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杨礼赞 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白杨礼赞 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7 12: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八年级 上
15.白杨礼赞
看了西北黄土高原上白杨树的图片,请你谈对这些树的认识。
导入新课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就把视线投向了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创作了散文《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就是“礼赞白杨”,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第一课时
15.白杨礼赞
茅 盾
学习目标
1、 理解注解及“读读写写”的字词。
2、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
结构层次。
3、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是他的笔名。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等。有《茅盾全集》行世。
作者简介
这篇散文写于1941年,当时中国人民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相持阶段。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的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鼓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了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写作背景
一、速读课文,标示段序,圈点出需要积累的词语。
主宰( ) 倦怠( ) 倔强( ) 虬( )枝
秀颀( ) 刹 ( )那 倔( )头倔脑 晕 ( )圈
恹恹( ) 婆娑( ) 百折不挠( ) 外壳( )
坦荡如砥( ) 旁逸( )斜出 潜滋( )暗长 地壳( )
大毡( )子 纵横决荡
无边无垠( ):
不折不挠:
伟岸:
傲然:
力争上游:
自主学习
没有边际;形容范围无限广阔。
zǎi
dài
juéjiànɡ
qiú

chà
juè
yùn
yān
suō
náo




qiào
yín
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①(身材)高大挺拔。②高明卓异。
①高傲地。②有时用褒义,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
努力奋斗,争取先进。
zhān
二、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1、解题
自主学习
(1)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2)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2、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尤其象征了……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二、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自主学习
3、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有什么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有哪些?
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开篇点题,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二、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自主学习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开门见山(或开篇点题)
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抒发感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点明全文线索
4、思考:这些语句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 文章结构上有何特点
“白杨树的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也是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形成呼应。
首尾照应。
三、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
第五部分( ):
自主学习
1
开篇点题,直抒胸臆(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
2-4
展示背景,突出主体(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5-6
具体描绘,倾情赞美(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外形,揭示其不平凡的内在气质)。
7-8
揭象征意,点明主题(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直接点明其象征意义)。
9
照应开头,深化中心(对比楠木,再赞白杨,呼应开头)。
一、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达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合作探究
白杨树
不平凡
内在气质
外部形态
生长环境
二、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不平凡?
合作探究
生长环境
“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写其色彩
写其辽阔
写其平坦
雄壮
伟大
作者在写黄土高原的“雄壮、伟大”时为何还要点出其“单调”呢?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雄壮、伟大”
白杨树的不平凡
黄土高原的“单调”
白杨树带给人的惊喜
衬托
正衬
反衬
不平凡
作者感受
三、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白杨树而要从黄土高原写起?
合作探究
1、展现了白杨树不寻常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
2、暗写了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揭示了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为全文做铺垫!
1.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