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请以军礼见 B. 使人称谢 C. 壁门士吏 D. 若儿戏耳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军霸上 上自劳军 B. 介胄之士不拜 不闻天子之诏
C. 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D. 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 B. 已而之细柳军 军霸上
C. 上自劳军 居无何,上至 D. 以军礼见 以备胡
5.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匈奴大入边:大规模; 见日出入时大 , 日中时小也:大,与小相对
B. 军霸上:驻军; 军中闻将军令:军队
C.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派遣
D. 已而之细柳军:到; 介胄之士:的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第1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周亚夫戍边将领的身份摆出,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 周亚夫是文章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C. 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 皇帝最后迫于周亚夫的军威,不得已“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都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居无何
③按辔徐行
④旦日 , 客从外来
⑤于是入朝见威王
⑥成礼而去
A. ②③④ B. ①③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的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二、填空题
9.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军士吏被甲________
②天子且至________
③居无何________
④将军约________
⑤按辔徐行________
⑥介胄之士不拜________
⑦天子为动________
⑧其将固可袭而虏也________
10.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11.文学常识填空。
《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三、综合题
12.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班级拟开展以“见面有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参加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1)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中国古代礼仪的两个特点。(每个特点限用四字回答)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记录礼仪制度的书籍。书中这样说:“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打猎,但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古籍《养蒙便读》也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叫。”《礼记》中还记载:“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就是说交往要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算有礼,所以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好意;同时,古人认为,往来之礼应适度,要通过适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特点: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马龙·白兰度为什么行拱手礼。
(材料一)
马龙·白兰度是美国的影坛巨星,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演员之一。1998年,葛优在美国拍摄电影,通过介绍,他见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葛优回忆说,当时马龙·白兰度已经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我们一见面,他就用中国的礼仪,对我抱拳作揖,这让我吃了一惊。
(材料二)
拱手礼也叫作揖礼,是同辈人见面时采用的礼节。行礼时,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这种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拱手礼在西周时就开始使用,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散发着典雅的气息,也符合现代卫生的要求。很多礼学专家认为,拱手礼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礼节。近年来,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喜欢行拱手礼。
原因:________
(3)下列关于礼貌用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初次见面称“久仰”,好久不见称“久违”。
B.求人原谅称“包涵”,求人方便称“借光”。
C.受人之礼称“笑纳”,赠人书画题“惠存”。
D.客人到家称“光临”,归还原物说“奉还”。
四、文言文阅读
13.判断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是否相同,并分别写出含义。
(1).①至霸上及棘门军
②军中闻将军令
(2).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②天子为动
(3).①至霸上及棘门军
②天子先驱至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本文选自《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上自劳军________
②天子先驱至________
③天子且至________
④持兵揖________
⑤使人称谢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课文标题是“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6)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B
3. D
4. C
5. C
6. D
7. D
8. C
二、填空题
9. 同“披”,穿着;将要;经过;规定;缓慢;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感动;必,一定
10. 符节;节日;营垒;墙
11. 司马迁;西汉;纪传
三、综合题
12. (1)(示例)①尊敬老人;②礼尚往来(交往对等,往来适度)
(2)①拱手礼是同辈人见面时用的礼仪,马龙·白兰度用这种自谦的形式表示对葛优的敬意。②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礼仪,马龙·白兰度以此来表达对中国的尊重和敬仰。
(3)C
四、文言文阅读
13. (1)判断:不同。含义:①军营;②军队。
(2)判断:不同。含义:①作为;②被。
(3)判断:相同。含义:到。
14.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慰问,犒劳;先行的卫队;将要;双手抱举行礼;告知
(3)①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②于是,皇上便派遣使者拿着付杰去诏命周亚夫将军。
(4)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5)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6)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