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一章第2节 电生磁(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滑片P向右滑动时,磁性减弱,悬挂磁铁的弹簧将伸长
B.把滑动P向左滑动时,磁性减弱,悬挂磁铁的弹簧将缩短
C.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减弱
D.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性将增强
【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三个因素有关: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螺线管上电流方向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下的吸引力。
A. 把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它的磁性变强,悬挂磁铁受到的吸引力增大,弹簧将伸长 ,故A错误;
B.把滑动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它的磁性减弱,悬挂磁铁受到的吸引力变小,弹簧将缩短,故B正确;
C.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增强,故C错误;
D.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场方向改变,但是磁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2021·瓯海模拟)如图,当闭合开关时,小车被向右推出。保持每次实验中条形磁铁和线圈的距离不变,则下列操作能使小车推出更远的是( )
A.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B.调换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C.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 D.抽去螺线管内的铁芯
【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要使小车推出的距离更远,就要增大电磁铁的磁场。
A.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场,故A正确;
B.调换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只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不能改变磁场的强弱,故B错误;
C.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场变弱,故C错误;
D.抽去螺线管内的铁芯,电磁铁的磁场变弱,故D错误。
故选A。
3.(2021八下·余杭月考)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C.移去小磁针后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根据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磁场方向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通过小磁针的N极指向来反映。但是磁场的方向是天然存在的,与有无小磁针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移去小磁针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依然存在,故C错误;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4.为了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适用的是( )
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B.U形磁铁及细棉线
C.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 D.小灯泡及导线
【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在磁场中肯定会受到磁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可用细棉线把被磁化的缝衣针从中间吊起来,靠近导线。若靠近时缝衣针不再指南北,则说明导线中有电流,因为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下列改变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改变通过螺线管电流的强弱
B.改变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C.调换螺线管两端的极性
D.调节铁芯在通电螺线管中的深浅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①线圈匝数;②电流大小;③有无铁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影响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的因素可知,改变通过螺线管电流的强弱 、改变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调节铁芯在通电螺线管中的深浅,都会影响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故A、B、D不合题意;
调换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时,对磁性的强弱没有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小明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表中是他所做实验的记录。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电磁铁线圈匝数 100匝 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A) 0.8 1.2 1.5 0.8 1.2 1.5
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 7 11 14 5 8 10
A.比较1、4两次实验可知: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B.比较1、3、5三次实验可知:线圈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C.比较1、2、3(或4、5、6)三次实验可知:线圈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D.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吸引铁钉的数目越多
【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必须改变这个因素而控制其它因素相同,据此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判断。
【解答】A.1、4两次实验中,电流大小相同而线圈匝数不变,因此得到: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1、3、5中,线圈匝数和电流都不等,没有控制变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实验1、2、3(或4、5、6)中,线圈匝数相同而电流大小不同,那么得到:线圈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吸引铁钉的数目越多,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铁块被吸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小铁块吸起的力是铁芯与小铁块之间的分子引力
B.用手托住小铁块,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闭合开关,稍后手松开,小铁块一定落下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小铁块可能落下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小铁块可能落下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磁体和磁体之间的作用力叫磁力;
(2)电流的方向影响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但是不会影响磁性的大小;
(3)(4)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确定阻值变化,再确定电流变化,最后判断磁场强度的变化即可。
【解答】A.将小铁块吸起的力是电磁铁与小铁块之间的磁力,故A错误;
B.对调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的磁极,但电磁铁仍然具有磁性,能够吸起小铁块,故B错误;
C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小铁块可能落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C.该实验电路可长时间连通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对奥斯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AD.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决定,故A、D错误;
B.当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通电导线也受到小磁针的作用力,故B正确;
C.该实验要用触接连通,减少电源短路的危害,故C错误。
故选B。
9.(2021八下·柯桥月考)如图中的开关由触点a到触点b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及A端的极性变化情况是( )
A.增强,由南极变为北极 B.减弱,由南极变为北极
C.减弱,由北极变为南极 D.增强,由北极变为南极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如图中的开关由触点a到触点b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原来电磁铁的A端为S极,B端为N极,现在A端为N极,左端为S极。
触点接a时,只有电磁铁;接b时,定值电阻R与电磁铁串联,电阻变大,电流变小,那么磁场变弱,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2021八下·柯桥月考)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C.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乙、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案】C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即可。
【解答】甲中开关断开,没有电流,小磁针的指向不发生改变;乙中开关闭合,有电流经过,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不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甲中没有电流,小磁针指向不变;丙中开关闭合,电路有电流,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不合题意;
乙和丙中,其它因素相同,只有电流方向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1.(2020八下·新昌期末)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铜导线。当直导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转动、该实验能说明( )
A.铜能吸引磁铁
B.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小磁针偏转方向与电流大小有关
D.磁能生电
【答案】B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偏转,肯定是受到磁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铜导线中没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当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发生转动,说明它受到了磁力,即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2020八下·仙居期末)在学习了电生磁知识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电磁笔(如图所示)。他制作完成后发现可以吸引大头针,他想使电磁笔的吸引能力更强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电池正负极对调 B.串联一节干电池
C.减小线圈的匝数 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
【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①电流大小;②线圈匝数,据此判断。
【解答】A.电池正负极对调,只会影响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磁场方向,不会影响磁场强弱,故A不合题意;
