首(hàn) 粗鄙(bǐ) 无垠(yín) 匕首(bí) 恰如其分(fèn)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鬈发 祖藉 冥思暇想 正襟危坐
B.敦实 吹嘘 诚慌诚恐 广袤无垠
C.穹顶 燥热 含首低眉 筋疲力尽
D.一绺 托辞 郁郁寡欢 节衣缩食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一表人才,在众人间总是显得鹤立鸡群,让人不得不注意到他。
B.西装革履,一头油光可鉴的头发,带着满脸奉迎的笑容,不知怎么的,看到这人我就没来由的一阵恶心。
C.老师已经将这篇文章反复讲过,大家也完全读懂吃透,无可置疑了。
D.他参军入伍后便杳无消息,我失去了曾经最亲密的朋友。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但我这时恰逢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B.居里夫人一生的事业是持之以恒追求科学的一生。
C.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
D.藤野先生这个名字,对我们是不陌生的。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B.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C.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D.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系列问题都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加点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B.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傍晚,我们下榻于一家水边旅社。 远处,一只木船正徐徐朝我们驶来,那直立船头形似沈从文笔下祖父的老者,那蹲在老者身旁宛若翠翠的苗族姑娘,连同这酷似茶峒的古城,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中。
①尤其是那静静流淌的沱江,在落日的余晖映衬下,泛出金灿灿的光,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②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③推开窗户,尽目远眺,凤凰古城的风光尽收眼底。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本好书,可学的东西往往很多,想一下子全部学到手是不大现实的,最好的办法是每次读书都把思想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只从这一个方面_____、_____、_____,其余的暂且不管。
A.理解 吸收 思考 B.思考 理解 吸收
C.吸收 理解 思考 D.思考 吸收 理解
学校组织“戒烟宣传日”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中国烟民已超过 3 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 1/3,二手烟民更高达 7.4 亿人。每年约有 120 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 全球大约每 6 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 20 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 20~25 年。
——CCTV 新闻
【材料三】 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 从材料一、材料二的数据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2) 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回答问题。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 选文记叙了藤野先生和我交往的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对它们进行概括。
①
②
(2)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在此处的含义。
i 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
ii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3) 从对藤野先生的行为和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 、 、 的人。
从对藤野先生肖像的描写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 、 的人。
阅读《悬崖边的树》,回答问题。
悬崖边的树
林清玄
我读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由于对课外书及美术的热爱,我的初中生活一直过得迷迷糊糊,好像一转眼就升上初三了。
就在初三刚开始不久,父亲把我叫去,说:“像你这样的成绩,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我看你初中毕业不要去高雄参加联考了,你去台南考。”我当场怔在那里,因为在我居住的乡镇,所有的孩子都是参加高雄联考,去台南考试,无异就是放逐,连在乡镇里的旗美高中也不能考了。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自己一个人跑到台南去考高中,放榜的时候发现考上了一个从未听说过的高中——私立瀛海高中。
瀛海高中刚成立不久,是超迷你的学校,每一年级只有三个班,整个高中加起来只有三百多人。学校在盐分地带,几乎可以用“寸草不生”来形容。土地因为盐分过高,一片灰白色。学校独立于郊野,四面都是蔗田和稻田。记得入学注册时是爸爸陪我去的,他看到那么简陋的校舍和荒凉的景色,大吃一惊,非常讶异地问我:“你怎么会考上这种学校?”
由于学生很少,大部分的学生都住校,我也开始了离家的生活。住在学校时认识了许多死党,加上无人管教,我的心就像鸟飞出笼子一样,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课外书,画画和写文章。每到假日,我就跑到台南市去看电影、逛书店。我的高中生活大致是快乐的,除了功课以外。学校的功课日渐令我厌烦,赤字一天一天增加,到高一结束时,有一大半的功课都是补考才通过的。这时,我暗暗地准备辍学或转学,当我把这想法告诉爸爸,他气得好几天不和我说话。有一天,他终于开口了:“你再读一学期,真的不行,再转回来吧!”
