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长江美景学河流地貌 以长江为例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

文档属性

名称 览长江美景学河流地貌 以长江为例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15 13:1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 李双利
5
1
4
3
2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感悟
教学过程
河流
堆积地貌
侵蚀地貌
位置
地貌类型
河谷的演变
侵蚀方式
河谷形态
知识与技能
掌握河流侵
蚀的主要类型
及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理解
河流堆积地貌
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提高提炼信息、分析理解归纳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流水侵蚀作用
的三种形式及
其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教学难点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教 学 过 程
引导
自主
合作
探究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1
回归课本
自主归纳
2
布置作业
提升能力
3
虎跳峡
三峡
荆江
上海
课前准备
学生
活动分组:虎跳峡组、三峡组、荆江组、长江入海口(上海)组
活动任务:搜集资料,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
教师
1、河谷的形态有什么特点?
2、河谷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图片导入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但各段的河流两岸的地貌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小实验:模拟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
观察: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流水侵蚀作用
作用形式 概 念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创设情景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一)
资料展示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一)
代表发言
板书(板图):
下切侵蚀
河谷加深
”V”字形河谷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一)
有人说:“经历数万年的时间后,虎跳峡可能不再
位于目前的位置了。”你认为可能吗?如果可能,
会沿河道哪个方向移动,上游还是下游?
拓展探究
补充资料
黄果树瀑布是一座活着的瀑布,从它诞生的那一
刻起,就在流水的溯源侵蚀,一步步缓慢地后撤,画面下部的两道坎就是黄果树瀑布一步步后撤留下的脚印。据说,黄果树瀑布已经有过三次强烈的变
迁,后撤距离长达250多米,退到了现在的位置。很难想像,再过若干年,我们看见的黄果树瀑布又
会在什么位置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一)
板书:
溯源侵蚀
河谷向源头延伸
河谷延长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二)
资料展示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诗歌欣赏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二)
代表发言
板书:
水流急
下蚀作用
河谷不断加深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二)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因位于长江干流
三峡河段而得名,坝址位于西陵峡中的三斗坪镇。三峡大
坝建成后,三峡水电站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试分
析三峡大坝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
(1)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峡谷地段,河谷深而窄,建坝工程量小。
拓展探究
创设情景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三)
资料展示
荆江河段是长江自湖北
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城
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
公里,而直线距离只有
185公里长,河流弯曲程
度世界罕见,素有“九曲
回肠”之称。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三)
板书(板图):
侧 蚀
河谷拓宽
河道弯曲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凹岸


代表发言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三)
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
建货运码头?
A岸:凸岸,流速慢,泥沙淤积,河床浅
B岸:凹岸,流速快,流水侵蚀,河床深,适合建码头
拓展探究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四)
资料展示:
长江三角洲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四)
板书(板图):
侧蚀
河谷宽广
堆积
河床平坦
河口三角洲
代表发言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展示(四)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三角洲会产生什么影响?
泥沙含量减少,
三角洲的面积会缩小
拓展探究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流水
速度下降了,泥沙发生了堆积。长江还有哪些地区水流速度可能下降,从而形成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
洪(冲)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
河流流出山口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堆积地貌
河流中下游地区
发育
基础练习
根据所学内容,梳理归纳知识点完成基础练习。
长江沿岸地貌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作用力 上游 中游 下游
侵蚀
对河谷形 态的影响
堆积
回归课本 自主归纳
河谷的演变
a
b
c
河谷发育阶段 主要侵蚀方式 河谷形
态特征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提升能力
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但地处非洲赤道地区,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刚果河入海处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为什么?试加以分析。
问题研究
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精心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进行知识的梳理、方法的提炼,从而在这种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思维的科学性。
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体
合作探究为手段
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通过各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地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件设计:李双利
课件制作:李双利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