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导语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新颖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二、单元说明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去北京上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的背影。作者便用朴素的文字,记录下这难忘时刻,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给了辛辣的嘲讽。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写的一篇散文。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一生的三大追求-------追求爱情、寻求知识、同情苦难,表现了作者崇高的人生观和博大的胸襟。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选择昆明雨季最具特色的,也是最能触动思绪的一些事物入文,写出来自己四十年后对昆明雨的怀念。
三、单元目标
语文应用
1.熟悉作品及其作者的生平、代表作。
2.熟读课文,感受文中所写形象,并正确理解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功能和特点。
4.理清散文的篇章结构特点,如叙述的顺序和线索。
5.揣摩散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审美
通过朗读、分析,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其美好品质,从而感受人情冷暖,热爱真挚人间,陶冶自己美的情操。
品味语言特点,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和情感。
感受作家的不同风格写法。
品读文中故事情节,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能力。
语文研究
1.读一读本单元作家的其他名作,并做好读书笔记。
2.在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捕捉让你感动的生活细节,把它记叙下来,与同学分享。
3.搜集积累故事、名言警句、散文等,与同学交流。
4.多去关心、帮助别人,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四、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阅读赏析中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写法、品味语言
五、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七年级时有散文学习的基础积累,学过叙事散文如《散步》,学过写景散文《春》、《济南的冬天》等,也学过哲理性散文《紫藤萝瀑布》,本单元继续学习不同类型的散文。
六、学法引领
学习本单元,要求感受课文内容,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课文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了解叙述、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和功能,体会描写的作用,揣摩描写的方法,从而提高描写的能力。
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就是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语言特点要从比较中体会。语言特点是作者文化品位、文字功底、语言习惯、个性气质的表现,又是由作品的题材、描写的对象决定的。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初步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领会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融进典雅书面语的技巧,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正道。同时,要体会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背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情深,引导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情感朗读,整体感知,体味深情。
难点:语言揣摩,背影品味,感悟亲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学案
1、作者简介: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
2、背景链接:《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文中所写的事发生在1917年冬,当时朱自清祖母去世,身在北京的他与徐州的父亲一起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回北京读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3、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卸( ) 奔丧( ) 狼藉( ) 簌簌( ) 典质( ) 赋( )闲
颓( )唐( ) 搀( ) 琐( )屑( ) 差( )使( ) 勾( )留( )
蹒( )跚(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特写,找出并体会父亲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2.通过诵读、交流、合作等方法明确写作线索,理清文章情节;
3.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特写,体会父亲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交流、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游子吟》这首诗吗?
学生齐背。
师:好,看来同学们记得很熟。这首小诗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歌颂母爱。)在我们的记忆中,好像歌颂母爱的诗文,我们可以随手拈来,但是歌颂父爱的似乎不多见,哪位同学能说出一两篇来吗?
学生思考、回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表现父爱的名作----《背影》。
教者板书课题及作者。
(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这堂课的兴趣,便于教学过程更好的进行。)
二、检查预习
(一)生字词
学生准备,请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更正并补充。
差使( chāi )交卸( xiè )奔丧( sāng )狼藉( jí )簌簌( sù sù )迂腐( yū )颓唐( tuí )拭( shì )
箸( zhù )蹒跚( pánshān ) 琐屑( suǒxiè )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对作者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字词的学习,扫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盲点。)
(二)作者简介
学生准备、发言,教者可作适当补充。
要点: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三、整体感知
(一)请听读课文(或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并在小组讨论交流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篇文章的内容。
学生浏览课文后讨论、交流、总结,然后发言。
明确: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二)文中除了刻画父亲买橘的背影,还出现几次“背影”?思考“背影”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发言。
明确: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课文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教者板书。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
四、合作交流、分析文本
1.“背影”特写
(1)哪一个背影最能体现出父亲的爱?
