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五单元测试卷
语文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10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
得分
1. ( 2分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不力 原型 拔苗助长 B. 不利 原形 拔苗助长
C. 不利 原形 好高骛远 D. 不力 原型 好高骛远
2. ( 2分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①⑤④③② B. ①②④③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④③⑤
3. ( 2分 ) 下列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猫》选白《郑振铎选集》,郑振铎是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 《狼》选自《聊斋志异》,其意在告诉人们只要敢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C. 《猫》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D. 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
第Ⅱ卷 主观题
阅卷人 二、默写(共1题;共4分)
得分
4. ( 4分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 ____。(《论语·雍也》)
(2)树木丛生,___ _____。(曹操《观沧海》)
(3)乡书何处达?___ 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杨花落尽子规啼,__ 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阅卷人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得分
5. ( 5分 )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根据材料概括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
材料一:1月10日,连续的微风天气,使北京遭遇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监测后首个严重污染日。1月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直到15日,一场小雪带着西北风,才吹走了笼罩京城六天之久的浓霾。1月23日,令人厌恶的雾霾又一次降临。
材料二: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阅卷人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6分)
得分
6. ( 6分 )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反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上面选段出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或哪一回)?
请结合小说情节说说孙悟空的人物特点。
阅卷人 五、综合题(共1题;共6分)
得分
7. ( 6分 ) 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关爱动物”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
(1).实践活动一:调查了解。
为了调查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同学们决定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如果你负责这次调查表的设计,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A.调查目的:
B.调查形式:走访
C.调查问题:① ;②
(2).实践活动二:拟写广告。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深感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够,认为应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家都加入到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如果让你来拟写这则公益广告,你打算怎样写呢?(字数不超过25个字)
阅卷人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8分)
得分
8. ( 8分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止有剩骨________
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目似瞑,意暇甚”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了狼的狡猾。
阅卷人 七、诗歌鉴赏(共1题;共6分)
得分
9. ( 6分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阅卷人 八、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9分)
得分
10. ( 1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马①雄风
周涛
①有一次我碰上伊犁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一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短暂暴雨的吆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忙乱得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驹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儿,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他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他的喊声像一块小石片扔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②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也看不见了。
③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狮、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④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他的庄园里说托尔斯泰“大概您在什么时候当过马”,因为托尔斯泰不仅爱马、写马,并且坚信“这匹马能思考并且是有感情的”。它们和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民族英雄一起被铸成铜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
⑤过去我只认为,只有《静静的顿河》才是马的史诗;离开伊犁之后,我不这么看了。瞧瞧我们伊犁的天马吧,这些被古人称为骐骥、称为汗血宝马的英气勃勃的后裔们,日出而撒欢,日入而哀鸣。它们好像永远是这样散漫而又有所期待,这样原始而又有感知,这样不假雕饰而又优美,这样我行我素而又不会被世界淘汰。成吉思汗的铁骑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六根棍马车中为一种代步工具已被淘汰,但是马却不会被什么新鲜新意儿取代,它有它的价值。
⑥牛从挽用变为食用,仍然是实用物;毛驴和骆驼将会成为动物园里的展览品,因为它们只会越来越稀少;而马,车辆只是在实用意义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它从实用物进化为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恰恰开始了。
⑦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有好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铜车马到唐太宗的六骏,从马踏飞燕的奇妙构想到大宛汗血宝马的美妙传说,从关云长的赤兔马到朱德总司令的长征坐骑……纵览马的历史,还会发现它和我们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着。这也难怪,骏马与武士与英雄本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呢,彼此作用的相互发挥、彼此气质的相互补益,曾创造出多少叱咤风云的壮美形象?纵使有一天马终于脱离了征战这一辉煌事业,人们也随时会从军人的身上发现马的神韵和遗风。我们有多少关于马的故事啊,我们是十分爱马的民族。至今,如同我们的一切美好传统都像黄河之水似的遗传下来那样,我们的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那种“龙马精神”就在伊犁的天马身上——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⑧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了吧。
(有删改)
【注】①天马:新疆伊犁盛产的良种马。
第③段“将使我终生受用不尽”的是什么?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马驹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儿,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
(3)理解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4)从文章构思的角度简述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11. ( 9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的?
