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20: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作业
2021—2022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 )子。黄的是土,未开垦( )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 )的语言的精华
A.驰 zhān kěn 炼 B.弛 zhān gěng 炼
C.驰 tǎn gěng 练 D.弛 tǎn kěn 练
2.对文章标题中“礼赞”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物风格 D.表示礼节性赞美
3.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4)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A.拟人 比喻 比喻 设问 B.比喻 拟人 比喻 反问
C.比喻 拟人 拟人 设问 D.比喻 排比 拟人 反问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平凡”这个词语是形容词。
B.“极普遍”中“极”是程度副词。
C.“力求上进”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D.“白杨不是平凡的树”中主干是“白杨是树”。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直抒胸臆,点明题旨——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领起全文。
B.第二段转写黄上高原的景色,与白杨树的关系不大,与赞杨白杨树“不平凡”的内容不协调,可以删去。
C.第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D.第七段先用欲杨先抑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填空题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______)
(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______)
(3)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______)
7.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蚕》等。
8.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①白杨树生存环境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杨树自身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杨树内在的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9.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10.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11.简要概括文段赞美高原“雄壮”、“伟大”的作用。
12.请找出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
13.作者有用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你觉得白杨树还可以象征我们身边的那些人物?请举一例并阐述理由。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白杨礼赞(节选)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4.《白杨礼赞》是一篇 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原名 ___________,字 ___________,作家、社会活动家。“礼赞”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②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①描写白杨树自然特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白杨树拟人特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17.阅读第④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①伟丈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②抗战军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笼子里的花
①遇见那只笼子的时候,正是春末,在我们小兴安岭深处,温暖才刚刚开始。我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崭新的叶,满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绿。那个笼子就在一棵树下不远处,竹制,底部已经散碎,直插入泥土里。它可能是曾经挂在树上,里面曾经困囿着一只美丽的鸟,然后忽然坠落,鸟儿飞向了高空。
②然后我看到笼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纤细柔弱,一阵风来都会摇曳得很剧烈。似乎有笼子的阻挡,它才不至于倒下。笼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鸟儿后,又有这样的一株植物自投罗网。植物没有翅膀,没有腿脚,也许这样的桎梏对它并没有什么限制,反而会是一种保护和陪伴。
③再次去那里的时候,已是半个月后。这一次,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此时草木已经繁茂,覆盖了天空也覆盖了大地。那个笼子几乎淹没于杂草间。笼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子栅栏的间隙钻出来,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像是它把笼子缠绕围困起来。
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觉得那个偶然的笼子限制了这株植物的生长,使它不能恣意于风雨之中尽情舒展。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已经蹿得老高,仿佛争相努力着,去抢从高树间泄落的阳光。
⑤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牵念。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山坡上笼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再见它时,已是十多天后。夜里一场雨悄悄地路过,把山色濯洗得清亮无比。踩着一地的微滑与松软,来到那棵树下,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发现那个笼子。
⑥用目光细细地梳理过去,才在一丛绿色中发现那个笼子。它比原来高了许多。那棵植物已经更高大粗壮,而且枝繁叶茂,像许多只臂膀,把笼子拖离了地面。笼子就像它腰间的一条短裙,被枝枝丫丫托举着,被密密层层的叶子遮掩着,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枝丫间结了许多细小的花蕾,向着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在风行雨过中,植物越发茁壮,而笼子却越发破败了。
⑦再次去的时候,那株植物的花儿已经竞相绽放,在林间斑斑点点的阳光下,花儿虽不十分鲜艳,但是攒攒簇簇,也很惹人注目。笼子依然可怜地吊在植物的身上,已经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缕芬芳。“笼里开花笼外香”,而此刻,花与香都在笼外。笼子破败无比,只是仗着一些细竹条勾挂在花枝上;一些花儿已经开败,可更多的花儿还在开放的过程中。淡香氤氲,让人几乎会忘了笼子的存在。
⑧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儿,终是打破了牢笼,在无人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美丽与芳香。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生活重复而匆匆,我的心刚刚伸出樊笼一角,便又收了回来,继续在尘世里辗转奔波。
⑨再次与那株植物相遇,已是秋日。也是无意间散步,就到了旧处。想起春夏里的种种,目光依然细细抚过熟悉的地方。那株植物依然存在,更高大了一些,叶片已经稀疏黯淡,花儿也早已谢落。那个笼子已经没有了踪影,我蹲下来,看着地上,笼子已散碎成一些竹条,半入尘埃,和它们在一起的,还有花谢后成熟脱落的种子。
⑩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
(来源:《意林》,有删改)
18.文章写了“我”和笼子及一株植物的几次遇见?第四次遇见时,作者看到的笼子和植物的状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19.第⑧段中“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句中的“心事”指什么?
20.请从修辞手法和写作意图两方面比较第④段划线句与链接材料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老舍)
21.请说说你对结尾段“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性学习
22.[人无信不立]古人云: “人背信则名不达”。诚信乃为人之本,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应当具有的美好品质。
(1)请你写出与诚信有关的一句名言
(2)小李每次写作业都会“借鉴”同学的答案,每次考试都会偷瞄同桌的试卷。老师提醒过几次,但小李觉得无所谓,他认为这些题目自己反正也会做,只是懒得做,更是否认自己偷瞄别人的试卷。请你以同学的身份来劝说小李改正陋习。
23.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资料收集)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名字,并简单概述。
(小组讨论)五位矿工在一次事故中,被困于井下,只有一个人戴着手表,他们约定每半小时报时一次。这个报时的人最初半小时报时一次,渐渐变成了四十分钟、五十分钟、一小时……他们终于等来了地面救援。这是否与诚信相悖?请说出你的探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B
6.比喻 拟人 反问
7.茅盾 沈德鸿 子夜 林家铺子
8.①白杨树赖以生存的不平凡的典型环境是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鲜艳的西北高原。 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它力求上进,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
9.不矛盾。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就是作者赋予它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美好的精神品格。
10.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肯定的是“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11.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12.力争上游 不折不挠
13.开放性试题。示例:白杨树还可以象征中国航天人,因为他们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埋头苦干,他们乐于奉献,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的奇迹。
14. 散文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怀着敬意地赞扬
15. (笔直) (挺立) (努力) (力争上游)
16.不矛盾。运用衬托的手法,用“极普通”来衬托白杨树的伟大。
17.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与挺拔 朴质,严肃
18.笼子:松松散散,破败无比。植物:花儿已经竞相绽放。
19.担心花会因为笼子的束缚而死亡。
20.第四段划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对比中突出了笼中花的孱弱。链接材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坡雪景的喜爱之情。
21.理解: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而希望与信心将永存。
感悟:在学习中,我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去解决,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总能战胜困难。
22.
(1)“人背信则名不达”。
诚信乃为人之本,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应当具有的美好品质。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言不信者,行不果。
(2)示例:小李,诚信乃做人之根本。我们应该坚持原则,越是小事就越要坚持原则。我们的作业应该自己独立完成,考试也要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样才能查漏补缺。而且很多题目你既然会做,就没有必要让老师和同学误会你是个不诚信的人,我们一起加油,做更好的自己。(围绕诚信的重要性来谈即可:例如指出偷瞄别人试卷是不诚信行为,不讲诚信会有什么后果,讲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