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蝉》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蝉》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1 08:1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蝉》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晒(bào) 掘地(jué) 隧道(suì)
B.刹那(chà) 罅隙(xià) 徘徊(huí)
C.寻觅(nì) 臃肿(yōng) 恶劣(liè)
D.纤维(qiān) 喧嚣(xiāo) 车辙(zhé)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器的歌声”中,“喧器的歌声”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一句中,“翅膀”是名词。
C.“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利那欢愉呢?”这句话中的谓语为“歌颂”。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器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B.为了避免被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的生日。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界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二、综合性学习
4.当前,老河口市以实现“示范市、小康城”为奋斗目标,以“为民创建、利民惠民”为理念,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称“创文”)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举全市之力打好“组合拳”,奏响“大合唱”,着力塑文明之魂、创文明之城。那么接下来,我们要看看作为中学生的你会如何表现了?
(文明劝导)在“创文”活动中,为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这种不文明行为,各社区专门配备了“禁烟劝导员”。假如你是“禁烟劝导员”,在某个公共场所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吸烟,你会怎样劝导他?要求:文明劝导,语言得体。
(拟写标语)请依据,补写宣传标语,为“创文”造势。
宣传标语:打好“组合拳”塑文明之魂, 。
(出谋划策)学校为了配合我市“创文”,围绕“争做文明小市民”主题,想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请你为学校出谋划策。要求:活动要紧扣主题,具有操作性。
活动一:“文明小市民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
活动二:
活动三:
(社区调查)为了解社区文明现状,你所在的活动小组从社区获取了以下统计数据,请你写出阅读下面两份统计数据后得出的结论。
社区便民配套设施统计表
时间 项目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新增绿化面积(平方米) 1258 3134 5846
道路改造(米) 75 98 143
公用健身区(个) 2 3 4
社区不文明行为统计表
时间 行为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乱丢乱扔 35% 24% 11%
随地吐痰 41% 26% 5%
公共场所吸烟 38% 20% 16%
我的结论: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法布尔
蝉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侯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侯的情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侯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庭。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是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5.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2)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6.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作用。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进行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
B.本文在介绍蝉时,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使文章读来亲切有趣。
C.第一部分介绍了蝉的地穴和它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从幼虫到产卵的过程。
D.本文虽是说明文,但作者在字里行间里表达了对蝉的赞美、同情,极具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故宫寻“木”
又冉
①当你游走在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故宫中时,会发现在这里,木是支撑其庞大建筑群的最重要的材料:触手可及的门窗、意蕴深厚的匾额、枝繁叶茂的古树……故宫里的木气息无处不在。
②故宫内使用最多、最具特点的门样式是槅扇门。它的灵活性较高,在一些特殊场合可以将其摘除以连通室内外空间。槅扇门同时具有墙、门、窗的功能,因此可以说既是门,又是窗。槅扇的槅心部分是最富变化的部位。故宫中槅扇槅心多用三交六椀、古老钱菱花、双交四椀这些等级较高的菱花样式,端庄大气,衬托出皇家建筑的威严。槅扇的裙板则是装饰的重点部位,故宫西六宫翊坤宫、储秀宫,裙板上都雕刻有吉祥纹饰,非常精美。