(2)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3)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阅卷人 九、写作题(共1题;共40分)
得分
12. ( 40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要总以为远方才有风景,其实风景无处不在。我们往往在行色匆匆中错过许多动人的风景,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观察,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去欣赏,用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感悟,就会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风景就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B
二、默写
4.【答案】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百草丰茂
(3)归雁洛阳边
(4)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语言表达
5.【答案】 燃煤、用油、钢铁、水泥业等产生的污染排放及微风天气。
四、名著导读
6.【答案】 (1)作者是吴承恩。出自《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或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2)“大闹天宫”突出孙悟空桀骜不驯、勇于反抗的性格;“三借芭蕉扇”突出他足智多谋、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性格;西天取经路上降妖伏魔表现了他疾恶如仇、机智勇敢、信念坚定、责任心强的特点。
五、综合题
7.【答案】 (1)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本地区主要有哪些野生动物?;地区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关心你身边的朋友吧!
六、文言文阅读
8.【答案】 (1)仅,只;看,视;挖洞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D
七、诗歌鉴赏
9.【答案】 (1)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2)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八、现代文阅读
10.【答案】 (1)①雄浑的气势;②奔腾的力量;③进取的精神;④崇高的感情;⑤力与美的巧妙结合。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马驹跟着母马奔跑时的情状。
(3)天马日常状态是“日出而撒欢,日入而哀鸣”,看似散漫、原始、不假雕饰和我行我素;但它们始终知道自己是英雄的后裔,始终期待着能像祖先一样驰骋疆场,在奔腾中展示雄浑壮阔的力量和神采飞扬的生命气息。
(4)由上文单纯写天马过渡到写“马文化”,并为下文写“龙马精神”做铺垫。
11.【答案】 (1)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蟋蟀的出世过程的。
(2)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3)“监视”是指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指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的特点,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燃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燃蟀出世时的欣喜之情。
九、写作题
12.【答案】 【参考例文】
风景就在身边
人生如同一条长长的道路,当你匆忙地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时,你可曾注意到身边迷人的风景?而当你静下心来,静静地欣赏人生中的风景时,你会发现生活中的风景无处不在。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
善良之景
公共汽车上,乘客满座,我静静地站在车窗边,欣赏着玻璃窗外飞逝的景色。到站了,公共汽车“吱”的一声停了下来,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奶奶颤巍巍地走了上来,抓着扶手喘气歇息。我很想帮助她,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老奶奶,您坐我这里吧。”我循声望去,一个留着长长的辫子、眼睛清澈如水的女弦子正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奶奶往座位走去。
这一刻,我看到了善良之景。
守信之景
我站在书店的书架旁,静静地阅读。突然,大雨毫无预兆地倾盆而至,在地上、玻璃上、屋顶上演奏着一曲欢快的交响乐。这么大的雨,让街道上喧哗的人群瞬间散去。不经意间,眼睛扫过一直在门口等待的女孩。我想,她等的人应该不会来了吧?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一个眼睛亮如夜中星辰的女孩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连声道歉:“对不起,我迟到了”“没关系,你来就好了。”“约好的就不会失约的!”两个女孩子会心地笑了,笑容是那么灿烂。
这一刻,我看到了守信之景。
勇敢之景
我在菜市场里买菜。突然,一个声音从前方传了过来:“抓住他,他是小偷!”我循声望去,一个青年正追赶着一个逃跑的小偷。青年身手敏捷,很快追上了小偷,循声赶来的人群很快就将小偷制伏。青年将被偷的钱包还给失主,人们纷纷把赞扬的目光投向了青年。
这一刻,我看见了勇敢之景。
美的风景无处不在。美的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