B.串联一节干电池,会是总电压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场增强,故B符合题意;
C.减小线圈的匝数,会使电磁铁的磁场变弱,故C不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会使电阻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磁场变弱,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2020八下·镇海期末)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和相同的导线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2)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改变电流大小而控制匝数相同;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线圈匝数而控制电流相同。
【解答】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图片中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始终相等,因此无法通过一次实验完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实验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二者串联时电流相同,因此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4.(2020八下·余姚期末)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小磁针是用来反映磁场方向的,而不是用来决定磁场方向的;
(2)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3)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与有无小磁针没有关系;
(4)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
【解答】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放入小磁针后会受力而发生偏转,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知道该点的磁场方向,因此小磁针只是反应磁场方向的,故A错误;
B.当改变导线中的磁场方向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磁场方向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仍然存在磁场,故C错误;
D.通电导线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也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5.(2020八下·吴兴期中)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
A.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探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方向;
(3)探究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
(4)根据(2)中的分析判断。
【解答】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N极指向右侧;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S极向内旋转,N极向外旋转,说明受到磁力的作用,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故A正确;
甲乙两图中,只是改变了电流的有无,而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因此无法探究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B错误;
甲乙两图中,只是改变了电流的有无,而没有改变电流的大小,因此无法探究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C错误;
甲丙两图中,只是改变了电流的有无,而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因此无法探究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16.(2020八下·台州月考)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时,小毛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纸板,小磁针的指向和铁屑的排列情况如图所示。当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指向会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B.通电时,螺线管的左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N极
C.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无关
D.通过减少电流强度,可增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答案】A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规律分析;
(2)利用小磁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3)根据安培定则分析;
(4)根据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故A正确;
B.通电时,左边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左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S极,故B错误;
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故C错误;
D.通过减少电流强度,可减弱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故D错误。
故选A。
17.(2020·南湖模拟)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某同学想利用细铁屑和小磁针来显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用小磁针S极的指向来显示磁场的方向
B.用小磁针的偏转来显示磁场的存在
C.用细铁屑的分布来显示磁场的分布
D.用细铁屑的疏密来显示磁场的强弱
【答案】A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根据磁场方向的定义分析;
(2)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3)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的;
(4)磁感线的疏密反映磁场的强弱。
【解答】A.磁场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静止是N极所指的方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它受到了力的作用,证明了磁场的存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细铁屑的分布与磁感线相似,显示了磁场的分布情况,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细铁屑的疏密反映了磁感线的疏密,显示了磁场的强弱,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8.(2020八下·衢州期中)连接如图所示电路,提供足够数量的大头针,只通过控制开关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无法探究( )
A.电流的有无对电磁铁磁性有无的影响
B.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
C.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D.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分析哪个因素通过题目中的操作无法改变,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通过断开和闭合开关,可以控制电流的有无,从而探究电流有无对电磁铁磁性有无的影响,故A不合题意;
B.无论怎样操作,都不能改变电流方向,因此无法探究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
C.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探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故C不合题意;
D.通过比较两个线圈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判断它们的磁性大小,因此可以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9.(2020八下·金华期中)如图所示,一螺线管的左端放着一颗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S前小磁针处于静止,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的N极将( )
A.向左偏转 B.向右偏转 C.仍然静止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螺线管线圈上电流方向为向下,那么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侧,即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N极应该向右偏转,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2020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条形磁铁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条形磁铁开始向右运动。则( )
A.滑片P向左移动 B.滑片P向右移动
C.滑片左右移动均可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当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解答】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条形磁铁开始向右运动,说明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通过电路的电流增大,而电阻变小,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左移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长兴月考)做图示实验时的观察对象是 (选填“小磁针”或“小灯泡”),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应 (选填“东西”“南北”或“任意方向”)放置,利用此实验的结论制造出了 (选填“电磁铁”“电动机”或“发电机”)。
【答案】小磁针;南北;电磁铁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在奥斯特实验中,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会发生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在验证电流周围有磁场时,把直导线南北放置,这样在直导线下方的磁场方向是东西方向的,此时南北放置的小磁针受到的磁力最大,它的偏转最明显;
(3)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解答】(1)图示实验时的观察对象是小磁针;
(2)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应南北放置;
(3)利用此实验的结论制造出了电磁铁。
22.(2021八下·秀洲月考)如图小娟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她用导线将带有铁芯的螺线管两端分别与铜片和锌片接在一起,并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挤压后的柠檬,铜片和锌片相距约3cm,螺线管右边的小磁针因为电流的磁效应发生偏转,停在如图所示位置,这验证了柠檬可以发电。根据小磁针的方向可以判断铜片是水果电池的 极。如果把导线两端的铜片和锌片互换,小磁针偏转方向
。
【答案】正;发生改变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解答】(1)小磁针的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因此线圈上电流放向上,那么电流从左端流入,即铜片为水果电池的正极;
(2)如果把导线两端的铜片和锌片互换,那么通过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改变,因此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改变,则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
23.