③大家较熟悉的门样式是板门。板门,顾名思义,是用木板穿暗带(或明带)实拼而成的门,多用作宫殿大门、居住式院落大门或是库房大门。故宫板门肩负着皇城对外防范的要求,所以板门的尺寸较大。
④故宫乾隆花园内的三友轩,是一处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题的景观,这一主题最直接的表现是三友轩西墙上雕有松竹梅图案的木雕透窗。窗为方形,窗外的苍松翠竹与窗上的图案相互呼应,将岁寒三友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六宫的储秀宫、长春宫、翊坤宫等处,曾为清末慈禧太后的起居之所,所以窗多为万寿无疆、福寿锦团等象征图案,以表现祈福庆寿的主题。
⑤故宫内的匾额有很多。据故宫工作人员统计,故宫内收藏有数百件文物匾额,用料多为名贵木材,匾额形式多样,内容涵盖面广。故宫内的匾额往往根据建筑物的大小特点和格局设定,与建筑巧妙融为一体。仔细观察,会发现故宫里多为木质长方形匾额,匾额上除书写文字外,边框装饰纹饰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寿桃边、蝙蝠边、竹梅边等。匾额的制作工艺精湛,在建筑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金碧辉煌的宫殿更加灵动,光彩夺目。
⑥故宫内的匾额大多出自皇帝御笔,特别是乾隆皇帝,十分喜爱舞文弄墨,匾额和楹联承载着他的儒学思想和对汉文化的热爱之情。
⑦故宫的绿植和古树,大多集中在御花园和乾隆花园以及专供太后们养老的慈宁宫花园里。
⑧假山、亭榭、古树、石子路等在这里巧妙分布,皇家园林果然名不虚传。御花园内最著名的古树是位于天一门的“连理柏”。这棵连理柏由两棵柏树组成,两棵古柏上部相互缠绕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冠。在园内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棵龙爪槐,堆秀山上的白皮松树姿挺拔,与假山亭榭搭配得相得益彰。
⑨乾隆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园内共有20余座建筑。乾隆花园里也有许多古树,如古楸树、古柏、古松、古槐树等。走入乾隆花园的第一进院落,迎面就是假山,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便来到古木参天、山石环抱的古华轩前。只见轩前花荫如盖、落英缤纷,这一树繁花正是这轩名的由来。除此之外,慈宁宫花园里也有许多古树,如古揪树、古柏、古银杏和玉兰等。
⑩这座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木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静立在北京城中,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那些沉淀许久的往事。
(选自《百科知识》2019年3,有删改)
8.结合文章第②~④段,说说故宫门窗分别有什么功能。
9.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第⑤-⑦段有五处加点的词语,这类文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①多为:②往往③多为;④大多出自;⑤大多集中。)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理辑说明顺序,由总到分,依次介绍了故宫的门窗、匾额和古树。
B.槅扇门是故官内使用最多、最具特点的门样式,它既是门,又是窗。
C.故官内的匾额多为本质长方形匾额,边框装饰纹饰的制作工艺精法,在建筑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D.故官内西六宫的窗雕多是象征万寿无疆、福寿锦团等图案,表现的是析福庆寿的主题。
12.悬挂在故宫中和殿中间的匾额上“允执厥中”四个字,是乾隆皇帝亲手书写的。请你欣赏下面的图片,结合文章与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
《尚书·虞书·大禹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涵义为: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地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13.联系全文,说说唾液的“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个方面)
14.第①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不少于三种)
15.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16.第⑤段中引用古代中医的话“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造皮肤
①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它好似一件天然的外衣,每天行使着“守门人”的职责,帮人类抵御外界侵袭。但是一旦这件“外衣”发生烧伤、烫伤、溃疡,要想恢复可不是衣服那样随便拿针线缝好就行。
②过去,对于烧伤与溃疡患者,治疗上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术,即医生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取下一块完好的皮肤,重新植入烧伤部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不仅会造成新的创伤,同时在无“墙”可拆、无自体皮肤可用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更多严重的后果。
③20世纪80年代,外国科学家先后研制出多种人工真皮,如来源于异体或异种(猪)皮的无细胞真皮基质、以胶原为主要原料经冷冻干燥后形成的海绵状胶原膜,此外,还有透明质酸膜、聚乳酸膜等。这些人工真皮的基本特点是可诱导自体的组织细胞浸润生长形成新的、结构规则的真皮样组织,从而重建真皮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界已成功将这种复合皮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但是复合皮制作费用十分昂贵,移植后存活率只有50%左右,所以很难普遍推广。
