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专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专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19:0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 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 4题每句1分, 第5题每小题1 分,第6- 8题每题2分)
1. 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使至塞上》中“ , ”两句以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4.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乐景来反衬诗人悲情的诗句是: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 ”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1)“虬枝”中“虬的读音是
(2)“婆娑”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
A.盘旋舞动的样子
B.枝叶扶疏的样子
C.眼泪下滴的样子
D.动作优美的样子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6.“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经完全溃不成军,军心焕散”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 ”改为“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个硕大的银盘。
B.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C. 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赏羽衣的纯洁天使
D.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8.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拓号里。
(1)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2)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平 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
(3)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 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0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麟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本文作者是 (人名),是 朝齐梁时人。(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11. 分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1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句是从哪两种视角来写山之高、水之净的 (2分)
13、“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赞叹山水之美,同时传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 16题。(5分)
张无垢勒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跌之迷隐然,至今犹存。
4.“张无垢谪横浦”中“谪”的意思是 (1分)
1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16这个故事叙述张无垢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方面的例子。(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 -20题。(16分)
妈妈的额头
蒋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 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余从疲劳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项,解开心头的热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 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要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林。然而岁月勿勿,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抚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 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水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学,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 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17. 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4分)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19. 结合文章内容,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锦长。
20你认为文中的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4 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3题。(9分)
冬虫夏草
①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②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 选菜青虫就不行吗 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菌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
③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④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 虫体环境”。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 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
⑤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波雪自白。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动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 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
⑥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⑦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出夏草的生长。 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出夏草的生长。根据科学考察, 冬出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⑧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⑨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 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来必能说是好。
⑩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
(选文有删改)
2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冬虫夏草形成的必要条件。(2分)
22.文中第⑨段加点的词语“迄今为止”能否删掉 为什么 (3分)
23. 清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种说法科学吗 为什么 (4 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4.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1分)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 (《西游记》)
B.张飞一一刮骨疗毒(《三国演义》)
C.鲁滨逊——孤岛求生(《鲁滨逊漂流记》)
D.祥子一一在烈日和暴雨下(《骆驼祥子》)
(2)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三打白骨精”成为中国文学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B.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精心刻画了祥子这个勤劳、朴实、憨厚的下层劳动者形象。
C.《红星照耀中国》 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西游记》是我国最成功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博大的想象空间,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3)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出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 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段的内容。(1分)
②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螳螂有怎样的生活习性。(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5. 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写段宣传文字,以激发全校师生参与活动的激情。(不少于 100字)