(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 。断开开关,小磁针在 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 。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 (填写操作方法)玻璃板,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 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 (选填“N”或“S”)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
【答案】(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轻敲;条形磁铁;N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根据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解答;
(2)细铁屑被螺线管磁化,变成一个个小的小磁针。轻敲玻璃板,细铁屑不断跳动,可以减小玻璃板施加的阻力,在磁力作用下排成一定的形状,从而展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进行比较即可。根据磁场方向的规定分析解答。
【解答】(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断开开关,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
24.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完成声音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换,如图所示为电话机原理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听筒电磁铁的磁性将 (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其左端为 极。
【答案】电;变强;S(或南)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话筒将声音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而听筒将强弱不同的电流转化为声音,因此它们将声音信号和电信号进行相互转换。
(2)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极性。
【解答】(1)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完成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
(2)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则听筒电磁铁的磁性将变强。
螺线管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那么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
25.(2020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闭合开关后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如果此时移走小磁针,该结论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答案】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断开开关,小磁针又回复原来位置;成立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闭合开关后,导线中有电流,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在磁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在断开合开关后,导线中没有电流,不会产生磁场,那么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南北,据此解答;
(2)小磁针的作用是用来直观的感受电流产生了磁场,因此无论它是否存在,电流产生的磁场肯定存在。
【解答】(1)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闭合开关后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断开开关,小磁针又回复原来位置。
(2)如果此时移走小磁针,电流产生的磁场仍然存在,因此该结论仍然成立。
26.(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 (选填“a” 或“b”)点时,电磁铁的 A 端是 S极,滑动变阻器的划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 。
【答案】奥斯特;b;减弱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电和磁的科学发展史解答;
(2)根据安培定则分析接线情况;
(3)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电磁铁的A端是S极,那么B端就是N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B端,此时四个手指指尖向下,那么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即电流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即右端接电源正极,所以开关S接b。
(3)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将减弱。
27.(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图甲所示是一一个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手机无线充电原理如图乙所示,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 ,受电线圈靠近送电线圈时就会产生 ,给智能手机充电。
【答案】磁场;电流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因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因此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受电线圈靠近送电线圈时就会产生电流,给智能手机充电。
28.(2020·湖州)方方按右图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发生偏转。当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选填“上方”或“下方”)。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硬币突然被吸起,此现象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强弱与 有关。
【答案】下方;电流大小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的N极指向;
(2)硬币突然被吸起来,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变强了,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因此电磁铁的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N极指向下方;
(2)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变阻器的电阻变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此时硬币被吸起来,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29.(2020八下·镇海期末)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 (选填“a”或“b”)点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
【答案】奥斯特;a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解答;
(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根据电流方向确定开关的闭合情况。
【解答】(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如果电磁铁的A端是N极,那么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A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因此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即电流从A端流入,那么A端应该接电源的正极,据此可知,此时应该开关S接a。
30.(2020八下·镇海期末)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当闭合开关S1和S2时,小磁针N极指向右端,则电源右端为 极。要使指示灯变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滑动。
【答案】正;左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极性;
(2)根据灯泡的的亮度推测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化,进而确定磁场强度的变化。根据磁场强度的变化确定控制电路电流的大小变化,进而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最后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
【解答】(1)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电磁铁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右手握住电磁铁,大拇指指向左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即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因此电流从右端流入,据此可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
(2)如果指示灯变亮,那么通过巨磁电阻的电流变大,它的电阻变小,因此电磁铁的磁场变强。因为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所以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大,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因此滑片向左滑动。
三、解答题
31.(2021八下·萧山期中)
(1)如图,请在图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并在通电螺线管上画出符合题意的导线绕法。
(2)请将带开关的螺丝口灯泡和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图所示的电路中。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回到S极,据此画出磁感线的方向,并确定螺线管的极性,最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的缠绕情况即可。
(2)根据家庭电路的接线方法解答。
【解答】(1)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回到S极,则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是向左的,且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②电源的左端为N极,那么电流从左端流入螺线管。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因此线圈上电流向上,即左端第一圈在纸内,如下图所示:
(2)①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即从火线接线,先经过开关,再接在灯泡尾部,最后将灯泡的螺旋套与零线相连;
②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孔接地线,如下图所示:
32.(2021八下·西湖期中)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的浓度的关系如图乙。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 ,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
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
(1)当报警器报警时: 灯亮。(选填“L1”或“L2”)
(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报警,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如何移动 ,请简述其中的科学原理 。
【答案】(1)L2
(2)解:∵I=
∴R= = = Ω
∵由乙可知,燃气浓度4%时,Rr=40Ω
∴R2=R-R1= Ω-40Ω=60Ω
答:阻值为60Ω
(3)将滑动变阻器向下移动;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原理;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溶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衔铁的运动方向,分析接通哪个灯泡所在的电路即可;
(2)首先根据计算出报警时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乙图确定燃气浓度为4%时气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R2=R-R1串联电路计算变阻器接入的阻值。
(3)当报警器报警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来,它需要的电磁力保持不变,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保持不变;因为总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路的总电阻保持不变。首先根据乙图分析燃气浓度为3%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再根据R总=R1+R2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当电流达到0.03A时,衔铁被吸下来报警,此时衔铁接通L2所在的电路,因此L2灯亮。
