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份打包】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2份打包】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18 18:43:25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图片中“棉帽哥”居住在哪里?其老家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存在哪些农业问题?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指向哪里?
一、东北农业的布局及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因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不同区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的分析思路
【典例1】蓝莓原产于美国,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培植。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据此回答(1)、(2)题。
(1)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
B.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
C.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D.灌溉水源便利
(2)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品,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思路点拨】本题以蓝莓为材料背景,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特点及该种农业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和发展方向。第(1)题,由材料可以看出,蓝莓主要生长在东北三大农业区中的林业和特产区,东北地区林区面积广大,所以有利于蓝莓大面积推广。第(2)题,大兴安岭林区的蓝莓产业链的延伸反映了特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了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答案:(1)C (2)C
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并且各种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对策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分析农业区开发问题的思路
【典例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的屯子东面原是一片开阔的草甸子。……离屯子二十多里外的山林中,有一片我们生产队的“飞地”,称为“大荒地”。当年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的山坡地,四周便是成片的树林。……这片山林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必须朝拜的“圣地”。……它其实早已消失,仅存于我们心中。当我们重新走上变得低矮的山冈,目及之处已全部是耕地,没有一片树林,没有一株白桦。当年肥厚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砂石地,长着低矮的小麦……
(1)目前,影响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 )
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
②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
③自然灾害频繁
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当( )
A.在平原区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
B.在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大力搞好生态环境
C.在山区以森林的开发为核心,走好多元开发的路子
D.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在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及对东北地区农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落实等能力。第(1)题,通过材料可确定东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及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环境污染等。第(2)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保证粮食生产又要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均能可持续发展。
答案:(1)C (2)D
中国不同区域特色农业生产的形成条件(共33张PPT)
对比下面的两幅改革开放前后的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深圳的面貌的变化。
试分析是什么推进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和谐的音符?如何修正?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下所示:
【典例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条件。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B项是侨乡优势,C项是特定国内背景,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
答案:(1)B (2)C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产业升级
2.城市建设
3.生态环境
【典例2】读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回答(1)、(2)题。
(1)关于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
B.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C.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D.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较少
B.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如果合理一些,某些城市化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C.限制城市发展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D.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仅存在于发达国家
【思路点拨】本题以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1)题,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的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以改善生态环境,而在河流中发展养殖业,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使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城市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是可以避免城市化过程中某些问题的。
答案:(1)D (2)B
【备选例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影响济南都市圈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河网密集
C.气候温和湿润 D.交通便利
(2)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较,济南都市圈在产业结构升级中面临的主要困境表现在( )
A.产业基础东部地区最差
B.科技实力薄弱
C.政策优势不明显
D.没有面临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1)选D,(2)选B。第(1)题,因为济南市有通往四周各地的发达交通线,所以使其都市圈不断发育。第(2)题,济南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较,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技术力量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