升入高二,我们换了导师,是一位七十岁的老头,听说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因为在省中退休,转到私校来教。他就是后来彻底改造我的王雨苍老师。
开学不久,他叫我去他家包饺子,然后告诉我:“你在报纸上的文章我看过,写得真不错。”这是第一位确定那些文章是我写的老师,以前的老师都以为只是同名同姓的人。然后王老师告诉我,他从事教育工作快五十年了,学生的素质他差不多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之所以退而不休,转到私立学校教书,不只是因为兴趣,也是为了寻找沧海遗珠。吃完师母的饺子,告辞的时候,王老师搂着我的肩膀说:“你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来找老师谈谈。林清玄,你不要自暴自弃呀!”我从未被老师如此感性地对待,当场就红了眼睛。
接下来就像变魔术一样,我把一部分的心力用在课业上,功课虽然不好,也还在及格边缘。由于王老师的鼓励,我把大部分心力用在写作上,不仅作品陆续发表在报纸杂志上,还连续两次得到全台南市中学作文比赛的第一名。这使我加强了对自己的信心,也更坚定了日后的写作之路。不管是写作文还是周记,或是发表在报上的文章,王雨苍老师总是仔细斟酌、修改,与我热心讨论,使我在升学至上的压力中还有喘息的空间。渴望成为作家的梦想,在我的高中生活中,犹如大海里的浮木,使我不致没顶。王老师则是和我一起坐在浮木上并为我导航的人。在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不再对前途畏惧了,虽然大学的考试一直不顺利,但是我知道,我的写作不会再被动摇了。
一直到现在,我只要想起中学生活,王雨苍老师那高大的身影、红润的双颊就会在眼前浮现,想到他最常对我说的:“你一定会成功的,不要自暴自弃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王老师寻找的沧海遗珠,但我知道好老师正如同悬崖边的树,能挡住那些失足坠落的学生。
现在时空遥隔了,老师的魂魄已远,但我仿佛看到在最陡峭的悬崖边,还长着翠绿的大树。
(选文有删改)
(1) 简述王雨苍老师改造“我”的经过。
(2) 品析语言,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和加点词语。
i 王老师搂着我的肩膀说:“你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来找老师谈谈。林清玄,你不要自暴自弃呀!”
ii 王老师则是和我一起坐在浮木上并为我导航的人。
(3) 你认为王雨苍老师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 简析以“悬堂边的树”为题的妙处。
写作。
袁隆平院士曾经说:“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请以“我心中有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字数在 600~800 之间。
答案
1. 【答案】C
2. 【答案】D
3. 【答案】C
4. 【答案】C
5. 【答案】D
6. 【答案】D
7. 【答案】A
8. 【答案】B
9. 【答案】
(1) 中国烟民队伍庞大;由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很多;吸烟减短人的寿命。
(2) 示例:注意,吸烟会导致致命肺部疾病,珍惜生命,早日戒烟!
10. 【答案】
(1) ①藤野先生为“我”添改笔记。
②藤野先生帮“我”改正解剖图。
(2) i 那个时候。
ii 不细致,不讲究。
(3) 关心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术极其严谨;严肃;简朴
11. 【答案】
(1) 王老师邀我到他家包饺子,肯定、鼓励我;对我的文章,王老师仔细斟酌、修改,与我讨论,使我坚定了走写作之路。
(2) i 这句是对王老师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搂”表达老师对学生的喜爱之情,“你不要自暴自弃呀!” 饱含殷切期望,表现出王老师和蔼可亲、关爱学生的形象特点。
ii “导航”是引导航向的意思,指在我追逐梦想的过程中,王老师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没有迷失自己,可以看出他善于引导学生,教学有方。
(3) 王老师退而不休,到私立学校教书,是为了寻找沧海遗珠,可以看出他教书以培养人为己任,热爱教育事业。
王老师邀请我去他家包饺子,热情鼓励我,可以看出他和蔼可亲,关爱学生。
王老师是第一位确定报纸上的文章是由我所写的老师,可以看出他充分信任学生。
王老师仔细斟酌修改并和我热心讨论我的文章,可以看出他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以上答案,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4) 标题“悬崖边的树”,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出王雨苍老师挽救了濒临失足坠落的“我”;与结尾呼应,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王老师的赞美、敬佩、感激之情。
12.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