(2)当报警器达到出厂预设值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为0.03A,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由乙可知,燃气浓度4%时,气敏电阻的阻值R1=40Ω
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R2=R-R1=100Ω-40Ω=60Ω.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报警,应将滑动变阻器向下移动,理由: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溶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根据R总=R1+R2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
33.(2021八下·长兴月考)图甲为一磁悬浮地球仪,最上端为地理北极,它能大致模拟地磁场的分布特点,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乙。
(1)地球仪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
(2)图乙是底座中线圈放大图,A端应连接电源的 极。电磁铁上端的磁极是 极。
(3)增大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地球仪静止时受到的磁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正;N
(3)不变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当地球仪在空中保持静止时,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磁力,二者相互平衡,因此地球仪和底座之间表现为排斥力,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2)地理两级和地磁两极交错分布,据此确定地球仪的N极方向,进而确定电磁铁的N极方向,最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正负极的方向。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1)地球仪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地理两级和地磁两极交错分布,既然地球仪的最上端为地理北极,那么地球仪的最下端为地磁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上端,弯曲的四指指向右面,因此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那么电流从A端流入,B端流出,因此A端连接电源的正极。
(3)增大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强。地球仪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即它的重力和磁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磁力始终等于重力,因此保持不变。
34.(2021八下·长兴月考)科学中常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用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它的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符号T),磁感应强度B越大表明磁场越强;B=0表明该处磁感应强度为0,有一种电阻,它的大小随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电阻叫做磁敏电阻,图1所示是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为了研究某磁敏电阻R的性质,小科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
(2)只闭合S1,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闭合S1和S2,移动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04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由图1可知,此时该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为 特。
(3)实验中小科将甲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发现乙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 无关。
(4)实验中小科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来改变磁敏电阻的阻值,请你再提供一种改变磁敏电阻阻值的方法: 。
【答案】(1)0.03
(2)0.3
(3)方向
(4)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当S1断开、S2闭合时,此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即磁感应强度为0,根据图1确定此时R的阻值,然后根据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2)首先根据计算出磁敏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图1确定此时的磁感应强度;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根据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保持不变;电源的正负极对调,通过电路的电流方向变化,那么磁极方向变化,据此分析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方向是否有关即可。
(3)改变磁敏电阻的阻值就要改变电磁铁的磁场强度,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分析解答。
【解答】(1)当S1断开、S2闭合时,此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即磁感应强度为0,
根据图1确定此时R的阻值为100Ω;
那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磁敏电阻的阻值为:,根据图1可知,此时磁感应强度为0.3T。
(3)实验中小科将甲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发现乙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方向无关。
(4)改变磁敏电阻阻值的方法: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35.(2021八下·长兴月考)小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装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后,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2)闭合开关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将 (选填序号)。
①顺时针旋转90°②逆时针旋转 90°③顺时针旋转
180°④ 逆时针旋转180°
(3)要增强此螺线管的磁性,可采用 方法(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2)①
(3)增加线圈的匝数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在磁体周围,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然后回到磁铁的S极;
(2)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判断小磁针的变化;
(3)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①电流大小;②线圈的匝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因此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磁感线从螺线管的左端出来,回到它的右端,如下图所示:
(2)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性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小磁针的N极向左旋转,即顺时针旋转90°,故选①。
(3)要增强此螺线管的磁性,可采用方法:增加线圈的匝数(或增大电流)。
四、实验探究题
36.(2021八下·萧山期中)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那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匝,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甲、乙、丙、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1)实验是通过观察电磁铁 来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像这样,用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来认识或显示不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叫做 。
(2)比较 两图可知: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由图丁可知:当电流一定时, ,磁性越强
【答案】(1)吸引铁钉的数量;转换法
(2)乙丙
(3)线圈匝数越多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电磁铁吸引的铁钉数量越多,说明它的磁场越强。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分析图丁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铁钉数量判断磁场强弱,进而得到实验结论。
【解答】(1)实验是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来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像这样,用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来认识或显示不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叫做转换法。
(2)探究电流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时,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等而改变电流大小,即改变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故选乙丙。
(3)在图丁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同,二者串联则通过的电流相同,那么得到结论:当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7.(2021八下·西湖期中)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1。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 ?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是: 。
(3)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的是 。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答案】(1)
(2)线圈匝数相同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3)可能是电流和之前相反,导致通电螺线管磁极改变,从而吸引小车
(4)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分析解答;
(2)小车运动的距离表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根据表格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哪个因素保持不变,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总结结论。
(3)小车不能向右前进,说明电磁铁对小车没有产生排斥力,可能是吸引力,即电磁铁的磁场方向发生改变。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因此可能是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
(4)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要保持电流的大小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变阻器接线必须“一上一下”,且与电磁铁串联,如下图所示:
(2)根据表格数据得到:线圈匝数相同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3)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我认为可能的是:可能是电流和之前相反,导致通电螺线管磁极改变,从而吸引小车。
(4)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38.(2021八下·余杭期中)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说明电流越 (填“大”或“小”),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 (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 ,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下端是电磁铁的 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大头针被 , 相互排斥。
【答案】(1)大
(2)甲;线圈匝数越多
(3)N
(4)磁化;同名磁极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确定电流变化,根据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变化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度的变化,进而总结结论。
(2)比较吸引大头针数量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弱,观察两个电磁铁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