学生思考发言后明确:望父买橘见背影。
(2)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3)请同学们说说本段如何描写来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归纳,然后发言,集体明确: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动作描写,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师小结:生活如此清苦,行动这样不便,但父亲还是不辞劳苦地爬上爬下去买几个橘子给儿子,可见父亲对儿子体贴爱抚到了何种程度。父亲赤诚的爱子之心,在这感人至深的背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2.父亲赤诚的爱子之心除了体现在为“我”买橘,还有哪些事情可以体现?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圈划后交流、归纳,然后发言。
明确:劝慰儿子,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
体现:父亲对“我”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这里要求学生能结合每一处进行具体分析,最好能从具体词语入手进行体会。)
3.同学们能分析一下为什么说父亲的语言也能看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然后发言。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在家庭和自己都遭到不幸的情况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可见父亲的体贴。)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本已“说定”不送,加之有“熟识”的茶房陪同前去,可后来终于还是送了,表现了父亲“不放心”的心理。其“不放心”,完全是因为对儿子的深挚的爱。这句话更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爱子情切。)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怕他旅途口渴,怕有闪失,眷眷深情见于简短的话语中。)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父亲临别时的谆谆嘱咐,惦念儿子的旅途的平安之心。)
(5)“进去吧,里面没人。”
(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和体贴。)
教者小结:父亲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依不舍,语言朴实,感情深沉。
(本环节通过老师的指导、分析,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
五、拓展延伸
朱自清浓墨重彩地给我们刻画了父亲买橘的背影。假如从父亲的正面看,你能否想像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50字左右)
学生作文,老师巡视。
(本环节的意图是加深学生对文章重点的印象,学会换一角度刻画人物细节,从而为文章主题服务。也为下节课课堂环节的展开作好铺垫。)
六、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位父亲为儿子所做的琐碎小事,朴素的言语,感人的背影,表现了父亲那浓郁的父爱,那赤诚的爱子之心。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六段。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开头点题——难忘背影 外貌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动作
背影 语言 爱子情深
(线索)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选材构思的方法以及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的手法;
2.通过交流、合作,理解并说出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3.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选材构思的方法以及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的手法。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查学生背诵第六段。
2.检查上节课所学字词掌握情况。
(此环节用于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及基础知识巩固情况,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作交流、分析文本
1.我们上节课着重分析了父亲为儿子做的事与关心的话语,我们看到了父亲的深情。那么,儿子理解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总结后发言。
明确:由不理解到理解。
不理解:A.“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来往过两三次,是没什么要紧的了。”
B.“心里暗笑他的迂;”
理解:三次流泪,两次自责
A.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动之泪)B.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惆怅之泪)
C.含泪读信,再现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思念之泪)
D.两次自责——聪明过分,太聪明了 。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反语写出了我当时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涵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表现出一种自责自嘲。)
2.同学们,我们觉得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不是很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并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先补充分析第一次流泪原因,然后再顺势分析事件的背景。)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后发言。
明确:作者感动是因为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3.是什么样的不平常的背景呢?从文中哪里能找到?
