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千年神往,百代梦想,一朝辉煌。
看边陲大漠,塔架耸立;神舟昂首,英姿飒爽!
雷霆过处,浩浩太空,迎我中华好儿郎!
盼凯旋,数亿同胞,荡气回肠。
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
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
高峡平湖,碧波荡漾;
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
待来日,送神舟登月,嫦娥探乡。
你知道这首词里面提到的大事中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有哪几件吗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什么?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带来哪些影响?
一、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实行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下所示:
我国东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但是资源、能源缺乏,制约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这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
【典例1】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
(1)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分析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
(2)比较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我国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3)根据图丙回答天然气资源在我国的分布特点,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重点在哪里?
【思路点拨】此题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西气东输的原因,解答此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甲、乙、丙三幅图所隐含的信息。图甲: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区域差异显著;图乙: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图丙: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答案:(1)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于东部;而在能源的消费量方面中西部地区所占全国比重小于东部地区。由此可见,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区域差异显著。这是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一。
(2)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因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沿线地区,工程建设势必会破坏植被,引发生态问题。这是西气东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典例2】读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和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A处经过,A处的地形区名称及线路选择的原因是( )
A.河套平原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气候适宜
C.河西走廊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
(2)西气东输工程在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 )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鄂尔多斯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3)结合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4)简要分析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重点关注什么问题。
【思路点拨】第(1)题,A处是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其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管道的修建。第(2)题,B处为陕甘宁鄂尔多斯气区,作为西气东输的补充气源,能保障供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3)题,主要考查对图中信息的提取能力,结合图仔细阅读即可。第(4)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因此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1)C (2)C
(3)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收入。
(4)保护生态环境,因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
【借题发挥】西气东输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
(1)地形地质条件:为了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和减少施工量,节约建设成本,天然气管道一般修建于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2)河流:跨越河流会增加施工的技术难度,增加建设成本,因而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尽量不(或少)穿越河流。
(3)市场:为了增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管道的修建尽量选择人口密度较大和城市较多的地区。
(4)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主干道全长4 000多千米,为了保障对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西气东输工程绕道经过了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陕甘宁气区,将其作为补充气源。
其他三大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
【备选例题】下图为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工程中,属于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为________,属于非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为__________。
(2)图示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①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表对比分析图中对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两项能源工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我国相关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第(1)题,考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3)题,解答此题需抓住几个关键点:①明确工程为能源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②知道电、气的特点;③资源调配的根本原因:存在供需矛盾。
答案:(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2)南部多、北部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 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 西部经济比较落后
(3)(共33张PPT)
深圳富士康集团是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鸿海集团1998年投资兴建,拥有40万职工,是从事电脑、通信、消费电子等产业的高新科技代工企业。“连跳事件”后,2010年6月1日,富士康将深圳厂区员工基本工资从900元加到1 200元,6月6日再次公布从10月1日起,对通过三个月考核的员工最低工资调高到2 000元。然而,自7月起,富士康火速启动了搬迁内地的计划,将把深圳厂区的大部分搬迁到内地的河北廊坊、河南、山西等地。
为什么深圳富士康集团将把深圳厂区的大部分搬迁到内地的河北廊坊、河南、山西等地?企业的搬迁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带来哪些影响?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但现实中,产业转移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是由国内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上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2)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典例1】(2011·酒泉高二检测)读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
(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价和工资 B.交通和市场
C.矿产和政策 D.环境和技术
【思路点拨】从图中可见此类产业的转移是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由此推断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上述四个选项中,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此类产业从珠江三角洲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的主要因素是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涨,失去了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再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紧张,地价上涨。
答案:(1)D (2)A
【借题发挥】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发生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纺织等传统工业向日本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充分发挥本国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低工资的优势,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并
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期,利用日元及亚洲四小龙货币升值,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出去的大好时机,我国积极吸收这种生产能力的转移,参与国际竞争。我国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了世界水平的加工贸易基地。90年代后期,随着中西部开发、开放及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产业已完成升级,中西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有着不同的影响,以国际产业转移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国际产业转移带来“双赢”
国际产业转移虽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利的影响,但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带来“双赢”,原因如下:
(1)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不断开拓市场,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产业转移是大趋势。
(2)产业转移使发达国家企业生产不断延续,延长了企业的生命力,使发达国家获取了更多经济效益。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快了工业化进程,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
【典例2】下表是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调整表,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主导产业不断发生变化,由轻工业到重化工业,再到高科技工业
B.主导产业经过调整后不断升级,创新产业代替传统产业
C.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是本国的资源日益减少
D.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是利用新的主导产业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伴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出现轻工业、重化工业转移到其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日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B.有利于转入国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
C.有利于转入国提高产业水平,防止环境污染
D.有利于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会给投资对象国,同时也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好处。下列选项对于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本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造成国内经济要素价位升高,例如劳动力成本提高、内部交易成本提高、地价提高等,不利于吸引外资
B.产业转移也要向海外进行投资,使得本国资金有一定的短缺
C.产业转移会引起国内失业人口增多,造成市场萎缩
D.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思路点拨】第(1)题,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产业转移也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和市场因素,并不是单一因素影响下的结果。第(2)题,此题就日本产业转移问题说明产业转移对不同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
对于发达国家把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来,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环境污染是伴随产业转移而扩散的。污染不会因转移而消失。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第
(3)题,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引起国内失业人口的增加。同时产业转移也伴随着资金的转移,造成本国资金的短缺,但从长远看,产业转移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1)C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