【解答】(1)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它的阻值变小,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变强,那么得到: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甲和乙串联,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甲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多,则说明甲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图片可知,在乙上线圈方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完全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因此乙的下端为N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39.(2021八下·秀洲月考)科学家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由图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 ;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 。
(2)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是: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根据这个方法,请你判定甲图中导线a在靠近导线b一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 。(填“向里”或“向外”)
(3)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 来实现的。
【答案】(1)吸引;排斥
(2)向里
(3)磁场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通入电流时两根导线之间力的作用;
(2)根据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解答;
(3)根据磁体之间力的作用的方式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吸引;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排斥。
(2)根据甲图可知,电流方向向上;用右手握住a导线,大拇指指向上面,此时在靠近导线b的一侧,弯曲的四指指尖垂直纸面向内,因此这一侧的磁场方向垂直与纸面向里。
(3)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40.(2021八下·秀洲月考)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
(填“增加”或“减少”),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填“增加”或“减少”)。
(2)很多科学实验会用到“转化法”,该实验通过 来反应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的。
(3)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上端是电磁铁的 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 。
【答案】(1)增加;增加
(2)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3)S
(4)大头针下端被磁化成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滑片移动的方向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再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分析电流的变化,进而确定磁场强度的变化,最终对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进行判断。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反映,即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乙铁钉的磁极方向;
(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变强,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
(2)很多科学实验会用到“转化法”,该实验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反应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的。
(3)乙铁钉上线圈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因此乙铁钉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大头针下端被磁化成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一章第2节 电生磁(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滑片P向右滑动时,磁性减弱,悬挂磁铁的弹簧将伸长
B.把滑动P向左滑动时,磁性减弱,悬挂磁铁的弹簧将缩短
C.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减弱
D.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性将增强
2.(2021·瓯海模拟)如图,当闭合开关时,小车被向右推出。保持每次实验中条形磁铁和线圈的距离不变,则下列操作能使小车推出更远的是( )
A.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B.调换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C.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 D.抽去螺线管内的铁芯
3.(2021八下·余杭月考)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C.移去小磁针后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4.为了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适用的是( )
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B.U形磁铁及细棉线
C.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 D.小灯泡及导线
5.下列改变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改变通过螺线管电流的强弱
B.改变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C.调换螺线管两端的极性
D.调节铁芯在通电螺线管中的深浅
6.小明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表中是他所做实验的记录。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电磁铁线圈匝数 100匝 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A) 0.8 1.2 1.5 0.8 1.2 1.5
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 7 11 14 5 8 10
A.比较1、4两次实验可知: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B.比较1、3、5三次实验可知:线圈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C.比较1、2、3(或4、5、6)三次实验可知:线圈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D.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吸引铁钉的数目越多
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铁块被吸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小铁块吸起的力是铁芯与小铁块之间的分子引力
B.用手托住小铁块,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闭合开关,稍后手松开,小铁块一定落下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小铁块可能落下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小铁块可能落下
8.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C.该实验电路可长时间连通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9.(2021八下·柯桥月考)如图中的开关由触点a到触点b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及A端的极性变化情况是( )
A.增强,由南极变为北极 B.减弱,由南极变为北极
C.减弱,由北极变为南极 D.增强,由北极变为南极
10.(2021八下·柯桥月考)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C.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乙、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1.(2020八下·新昌期末)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铜导线。当直导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转动、该实验能说明( )
A.铜能吸引磁铁
B.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小磁针偏转方向与电流大小有关
D.磁能生电
12.(2020八下·仙居期末)在学习了电生磁知识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电磁笔(如图所示)。他制作完成后发现可以吸引大头针,他想使电磁笔的吸引能力更强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电池正负极对调 B.串联一节干电池
C.减小线圈的匝数 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
13.(2020八下·镇海期末)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和相同的导线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14.(2020八下·余姚期末)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15.(2020八下·吴兴期中)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
A.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6.(2020八下·台州月考)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时,小毛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纸板,小磁针的指向和铁屑的排列情况如图所示。当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指向会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B.通电时,螺线管的左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N极
C.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无关
D.通过减少电流强度,可增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17.(2020·南湖模拟)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某同学想利用细铁屑和小磁针来显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用小磁针S极的指向来显示磁场的方向
B.用小磁针的偏转来显示磁场的存在
C.用细铁屑的分布来显示磁场的分布
D.用细铁屑的疏密来显示磁场的强弱
18.(2020八下·衢州期中)连接如图所示电路,提供足够数量的大头针,只通过控制开关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无法探究( )
A.电流的有无对电磁铁磁性有无的影响
B.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
C.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D.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19.(2020八下·金华期中)如图所示,一螺线管的左端放着一颗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S前小磁针处于静止,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的N极将( )
A.向左偏转 B.向右偏转 C.仍然静止 D.无法判断
20.(2020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条形磁铁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条形磁铁开始向右运动。则( )
A.滑片P向左移动 B.滑片P向右移动
C.滑片左右移动均可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长兴月考)做图示实验时的观察对象是 (选填“小磁针”或“小灯泡”),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应 (选填“东西”“南北”或“任意方向”)放置,利用此实验的结论制造出了 (选填“电磁铁”“电动机”或“发电机”)。
22.(2021八下·秀洲月考)如图小娟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她用导线将带有铁芯的螺线管两端分别与铜片和锌片接在一起,并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挤压后的柠檬,铜片和锌片相距约3cm,螺线管右边的小磁针因为电流的磁效应发生偏转,停在如图所示位置,这验证了柠檬可以发电。根据小磁针的方向可以判断铜片是水果电池的 极。如果把导线两端的铜片和锌片互换,小磁针偏转方向
。
23.