学生思考圈画相关语句,然后发言。
明确背景:第二、三段,学生齐读。(投影打出)
1917年冬,作者的祖母死了,父亲朱鸿运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也被解职。朱鸿运没有积蓄,还欠了五百元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老家扬州奔丧。回扬州后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到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由学生谈背景交代的必要性,教者适时加以补充。)
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教者板书出背景及其作用。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通过老师的指导、分析,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三、研究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请同学们仔细研究一下课文,看看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后发言。
1.用截取法选材构思。
回顾四次背影,呈现最深刻的背影,对学生加以引导。
本文作者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背影”是课文的闪光点,也是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聚焦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深深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2.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抒情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整篇文章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但作者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着意渲染。本文所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连串细小的事情,但作者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实的文字去直抒胸臆,表达父子间的深情。如写父亲“攀”、“缩”、“倾”的爬月台的动作,父亲赤诚的爱子之心、儿子的无限感动,都融合在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之中了。又如父亲买橘子回来,离开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的背影找不着时,“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些叙述、描写中都饱含感情。在叙述和描写中作者也直接抒情。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我”的自责、追悔之情。“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3.语言朴实,充满深挚的感情。
本文语言朴实,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作者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而像“关心”“爱护”“感激”之类的字眼,文章中一个也没有,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朴实的语言中却饱含深情。如文章里记载父亲的话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和“进去吧,里面没人。”都非常简单。但这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谁都辨的出。文章的用词造句都是经过认真推敲的。如“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惟恐茶房有半点疏忽;“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枝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为儿子上火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机动补充:
(1)探讨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2)第2—5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者板书分析要点。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学习本篇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助于学生在自己写作文时做到有“法”可依。但要以老师的引导、讲述为主)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巧妙地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朴实而充满深挚的感情的语言,在叙事和描写中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我们在被作者父子的深情深深感动的同时,也要学习作者的高超的写作技巧,让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经典作品来。
五、拓展延伸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
学习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背影》作业纸;
2.预习下一课《人琴俱亡》。
板书设计
十一 背 影
朱自清
背景:人亡家破——渲染悲凉的气氛
主题:父子情深
写作特色: 1.用截取法选材构思
2.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
3.语言朴实,充满深挚的感情
七、课后拓展阅读及作业布置
补充阅读
阅读时圈点勾画,关于“父亲”的形象至少做三处点评。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 我的阅读批注
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
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
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
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钱是胡琴的老弦。
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
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
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由极细的花纹,做成
西瓜灯。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
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
我的语文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
得不错,他倒是待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
《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
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
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
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
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
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
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
张家口农村劳动,儿子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
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
给他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
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诉他们:
“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
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
“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不料他带回了一个同
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
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
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
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
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
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
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
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
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
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
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
天,才离去。
⑥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
不干涉。
⑦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
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
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
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⑧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
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
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
一点童心。
1.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有双重身分,既是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4.文章第⑤段中略写了_______件事,详写了_______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末一空用文中词语回答)
5.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_______,第二处的意思是_______.
6.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请概述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③段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8.认真品昧,第③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9.对了这篇文章,结合《背影》,对于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你还有什么新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多年父子成兄弟。(或:“文章标题”)
2、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也。
3、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
4、两。一。怕担干系(或:“人人自危,自顾无暇”)。
5、无教养,不分辈分。平等民主。
6、略。(文中事件很多,只要能用概括简练的语言举出一例即可)。
7、议论。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8、有逗号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或:更突出了对那种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的谴责)。
9、突出“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也体现了文章写真实、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默读、批注方式来把握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在交流互助中深化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学习边区抗日军民正直,朴质,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效果。
预习·导学: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大毡( ) 开垦( ) 主宰( ) 坦荡如砥( )
潜( )滋( )暗( )长 无边无垠( ) 诸( ) 如
倦( )怠( ) 婆娑( ) 恹( ) 恹欲睡
丫( )枝 虬( )枝 参( )天 初融( )
秀颀( ) 地壳( ) 晕( )圈
(二)走近作者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三)课文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四)阅读初体验
1、课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礼赞白杨树的?
2、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用原文回答)
3、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作者为什么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4、课文那些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总特征?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抗日时期很多文人学者以笔当枪积极投身抗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茅盾写的《白杨礼赞》,看一看他在文中抒写了怎样的情怀。(板书课题)
一、本文体裁:叙事散文。(简单复习散文文体知识)
二、关于“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三、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作者对白杨树是怎样一种感情(即解题)
2、找出文中抒情语句,学生在书中找到并做上记号
分析: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说说1、4、6几个自然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它们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正是它们使课文的线索清晰,结构严谨,将课文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强烈感情的抒发和主体的表达。
4、理出线索: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生长环境是平凡的,但外形和精神上的美是不平凡的 )
首尾照应,“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5.开篇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这是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内容上将文章各段串联起来,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四:赏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赞美它的“不平凡”?