材料一: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强书写的美感,增进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材料二: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为历代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材料三:王羲之的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籍,飘逸而端庄。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王羲之书法大多是后人草写、勾填的,或者从石刻上拓下来的。
(二)写作(50分)
26.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听那动人的声音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 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 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行款格式规范。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
参考答案:
一、1、山山唯落晖
乱花渐欲迷人眼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qiú
B
那么
[解析] (2)因为形容的是白杨,所以答案当为“B"。
(3)假设关系,关联词后有逗号,填“那么”。
6、焕,涣
[解析]“涣”,流散,离散;“焕”,火光。
7、D
[解析]试题分析:D项设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D项是拟人。
8、(1)A (2)C (3)D (4)B
【解折】春联描写春的景象,抒写美好愿望。婚联表达对新人的积福;挽联哀悼死者。行业联有行业特征。
二、9、陶弘景,南
(1)消散 (2)坠落
11、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开头段作用的能力。开头段的作用:结构上:总领全文(中心句)、引起下文、呼应标题、前后照应、铺垫、伏笔、倒叙。再看内容上是否点明主旨、设置悬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和后文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侧面衬托。然后再回答:写出了事物外在的特点或状态,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品质、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生活道理,反映了社会现实。(横线部分有几条写几条)
全文写“山川之美”,因此点明中心,统领全文。抒发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12、俯视和仰视两种视角。
[解析]写景视角:俯视、仰视、平视。
13、围绕“热爱自然、归隐山林”回答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可以联系五点来揭示文章主题: ①背景、作者②人物。③环境。④开头结尾段的议论抒情句。⑤写景散文要联系山水的特点。关键词:仙都。
古代官吏降职远调
每天天将亮时,(他) 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依靠着晨光读书。
[解析]关键词:“昧爽"“辄”“就明”1分,句意1分。
16、略。(提示:举古今中外勤奋学习方面事例即可。)
[解析]题干要求举出勤奋而有成就的人。
17、(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 (2) 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 (3) 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 (4) 母亲额头的皱纹; (5)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注意所有主体段落关于“妈妈的额头”的片断描写。答案要点在②③④⑤段。
18、“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一看修辞, 有修辞按修辞答;二看词语,注意赏析叠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叠词鲜明生动,副词准确鲜明,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形象);三看描写方法;四看写法,如果有写法,必须按写法作用答;五看句式(多个词的情况)是否有对称感、节奏感、音韵美;六看词语有无地方特色、幽默风趣、反语、双关的效果。所有的词类,都要答写出了事物外在的特点或状态,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品质、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生活道理,反映了社会现实。(横线部分有几条写几条)
“阳光灿烂”是比喻,结合妈妈当时的状态和情感来写即可。
1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比作“树林”,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方法的能力。初中生常见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间、借代、双关、反语。其中比喻、拟人、借代的修辞效果是形象生动;夸张、反复、对比的效果是突出表现事物特点;排比句式整齐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突出表现事物特点:对偶言简意丰,有文采;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双关含义深刻;反语,强化某种情感,或具有讽刺意味。无论何种修辞,都要写清楚内容上的效果。即写出了事物外在的特点或状态,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品质、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生活道理,反映了社会现实。(横线部分有几条写几条)
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句中关键词:“圈满了昨日的记忆” “不变情怀” “葱绿绝长”。
20、文中的妈是个关爱儿女、 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
我的感受: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遮风挡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和书写生活体验的能力。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思维角度如下:故事有很多情节(不一样的事), 情节当中又有很多细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答题时,要先看准这些情节和细节,然后针对这些情节和细节分析:①人或物本身是什么心理情感。②人物对别人(全文中所有人)的情感态度。③人物对生活、人生、自然、学业、事业、那段时光、家庭、故乡等的情感态度。④人物对国家、民族、社会、世界、宇宙的认识态度。⑤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文中妈妈的形象,主要是从妈妈对家庭、对生活、对亲人的情怀中表现出来的。“分享”要写事,要写感受。
21、有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冬虫夏草菌;适宜的环境。(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答案要点在②⑤⑦段。
22、不能。“迄今为止”限定时间,表示到目前为止。如果删掉会使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观念”将来也不会改变,表达不准确。(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常考词语:①表程度:特别、最、很、更、比较、相当、充分、一定、绝对等。②表范围:基本、几乎、许多、主要、极个别、之一、仅、只、至少、一般来说、大约、左右、上下等。③表时间:当时、至今、常常等。④表地点:在国内、国内外、国外、国际上等。⑤表猜测估计:大约、可能、左右、估计、也许。⑥表传闻、来源不确凿:据说、传言等。⑦表有根据、有依据的:据统计、据介绍、据测定、资料表明等。
“迄今为止”表示时间范围限定,表示到现在为止。
23、不科学。冬虫夏草属菌类,不可能变为虫;冬虫夏草菌所寄生的蝙蝠蛾幼虫已经死亡,不可能复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文中找答案即可。
(1)B
[解析] B项刮骨疗毒的是关羽。
(2)A
[解析] A项,倒拔垂杨柳的是鲁智深,三打白骨精的是孙悟空。
(3)主要记叙了螳螂捕食的情景。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例如: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
[解析]①概括段意可抓中心句(开头或结尾),可归总每句意思,可抓占段落中心地位的人、事、景、物、情、理。本段是描写段,占中心地位的是“螳螂”,写清楚它在干什么就行了。
②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概括动物习性,一要看作者的概括性词语,一要看选文中描写它的居住、食物性质、 捕食特点、行为习惯、繁殖等方面的特点。
三、25、示例: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东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其书法作品风格独特,代表作《兰亭集序》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弘扬民族书法文化,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学校举办以“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宣传文字”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写。
总的原则:明确宣传的目的。
(1)写清宣传对象的概念、在某个方面的地位、作用、意义。
(2)语言要准确、鲜明,不能模糊不清。
(3)力求简洁生动。
根据题干要求,以吸引同学们参加“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为目的。题干给出三个材料。分别说明研究书法的意义、王羲之的艺术成就、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可从这三个材料中摘取精华,略加增补即可。
2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1)审题时注意表现的对象是 “声音",它的特点是“动人”。可从“给人美好感受”或“声音里的正能量”角度立意选材。
(2)题干要求“任选角度”,我们最好选择材料的共同观点来写。材料的共同点是“德”。可以围绕“修身养德”来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