(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 。断开开关,小磁针在 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 。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 (填写操作方法)玻璃板,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 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 (选填“N”或“S”)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
24.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完成声音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换,如图所示为电话机原理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听筒电磁铁的磁性将 (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其左端为 极。
25.(2020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闭合开关后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如果此时移走小磁针,该结论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26.(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 (选填“a” 或“b”)点时,电磁铁的 A 端是 S极,滑动变阻器的划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 。
27.(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图甲所示是一一个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手机无线充电原理如图乙所示,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 ,受电线圈靠近送电线圈时就会产生 ,给智能手机充电。
28.(2020·湖州)方方按右图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发生偏转。当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选填“上方”或“下方”)。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硬币突然被吸起,此现象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强弱与 有关。
29.(2020八下·镇海期末)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 (选填“a”或“b”)点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
30.(2020八下·镇海期末)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当闭合开关S1和S2时,小磁针N极指向右端,则电源右端为 极。要使指示灯变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滑动。
三、解答题
31.(2021八下·萧山期中)
(1)如图,请在图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并在通电螺线管上画出符合题意的导线绕法。
(2)请将带开关的螺丝口灯泡和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图所示的电路中。
32.(2021八下·西湖期中)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的浓度的关系如图乙。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 ,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
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
(1)当报警器报警时: 灯亮。(选填“L1”或“L2”)
(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报警,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如何移动 ,请简述其中的科学原理 。
33.(2021八下·长兴月考)图甲为一磁悬浮地球仪,最上端为地理北极,它能大致模拟地磁场的分布特点,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乙。
(1)地球仪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
(2)图乙是底座中线圈放大图,A端应连接电源的 极。电磁铁上端的磁极是 极。
(3)增大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地球仪静止时受到的磁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
34.(2021八下·长兴月考)科学中常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用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它的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符号T),磁感应强度B越大表明磁场越强;B=0表明该处磁感应强度为0,有一种电阻,它的大小随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电阻叫做磁敏电阻,图1所示是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为了研究某磁敏电阻R的性质,小科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
(2)只闭合S1,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闭合S1和S2,移动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04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由图1可知,此时该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为 特。
(3)实验中小科将甲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发现乙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 无关。
(4)实验中小科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来改变磁敏电阻的阻值,请你再提供一种改变磁敏电阻阻值的方法: 。
35.(2021八下·长兴月考)小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装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后,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2)闭合开关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将 (选填序号)。
①顺时针旋转90°②逆时针旋转 90°③顺时针旋转
180°④ 逆时针旋转180°
(3)要增强此螺线管的磁性,可采用 方法(写出一条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36.(2021八下·萧山期中)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那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匝,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甲、乙、丙、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1)实验是通过观察电磁铁 来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像这样,用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来认识或显示不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叫做 。
(2)比较 两图可知: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由图丁可知:当电流一定时, ,磁性越强
37.(2021八下·西湖期中)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1。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 ?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是: 。
(3)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的是 。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38.(2021八下·余杭期中)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说明电流越 (填“大”或“小”),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 (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 ,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下端是电磁铁的 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大头针被 , 相互排斥。
39.(2021八下·秀洲月考)科学家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由图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 ;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 。
(2)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是: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根据这个方法,请你判定甲图中导线a在靠近导线b一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 。(填“向里”或“向外”)
(3)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 来实现的。
40.(2021八下·秀洲月考)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
(填“增加”或“减少”),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填“增加”或“减少”)。
(2)很多科学实验会用到“转化法”,该实验通过 来反应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的。
(3)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上端是电磁铁的 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三个因素有关: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螺线管上电流方向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下的吸引力。
A. 把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它的磁性变强,悬挂磁铁受到的吸引力增大,弹簧将伸长 ,故A错误;
B.把滑动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它的磁性减弱,悬挂磁铁受到的吸引力变小,弹簧将缩短,故B正确;
C.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增强,故C错误;
D.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场方向改变,但是磁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要使小车推出的距离更远,就要增大电磁铁的磁场。
A.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场,故A正确;
B.调换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只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不能改变磁场的强弱,故B错误;
C.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场变弱,故C错误;
D.抽去螺线管内的铁芯,电磁铁的磁场变弱,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根据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磁场方向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通过小磁针的N极指向来反映。但是磁场的方向是天然存在的,与有无小磁针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移去小磁针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依然存在,故C错误;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在磁场中肯定会受到磁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可用细棉线把被磁化的缝衣针从中间吊起来,靠近导线。若靠近时缝衣针不再指南北,则说明导线中有电流,因为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①线圈匝数;②电流大小;③有无铁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影响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的因素可知,改变通过螺线管电流的强弱 、改变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调节铁芯在通电螺线管中的深浅,都会影响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故A、B、D不合题意;
调换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时,对磁性的强弱没有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必须改变这个因素而控制其它因素相同,据此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判断。
【解答】A.1、4两次实验中,电流大小相同而线圈匝数不变,因此得到: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1、3、5中,线圈匝数和电流都不等,没有控制变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实验1、2、3(或4、5、6)中,线圈匝数相同而电流大小不同,那么得到:线圈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吸引铁钉的数目越多,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磁体和磁体之间的作用力叫磁力;
(2)电流的方向影响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但是不会影响磁性的大小;
(3)(4)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确定阻值变化,再确定电流变化,最后判断磁场强度的变化即可。
【解答】A.将小铁块吸起的力是电磁铁与小铁块之间的磁力,故A错误;
B.对调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的磁极,但电磁铁仍然具有磁性,能够吸起小铁块,故B错误;
C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小铁块可能落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对奥斯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AD.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决定,故A、D错误;
B.当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通电导线也受到小磁针的作用力,故B正确;
C.该实验要用触接连通,减少电源短路的危害,故C错误。
故选B。
9.【答案】B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如图中的开关由触点a到触点b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原来电磁铁的A端为S极,B端为N极,现在A端为N极,左端为S极。
