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课件(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课件(共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9 17:48:22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漂流的
“第八大陆”
洋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利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学习目标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2、类型(按性质分):
暖流的水温是否一定比寒流高?
暖 流
寒 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会比加那利寒流温度高?
A
B
北大西洋暖流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2、类型(按性质分):
暖 流
寒 流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 水温高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2、类型(按性质分):
暖 流
寒 流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 水温高
(一般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一般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洋流的分布
冬季风
夏季风
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8
0
洋流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海洋
海洋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陆地
陆地
盛行风、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
海洋
海洋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陆地
陆地
在盛行风的影响下,全球海洋表层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海洋
海洋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陆地
陆地
大洋环流会对地理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利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
2、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学习目标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容易形成大渔场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秘鲁渔场
上升流影响
顺流航行可加快速度
寒暖流交汇处常有海雾和浮冰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40°
1492年 37天
1493年
20天
郑和下西洋最好哪个季节出发?哪个季节返回?
冬季
夏季
海雾
对海上航行不利
泰坦尼克号
海冰
给海上航运带来威胁
利:污染物稀释
弊:扩大污染面积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我国部分民众担心我国沿海盐场遭受污染,一些地方出现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日本核泄漏会影响到我国沿海吗?
福岛
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气 候 全球影响 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球)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大陆沿岸 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环境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厄尔尼诺现象
干旱少雨
湿润多雨
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沃克环流
多雨,洪涝
干旱少雨(共28张PPT)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4.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一. 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3.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
4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新疆
江南
水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方式
千岛湖——面积5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4.7%,空气质量指数一级,常年水温12摄氏度,富含天然的钾、钠、钙、镁、偏硅酸等矿物元素。属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
丹江口——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745平方公里,具立体生态系统特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保护区,第四纪长白山火山群造就了中国最好的水源,取水口错草泉日涌量达三万五千吨,并按国际标准建立水源保护区,周围10平方公里无人居住。
万绿湖——华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98%,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一级,水质达到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可直接饮用。
长江上游自然环境保持最好的流域,赤水河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酝酿了茅台、董酒、习酒、郎酒、潭酒、怀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被称作”美酒河”。
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达几万吨。
醋文化从商周开始,经历历史长河,源远流长。现已形成年产保宁醋三万吨的生产能力,并以调味型、保健型、饮料型三大系列的各级保宁醋、保健醋、醋酸营养液、醋酸饮料等50多个品种供应市场,年产销额达7000多万元
酿造保宁醋的水源取自这口松华古井
其引松华井水,用明清古方所生产的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活动: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
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不适合(水资源缺乏)
开源:海水淡化;
节流:采用滴灌技术,回收城市污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科技提高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能力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3.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影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黄河断流
年份 断流天数
  70年代 9天
  80年代 11天
  1991年 82天
  1992年 61天 
  1993年 75天
  1994年 121天
  1995年 122天
  1996年 136天
  1997年 227天
  1998年 142天
  1999年 42天
气候——干旱、半干旱
地上河
灌溉用水量大
流域人口猛增,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上升。
水资源浪费严重
上、中、下游缺乏统一管理
(1)自然原因:
淡水总量有限,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
(2)人为原因:
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
②水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
③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小。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形成原因
2、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节流(共34张PPT)
课标导读
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构成,知道陆地水体的类型,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理解)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意义。(绘图、重点)
3.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相关地理现象。(难点)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从存在形式上看
固态
液态
气态
1.水体的分类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陆地水体包括:
河流水
湖泊水
生物水
地下水
冰川水
自主梳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内涵
(1)组成
分布最广
液态水
高纬
(2)特点(性质):连续但 。
不规则
2.水体的类型及特征
水体 特征
. 数量最大,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陆地水 包括 、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大气水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海洋水
河流水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思考:1、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长江属于哪一类水体?
思考:2、读上图分析长江流域包括哪些种类的陆地水体?
2.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大气降水
冰川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生物水
1.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A:降水量的多少
B:降水季节分配
C:降水年际变化
多雨季节
雨水补给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影响因素
补给季节
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
降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A:太阳辐射;B:气温变化;C:积雪和冰川储量
主要在夏季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东北地区
A:气温高低、B:积雪多少
C:地形状况
春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
4
7
10
12
200
(月)
流量(立方米)
100
0
300
400
500
600
700
2
3
5
6
8
9
11
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
东北
春汛
夏汛
积雪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冰雪融水----冰川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 。
气温
西北地区
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对长江干流有何影响?
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
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洪峰,在枯水期可以为
沿岸提供生产生活水源。
洞庭湖
鄱阳湖
削洪补枯
1998年荆江的最高洪水位超过海拔45米,而江汉平原的一般地面高程是海拔30米,最低处只有海拔20米。即使在枯水冬季,有些河段堤外江水水位明显高于堤内的田地、房屋,从而使荆江某些河段也变成了地上河。
万里长江 险在荆江
2.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大气降水
冰川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单向补给
陆地水源的主要补给形式
【答案】 (1)C (2)B (3)D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如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水、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水
典例剖析
1.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哪
一地区的河流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2.该河流4、5月份的汛期的形成原因是
A.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
B.春雨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C.地下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D.山地永久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读我图某地区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2题。
3.[2012年课标卷]图1.2-4-3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D
C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
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五个环节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雨、水分下渗、径流
1、含义:
3.类型及主要环节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①蒸发、② 、③降水、④ 、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⑧蒸发、⑨ 、③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植物蒸腾
水循环的分类
类型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发生 领域 海洋和 陆地之间 海洋和海洋 上空之间 陆地和陆
地上空之间
循环 过程 示意
(1)类型:图中A表示    循环,又称    ,B为    循环,C为    循环。
(2)环节:图中①   ,②   ,③    ,④    ,⑤    ,
⑥地下径流,⑦   ⑧    。
1、下列现象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A、登陆台风 B、未登陆台风 C、塔里木河 D、海上降水
2、下列地理现象中,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    )
①长江径流东流入海 ②塔里木河水分蒸发
③内蒙古西部草原上的植物蒸腾  ④青海湖水分的蒸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上内循环都具有的环节是 (  )
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 
C、蒸发、蒸腾、径流和降水
D、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B

4、水循环的意义
(1) 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2) 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
(4 )水循环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活动:
(1)人类能够控制的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
(3)黄河流域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
(2)黄河流域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0世纪50年代我国西北气候变暖而降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
与中游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 陡涨陡落 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 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 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 涨陡落 增加
铺设渗 水砖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 流,河流水位平缓 减少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 位平稳 减少水库以
下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 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典例剖析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的影响(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D
4.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1.2-4-4,回答问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B
5.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1.2-4-11,回答(1)—(2)题。
(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2).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