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二单元 测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 题每句1分,第5
题每小题1分,第6- 8题每题2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声色两方面勾画一幅激烈战斗场面,并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 , 。
4.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 (请进 送进) 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1)“芦荟”中“荟”的读音是
(2) 请在选文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3)语段中口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
A., B. 。 C. ; D. !
6.“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奥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中有字书写错误,应将“ ”改为“ ”。(法布尔《昆虫记》)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B.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C.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 可使烟民减少49000万,避免约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8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上联:
下联: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本文作者 ,是 (朝代)地理学家。(1分)
10.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青林翠竹/林寒润肃
C.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11.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两地之间的距离 (2分)
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表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2分)
13.本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3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5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4. “秦青弗止”中“弗"的意思是 。(1分)
1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6.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 20题。(16分)
破碎的美丽
乔叶
①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②我喜欢断树残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荒芜石阶点点青苔,也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柳败花残茎衰。这些破碎的东西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它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让位给别人的今天。
③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像它们的美丽。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的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这由圆满而破碎、由繁盛而落寞的生命过程中, 蕴合着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
④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灵魂才最美丽。
⑤我喜欢苍老的人记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英雄暮年时的忍痛回首,红颜逝去后的对镜哀思。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那些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释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 他才会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
⑥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平凡者的破碎泄露了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带给我们人生的梦想和启迪。
⑦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直接触动了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是沉默——那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感动啊!
(选文有删改)
17.作者在阐述破碎的美丽时,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4分)
18. 品读文章②③段,以我们熟知的“月缺”为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们是美丽的。(4分)
19. 如果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尼,你选择哪句 说说理由。(4 分)
①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②其实,人生哪一刻不美好呢 即使是残损;哪一刹那不该感激欢欣呢 即使是破碎。
20. 那些“优秀灵魂“通过文学作品和媒体走进我们的心灵。请你选择大家熟知的一个人物,描绘他(她)令你难忘的破碎之美。(4 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3题。(9分)
动物的忧伤
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③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 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 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④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⑤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⑦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⑧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⑨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21. 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 分)
第⑤-⑧段都依次说了哪些动物的寂寞情形 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呢 (3分)
23. 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 为什么 (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4.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
(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2 分)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疑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1分)
(3)说说《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是什么 (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07 年起,北京市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类似“与食(时)俱进”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将禁止出现在北京户外广告中。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或广告名称者,有关部门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北京市有关部门将联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从企业名称登记、广告宣传审批、交通指示牌、公交线路站牌等方面, 排查并消除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
材料二:从2008年开始,全国高考大纲在细微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语文学科的变化是: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
材料三: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精神,各省市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中小学写字教学指导意见。2008 年,海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是:小学阶段安排“天天练”,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10分钟的写字课,中、高年级可将钢笔字、毛笔字交替安排;初中阶段写字课以毛笔字为主,保证每周写字训练时间不少于1课时,并且每隔1天在下午安排15分钟的写作时间。
(1) 请任选其中一则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20字以内) (2分)
(2)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结合以上材料和社会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有关规范汉字书写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针对下面反方观点,请写出正方的辩论词。(4分)
反方:现在是计算机信息时代,在键盘上打字已经普及,有这样快而好的书写方式,我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 不如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提高计算机的操作上。
(二)写作(50分)
26.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邻居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