要点:①从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来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课文的2、3、4三节)这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板书)。
2、“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比喻,概述了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天地,也为白杨树画出了背景。
3、第②段最后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起什么作用?
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单调”,令人“倦怠”,这既是实感,又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构成了文章的波澜,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说明白杨树创造了景致,点缀了大自然,振奋了人的精神。
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 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就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即生长环境的不平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白杨树还有自身的“形美”及内在的“神美”
二、研习课文:
1、请同学朗读课文的5、6两节,思考: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讨论发言,明确:
①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②作者抓住以上这个总特征从干、枝、叶、皮等四方面有顺序地刻画了白杨树的外形,突出了白杨树正直、倔强、不屈不挠的特点。如:
干:“笔直”、“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枝:“笔直“、“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
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不用说倒垂”
皮:“有银色的晕圈”、“淡青色”
5、6两节从白杨树的外形,来赞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为下文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2、请同学朗读课文的7、8两节,思考:作者这样反复赞美白杨的目的究竟何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哪些语句中?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同学们,请把文中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口头表述加以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1)要求句式变换正确。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你应该想到……,你也应该联想到……,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2)朗读体会语气。 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问于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
(3)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提示:第7段中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暂退一步,说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
同学四人一组小议,展开讨论、相互质疑。在文章中找出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说一说白杨树与北方军民有哪些相似点。
明确:作者安排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内容上从树→农民→哨兵→精神和意志,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即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又在第八段用“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板书)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具体化。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借物咏人的写法就是象征手法。
3、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提示: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荡”的战绩。茅盾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4、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三、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对比,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指村实指人——“贱视民众”(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对表现白杨树的作用:
(4)、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明确: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从而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小结明确: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
具体从三方面赞颂:
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
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
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
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四、课堂总结:
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 文章以“我赞美白杨树”开头,以“赞美白杨树”结束,中间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三方面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生长环境
不平凡
外部形态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象征意义
拓展联读 (问题设置):
联系全文,分条概述“霜”“馈赠”了不同的人什么?
2、第③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A、B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A句:
B句:
3、结合文章,理解“一层霜……得到消解”的含义。
4、文末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拓展阅读篇目
霜的馈赠
李丹崖
①我喜欢霜降后去乡野走走。霜降后的田野,作物收割完毕,仅有的一些绿色诸如白菜、萝卜、还没落败的菊花的叶子、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杂草……
②有一阵子,喜欢听《班得瑞》系列音乐,里面笙箫和钢琴的声音交错,闭上眼睛听,钢琴如雾似纱,笙箫之声似针线,在钢琴声之间穿越,这是音律在穿针引线。我一开始听轻音乐,并不看名字,全屏听觉去悟,去悟到的应该是一片山野,有林子,却少有飞鸟经过,一派静谧的气息,让CD出仓,打开来看,才知道是《寂静山林》。
③这样一盘碟,里面是聚了霜气的,让人听来,心神安宁,如沐薄雾,如坐山林,清晨,太阳升起来,飞鸟在巢穴里探出头来,还没有飞,在东张西望。霜叶正红,有还在枝头结着的,也有落在枯叶上的,似一枚枚邮戳,在大地的信封上。(A)薄薄的一层霜,结在落叶上,伸手去抚时,霜化了,成一滴晶露,羊乳一样地凝在指肚上,摇摇欲坠。