触点接a时,只有电磁铁;接b时,定值电阻R与电磁铁串联,电阻变大,电流变小,那么磁场变弱,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即可。
【解答】甲中开关断开,没有电流,小磁针的指向不发生改变;乙中开关闭合,有电流经过,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不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甲中没有电流,小磁针指向不变;丙中开关闭合,电路有电流,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不合题意;
乙和丙中,其它因素相同,只有电流方向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偏转,肯定是受到磁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铜导线中没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当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发生转动,说明它受到了磁力,即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①电流大小;②线圈匝数,据此判断。
【解答】A.电池正负极对调,只会影响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磁场方向,不会影响磁场强弱,故A不合题意;
B.串联一节干电池,会是总电压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场增强,故B符合题意;
C.减小线圈的匝数,会使电磁铁的磁场变弱,故C不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会使电阻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磁场变弱,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2)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改变电流大小而控制匝数相同;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线圈匝数而控制电流相同。
【解答】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图片中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始终相等,因此无法通过一次实验完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实验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二者串联时电流相同,因此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小磁针是用来反映磁场方向的,而不是用来决定磁场方向的;
(2)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3)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与有无小磁针没有关系;
(4)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
【解答】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放入小磁针后会受力而发生偏转,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知道该点的磁场方向,因此小磁针只是反应磁场方向的,故A错误;
B.当改变导线中的磁场方向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磁场方向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仍然存在磁场,故C错误;
D.通电导线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也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探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方向;
(3)探究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
(4)根据(2)中的分析判断。
【解答】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N极指向右侧;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S极向内旋转,N极向外旋转,说明受到磁力的作用,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故A正确;
甲乙两图中,只是改变了电流的有无,而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因此无法探究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B错误;
甲乙两图中,只是改变了电流的有无,而没有改变电流的大小,因此无法探究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C错误;
甲丙两图中,只是改变了电流的有无,而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因此无法探究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16.【答案】A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规律分析;
(2)利用小磁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3)根据安培定则分析;
(4)根据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故A正确;
B.通电时,左边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左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S极,故B错误;
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故C错误;
D.通过减少电流强度,可减弱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A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根据磁场方向的定义分析;
(2)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3)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的;
(4)磁感线的疏密反映磁场的强弱。
【解答】A.磁场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静止是N极所指的方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它受到了力的作用,证明了磁场的存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细铁屑的分布与磁感线相似,显示了磁场的分布情况,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细铁屑的疏密反映了磁感线的疏密,显示了磁场的强弱,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分析哪个因素通过题目中的操作无法改变,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通过断开和闭合开关,可以控制电流的有无,从而探究电流有无对电磁铁磁性有无的影响,故A不合题意;
B.无论怎样操作,都不能改变电流方向,因此无法探究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
C.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探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故C不合题意;
D.通过比较两个线圈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判断它们的磁性大小,因此可以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螺线管线圈上电流方向为向下,那么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侧,即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N极应该向右偏转,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当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解答】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条形磁铁开始向右运动,说明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通过电路的电流增大,而电阻变小,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左移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小磁针;南北;电磁铁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在奥斯特实验中,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会发生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在验证电流周围有磁场时,把直导线南北放置,这样在直导线下方的磁场方向是东西方向的,此时南北放置的小磁针受到的磁力最大,它的偏转最明显;
(3)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解答】(1)图示实验时的观察对象是小磁针;
(2)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应南北放置;
(3)利用此实验的结论制造出了电磁铁。
22.【答案】正;发生改变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解答】(1)小磁针的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因此线圈上电流放向上,那么电流从左端流入,即铜片为水果电池的正极;
(2)如果把导线两端的铜片和锌片互换,那么通过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改变,因此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改变,则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
23.【答案】(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轻敲;条形磁铁;N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根据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解答;
(2)细铁屑被螺线管磁化,变成一个个小的小磁针。轻敲玻璃板,细铁屑不断跳动,可以减小玻璃板施加的阻力,在磁力作用下排成一定的形状,从而展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进行比较即可。根据磁场方向的规定分析解答。
【解答】(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断开开关,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电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
24.【答案】电;变强;S(或南)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话筒将声音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而听筒将强弱不同的电流转化为声音,因此它们将声音信号和电信号进行相互转换。
(2)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极性。
【解答】(1)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完成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
(2)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则听筒电磁铁的磁性将变强。
螺线管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那么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
25.【答案】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断开开关,小磁针又回复原来位置;成立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闭合开关后,导线中有电流,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在磁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在断开合开关后,导线中没有电流,不会产生磁场,那么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南北,据此解答;
(2)小磁针的作用是用来直观的感受电流产生了磁场,因此无论它是否存在,电流产生的磁场肯定存在。
【解答】(1)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闭合开关后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断开开关,小磁针又回复原来位置。
(2)如果此时移走小磁针,电流产生的磁场仍然存在,因此该结论仍然成立。
26.【答案】奥斯特;b;减弱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电和磁的科学发展史解答;
(2)根据安培定则分析接线情况;
(3)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电磁铁的A端是S极,那么B端就是N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B端,此时四个手指指尖向下,那么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即电流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即右端接电源正极,所以开关S接b。
(3)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将减弱。
27.【答案】磁场;电流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因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因此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受电线圈靠近送电线圈时就会产生电流,给智能手机充电。
28.【答案】下方;电流大小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的N极指向;
(2)硬币突然被吸起来,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变强了,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因此电磁铁的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N极指向下方;
(2)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变阻器的电阻变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此时硬币被吸起来,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29.【答案】奥斯特;a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解答;
(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根据电流方向确定开关的闭合情况。
【解答】(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如果电磁铁的A端是N极,那么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A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因此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即电流从A端流入,那么A端应该接电源的正极,据此可知,此时应该开关S接a。
30.【答案】正;左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极性;
(2)根据灯泡的的亮度推测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化,进而确定磁场强度的变化。根据磁场强度的变化确定控制电路电流的大小变化,进而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最后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