真诚,不仅是说出来的,更是要做出来的。体现在细节中的真诚,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真诚。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 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 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行款格式规范。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
参考答案
一、1、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漠孤烟直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huì (2)请进 (3)C
[解析] (1) (2)略。(3)前后两句并列,且每句中间有逗号。故选分号。
6、奥,懊
[解析]“懊恼”与心情有关,所以有竖心旁。
7、C
[解析) A项,“由于……为”造成缺少主语。B项,“加强”与“水平”不能搭配。D项,“避免……不因吸烟而死亡”不合逻辑。语意正好相反。
8、上联:夏荷翟清涟出淤泥而不染
下联:冬梅傲霜雪远群芳以无争
[解析)对联把握五个要点: (1) 上下联字数相同,对应的词性相同,对应短语类型相同(有时动词可对形容词)。(2) 意境相关。(3)上联有重字,下联对应处也应重字。(4) 三四声字(仄南)对一二声(平声)字。(5)上下联的字不得重复(个别如“之”除外)。注意搭配结果要与两种花的品格相符。
郦道元,北魏
A
对比、夸张的写法。突出了两地距离遥远,如此遥远的路程可一日到达,更突出了船行速度快的特点,侧面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写景散文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描写角度、感官角度、抒情方法、布局谋篇手法等。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侧面写船行之快,当然路程越长,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对比、夸张手法。为了突出水流急。
12、一是写出了三峡秋季凄凉、 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侧面表现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衬托的能力。侧面描写即是描写文章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以外的事物。作者要表现的主体是三峡的山和水,写天、日、猿、渔者都是侧面描写。
写猿鸣,一是表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二是渲染三峡秋天萧瑟、悲凉的气氛。
13、本文通过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读完本文,让我领略到长江三峡的雄奇秀美及母亲河长江所孕育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保护长江、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可以联系五点来揭示文章主题:①背景、作者。②人物。③环境。④开头结尾段的议论抒情句。⑤情节。
主旨关键词:壮丽山河。谈感想亦可从这方面谈。
不,没有
[解析]“弗”的义项:不,没有。
15、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解析]关键词“抚节”“遏”1分,句意1分。
16、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可以联系五点来揭示文章主题:①背景、作者。②人物。③环境。④开头结尾段的议论抒情句。⑤情节。
主旨关键词:学无止境、坚持不懈。
17、两个方面。(1) 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2)只有破碎的灵魂才最美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注意领起句。答案参考①一⑤段回答即可。
18、示例: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月缺”联想到“月圆”的美丽,从中品味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感受其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这也是一种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文中原文即可解答。答案在第②③段中找即可。
19、示例一:我选择第①句。这个句子借助花的美就在于破碎的事例,巧妙地点明中心,语言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
示例二:我选择第2句。这个句子连用两个反问句,告诉我们要体会生活的美好,对生活心存感激,深化了文章中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结尾段的作用和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1)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再看是否用修辞方法,用什么特殊的表达方式,再看是不是点明主旨、深化或升华主题、 与前文对比、侧面描写、设置悬念。再答写出了事物外在的状态,表现了事物内在的心理品质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道理,反映社会现实。(横线部分有几条写几条)
(2)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衬托人物什么性格。②烘托人物什么心情。③渣染什么气氛 (恐怖气氛、温馨气氛、欢乐气氛、喜庆气氛、宁静祥和气氛、悲凉气氛、悲壮气氛、喜悦气氛等)。④为后文写什么铺垫,⑤深化主题。 6与(前文或后文)对比。有什么象征义、奠定基调,设定环境氛围。再答写出了事物外在的特点或状态,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品质、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生活道理,反映了社会现实。( 横线部分有几条写几条)
第二句议论直接点明并深化主旨。
第一句环境描写,用象征手法点明并深化主题。
20、示例一:我永远忘不了梵高在《自画像》中逼视我们心灵的眼神。他是一个不能为世俗理解的画家,是一个用画笔担露胸襟的天才。他用灿烂的金黄色渲染火一般的激情,用漩涡般流动的天空暗示内心的躁动。他留给自己的是不幸的人生,留给世界的是永恒的美丽。
示例二: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中,涅莫夫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技惊四座。他征服了观众,却征服不了裁判。不公正的得分,引来了全场观众的愤怒。长达八分钟不满的嘘声像爱琴海的波浪淹没了赛场。此时,他重回赛场,面向观众深情地鞠躬,请求观众保持冷静。他的金牌梦破碎了,但他用宽容展现了体育之美, 展现了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解析]注意题干中“优秀的灵魂”及“破碎之美”的要求。
21、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不同句式表达效果的能力。各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整句( 排比句、四六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整散结合,句式有变化,有气势,有音乐美、错落美。长句,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短句,简洁明快,语势强烈;长短结合,有交错之美。主动动,强调施动者;被动句,强调被动者;感叹句,强化感情;反问句,语气强烈,引人思考;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双重否定句,强化肯定的意思;命令祈使句,语气强烈;前置句,强调前置内容;后置句,强调后置内容。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气不强烈,不能引人思考。
22、猴子、小鸟、鱼、昆虫。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顺序的能力。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 包括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低等到高等,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这些都是逻辑顺序。
题干中“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说明”问的就是怎样的逻辑顺序。
23、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答案在第⑤⑧段中。
(1)C (2)白求恩
(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解析](1)(2)略。(3) 要结合全书思想内容来理解“红星”的含义。
25、(1)示例:材料一:北京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材料二: 2008 年语文高考调整为每错一字扣1分;材料三:海南省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和训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可用句意归纳法(把材料中各句意思归纳一起)、抓中心句(抓段首段尾中心句)法、中心对象描述法(抓住占中心地位的人、事、景、物、情、理,说明它“怎样”)来概括材料信息。
材料一、材料二、可用“抓中心地位人、事、景、物、情、理法”来概括。
材料三可用“句意归纳法”概括。
(2)示例:主要说明社会上汉字书写和成语运用不规范的问题确实存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感想:规花书写和使用语言文字,不但是学校的大事,也是社会的大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
在三则材料中提炼观点, 重在“求同”。即“对象同、主旨同”。一要找到三则材科中共同说明的对象,二要分析三则材料共同的主旨。那个主旨,就是“说明的问题”。三则材料共同说明的对象是“汉字”,三则材料共同的主旨是“重视规范使用汉字”。感想可从个人、集体、国家角度谈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
(3)示例:虽然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这种方式确实快而好,但是从客观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汉字书写都能用计算机来操作,更重要的是汉字和汉字书法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那更是计算机不能代替的。我们决不能放松汉字规范书写训练,学习汉字书法,既可以提高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辨能力。
可以写一个小驳论文。确定自己的正确观点后,可以用事实、推理来证明反方观点不正确。
2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1)这个题目时、地、事、景都无限制,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都可以,只要“邻居”是主人公。主题反映正能量即可。
(2)写人记事的材料,可以围绕情节、人物、环境、议论抒情句来提炼文章的主旨,另外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
材料描述了鲁迅的真诚,结尾议论真诚。所以围绕“真诚”立意选材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