④我国对人工皮肤的研究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近年来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实验,由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皮肤已于近期率先在陕西省西安市临床应用。
⑤据专家介绍,这种人造皮肤直径约6厘米,厚度为2毫米,外形看起来就像张饺子皮。其来源于被割掉的,没有受过污染、最为纯净的新生儿包皮。这种将包皮的细胞消化、分离、培养后提取真皮组织和表皮组织,而后再将表皮细胞、真皮纤维细胞复合于牛胶原蛋白支架上重新长成的“人造皮肤”,不仅具有真皮层和表皮层,在色泽、质感、生物相溶性上也都实现了以假乱真,很美观。这种“人造皮肤”材质来源广、价格低,体外构建了含表皮细胞的复合皮,并用于修复深度皮肤缺损创面,移植存活率高,一些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⑥该人造皮肤可用于烧伤、烫伤、溃疡在内的皮肤创伤类以及皮肤缺损患者。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就像用创可贴一样,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内包装,小心清洗皮片,去除残余液体,然后分清正反面揭除尼龙膜,贴在创面,之后用纱布包住即可。专家说,目前临床使用过的患者,没有出现排异反应,一般在贴人造皮肤期间,患者也没有任何感觉,不痛不痒,以后就和自体皮肤一样。
17.细读第②段文字,给“自体皮肤移植术”下个定义。
18.第③④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19.请写出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据专家介绍,这种人造皮肤直径约6厘米,厚度为2毫米,外形看起来就像张饺子皮。
20.链接材料:
在上海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片场发生意外,台湾艺人Selina(SHE成员之一)和内地艺人俞灏明因为一场爆破戏而导致严重烧伤,之后被送往上海瑞金医院紧急治疗。事后selina经纪人证实Selina全身54%严重烧伤,近八成是三度烧伤,主要分布在背部和四肢。
细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中的知识。你认为Selina在自体皮肤移植、国外人工真皮、中国人工真皮三种选择时,会选择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文明劝导】示例:您好!这是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有害您自身的健康,也影响了周围的人。请您不要在此地吸烟。
【拟写标语】奏响“大合唱”创魅力之城。
【出谋划策】示例一:我眼中的“文明小市民”征文比赛;示例二:“做一名文明小市民”万人签名。
【社区调查】社区便民配套设施逐年增加,社区不文明行为逐年递减。
5.(1)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金蜣和蝉的穴作比较,说明了蝉挖掘地穴的特点。(2)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两个悬殊的时间进行对比,写出了蝉的坚强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蝉的赞美。
6.“大都是”表数量,强调了“十五六英寸”是蝉隧道的普通深度,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C
8.故宫槅扇门同时具有墙、门、窗的功能,还能够衬托出皇家建筑的威严;故宫板门具有对外防范的功能;故宫中的窗多具有装饰、祈福庆寿的功能。
9.内容上: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故宫里的“木”,概括介绍了故宫的门窗、匾额、古树的特点;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故宫里的“木”的具体说明,同时照应题目
10.如“多为”“大多出自”“大多集中”都表示范围,表明不是全部说明对象都具有某种特点,只包括大多数说明对象;“往往”表示频率,表明是一般情况下,并不排除特殊情况,这类文字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1.C
12.示例:“允执厥中”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意思是皇帝只有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此匾额承载了乾隆皇帝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
13.①润滑作用②抗菌和凝血作用③消毒和抗癌作用④防衰老作用
14.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
15.示例:不能删去。“几乎”表示还有很少的一部分,并不是代表一点都没有,删去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也不能表现出说明文的准确性。
16.通过引用古代中医的话,表现出唾液的防衰老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令人信服。
17.自体皮肤移植术是一种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取下一块完好的皮肤,重新植入烧伤部位的皮肤移植手术。
18.不能,第3段介绍了世界上人工真皮的研发情况,第4段介绍了我国对人工皮肤的研究应用,作者是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研发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进行介绍的,符合人们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19.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造皮肤的直径和厚度,表现了作者对人造皮肤的赞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0.示例1:选择中国人工真皮,修复深度皮肤缺损创面,移植存活率高、价格低、以假乱真。
示例2:选择外国人工真皮,可诱导自体的组织细胞浸润生长形成新的、结构规则的真皮样组织,从而重建真皮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