【解答】(1)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电磁铁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右手握住电磁铁,大拇指指向左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即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因此电流从右端流入,据此可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
(2)如果指示灯变亮,那么通过巨磁电阻的电流变大,它的电阻变小,因此电磁铁的磁场变强。因为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所以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大,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因此滑片向左滑动。
31.【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回到S极,据此画出磁感线的方向,并确定螺线管的极性,最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的缠绕情况即可。
(2)根据家庭电路的接线方法解答。
【解答】(1)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回到S极,则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是向左的,且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②电源的左端为N极,那么电流从左端流入螺线管。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因此线圈上电流向上,即左端第一圈在纸内,如下图所示:
(2)①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即从火线接线,先经过开关,再接在灯泡尾部,最后将灯泡的螺旋套与零线相连;
②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孔接地线,如下图所示:
32.【答案】(1)L2
(2)解:∵I=
∴R= = = Ω
∵由乙可知,燃气浓度4%时,Rr=40Ω
∴R2=R-R1= Ω-40Ω=60Ω
答:阻值为60Ω
(3)将滑动变阻器向下移动;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原理;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溶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衔铁的运动方向,分析接通哪个灯泡所在的电路即可;
(2)首先根据计算出报警时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乙图确定燃气浓度为4%时气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R2=R-R1串联电路计算变阻器接入的阻值。
(3)当报警器报警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来,它需要的电磁力保持不变,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保持不变;因为总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路的总电阻保持不变。首先根据乙图分析燃气浓度为3%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再根据R总=R1+R2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当电流达到0.03A时,衔铁被吸下来报警,此时衔铁接通L2所在的电路,因此L2灯亮。
(2)当报警器达到出厂预设值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为0.03A,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由乙可知,燃气浓度4%时,气敏电阻的阻值R1=40Ω
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R2=R-R1=100Ω-40Ω=60Ω.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报警,应将滑动变阻器向下移动,理由:报警时电路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当燃气溶度达到3%时,气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根据R总=R1+R2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
33.【答案】(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正;N
(3)不变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当地球仪在空中保持静止时,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磁力,二者相互平衡,因此地球仪和底座之间表现为排斥力,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2)地理两级和地磁两极交错分布,据此确定地球仪的N极方向,进而确定电磁铁的N极方向,最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正负极的方向。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1)地球仪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地理两级和地磁两极交错分布,既然地球仪的最上端为地理北极,那么地球仪的最下端为地磁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上端,弯曲的四指指向右面,因此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那么电流从A端流入,B端流出,因此A端连接电源的正极。
(3)增大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强。地球仪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即它的重力和磁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磁力始终等于重力,因此保持不变。
34.【答案】(1)0.03
(2)0.3
(3)方向
(4)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当S1断开、S2闭合时,此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即磁感应强度为0,根据图1确定此时R的阻值,然后根据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2)首先根据计算出磁敏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图1确定此时的磁感应强度;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根据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保持不变;电源的正负极对调,通过电路的电流方向变化,那么磁极方向变化,据此分析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方向是否有关即可。
(3)改变磁敏电阻的阻值就要改变电磁铁的磁场强度,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分析解答。
【解答】(1)当S1断开、S2闭合时,此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即磁感应强度为0,
根据图1确定此时R的阻值为100Ω;
那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磁敏电阻的阻值为:,根据图1可知,此时磁感应强度为0.3T。
(3)实验中小科将甲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发现乙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的方向无关。
(4)改变磁敏电阻阻值的方法: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35.【答案】(1)
(2)①
(3)增加线圈的匝数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在磁体周围,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然后回到磁铁的S极;
(2)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判断小磁针的变化;
(3)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①电流大小;②线圈的匝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因此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磁感线从螺线管的左端出来,回到它的右端,如下图所示:
(2)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性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小磁针的N极向左旋转,即顺时针旋转90°,故选①。
(3)要增强此螺线管的磁性,可采用方法:增加线圈的匝数(或增大电流)。
36.【答案】(1)吸引铁钉的数量;转换法
(2)乙丙
(3)线圈匝数越多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电磁铁吸引的铁钉数量越多,说明它的磁场越强。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分析图丁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铁钉数量判断磁场强弱,进而得到实验结论。
【解答】(1)实验是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来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像这样,用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来认识或显示不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叫做转换法。
(2)探究电流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时,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等而改变电流大小,即改变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故选乙丙。
(3)在图丁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同,二者串联则通过的电流相同,那么得到结论:当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7.【答案】(1)
(2)线圈匝数相同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3)可能是电流和之前相反,导致通电螺线管磁极改变,从而吸引小车
(4)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分析解答;
(2)小车运动的距离表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根据表格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哪个因素保持不变,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总结结论。
(3)小车不能向右前进,说明电磁铁对小车没有产生排斥力,可能是吸引力,即电磁铁的磁场方向发生改变。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因此可能是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
(4)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要保持电流的大小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变阻器接线必须“一上一下”,且与电磁铁串联,如下图所示:
(2)根据表格数据得到:线圈匝数相同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3)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我认为可能的是:可能是电流和之前相反,导致通电螺线管磁极改变,从而吸引小车。
(4)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38.【答案】(1)大
(2)甲;线圈匝数越多
(3)N
(4)磁化;同名磁极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确定电流变化,根据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变化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度的变化,进而总结结论。
(2)比较吸引大头针数量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弱,观察两个电磁铁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
【解答】(1)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它的阻值变小,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变强,那么得到: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甲和乙串联,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甲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多,则说明甲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图片可知,在乙上线圈方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完全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因此乙的下端为N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39.【答案】(1)吸引;排斥
(2)向里
(3)磁场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通入电流时两根导线之间力的作用;
(2)根据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解答;
(3)根据磁体之间力的作用的方式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吸引;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排斥。
(2)根据甲图可知,电流方向向上;用右手握住a导线,大拇指指向上面,此时在靠近导线b的一侧,弯曲的四指指尖垂直纸面向内,因此这一侧的磁场方向垂直与纸面向里。
(3)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40.【答案】(1)增加;增加
(2)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3)S
(4)大头针下端被磁化成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滑片移动的方向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再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分析电流的变化,进而确定磁场强度的变化,最终对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进行判断。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反映,即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乙铁钉的磁极方向;
(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变强,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
(2)很多科学实验会用到“转化法”,该实验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反应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的。
(3)乙铁钉上线圈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因此乙铁钉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大头针下端被磁化成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