④我记得有一年霜后,和外婆去田野里采摘一些霜打的红薯叶,还有芝麻叶。(B)这些被严霜“打压”下的青碧的叶子,如今已然黑着脸,像烧焦了似的,然而,这样样子不怎么好看的叶子,吃起来却非常美。外婆会把这些霜打的叶子放在豆杂面条里,在锅里“扑嘟扑嘟”地煮,直到成了有了黏糊的感觉,放一些佐料和麻油,就可以吃了,极香!外婆信佛,喜欢把煮面的“扑嘟”声说成是“普度”,她还说,包括霜打后的菜叶在内的一切,都是佛在普度我们的味蕾,都是佛的恩赐和馈赠。
⑤霜后的乡间小路像是铺了一条白色的绸子,在毛根、老牛拽、茅草、苍耳子之类的草叶上,晶莹剔透地结着。整条小路像一个偷吃了白砂糖的老人,胡须上还粘着糖粒。
⑥霜后的萝卜非常甜脆,是城市里各大浴室的点心,浴客们冲泡出来,一身热气,又失水过多,这时候吃上一两芽萝卜,格外地甜且舒坦,大受浴客们的欢迎。霜后的萝卜,被严霜除去了生硬的辣,也除却了暴戾的气息,吃起来,不易打嗝儿。其实,不光可以生吃,和粉丝放在一起炒也是一道妙菜,若是能稍微再用筷头点上几粒猪油,那就更香了,要用碗来吃,用筷子抄起来,拉风机一样地放在嘴里,啧啧,甭提多美。
⑦几乎每一年霜落的时候,我除了想起这些吃食,想起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还想起我大叔的一条围巾,我至今不知道大叔的围巾是谁送的,米色,手织,格外厚实温暖,只知道是个女性朋友送他的。大叔把它放在柜子里,至今珍藏,只在霜落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摩挲一番,从不戴在项间。我猜,这其间肯定凝结着某种别样的温情在里面,在霜落的初冬,这条围巾,也是美好的感情对于大叔的馈赠。
⑧霜是雪的信使,是浅尝辄止的雪,也正因为来得不浓烈,却格外让人珍惜。一层霜,一层霜,再落一层,日子就这么在霜里冷峭起来,心底的渴盼也在一层层霜里得到消解。
⑨窗外有霜,心底就生起暖意的火炉。
散 文 二 篇
教学目标:
1、激发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
1、激发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预 习 案
【知识链接】
一、走近作者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二、散文的特征:
1、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三、文章写作特色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
(1)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全文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2)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3)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臼齿( ) 茸毛( ) 蔓延( )
凋谢( ) 洗涤( ) 2、解释词义。
臼齿:
茸毛:
蔓延:
凋谢:
洗涤: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闫文井,原名严文锦,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3、背景介绍: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2、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
明确: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久,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就个体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
3、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明确: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4、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5、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明确: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三、细读课文,思考人生:
1、联系实际,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明确: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
2、你对生命有哪些思考?请用比喻的修辞,写几句话和同桌交流。
明确:这个练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学生对生命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欣赏中发现精彩的表达,并推荐给全班欣赏。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生命是什么?它是青藏高原上那辽远的天穹,它是峡谷中那激荡的长江水,它是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绿色。生命是一次性的筷子,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徐徐升起的风筝,只能高飞岂能停滞,生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只能走下去,尽管你会摔倒…… 我们的生命可以伟大,也可以渺小,但不管怎样我们要挺直生命的脊梁,把生命努力进行到底,善待生活、善待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大概就是生命的定义吧!
六、作业布置: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
一、走近作者
罗素(1872—1970),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代表作品有《幸福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等。
二、散文的特征:
1、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三、课文的写作特色:
1.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阐明自己活着的理由。作者认为,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分层阐述,条理清晰。
2.用词准确,饱含深情。
例如,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以上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遏制( ) 飓风( ) 濒临( )
俯瞰( ) 呼号( )
2、解释词义。
遏制:
飓风:
濒临:
俯瞰: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语: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2、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其意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这孤寂之苦,反衬爱情的给人的充实、喜悦。这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没有爱情的生活是孤寂的,在深不可测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无底深渊中,我完全不能自拔,我几乎会丧失活的希望,这样就从反面衬托出爱情的美好。
3、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告诉我们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
4、爱情与知识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
爱情和知识把罗索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这些句子,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四、合作交流,把握主旨:
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中间三段对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1)爱情可以带来狂喜;(2)爱情可以摆脱孤独;(3)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也以像追求爱情一样的激情去追求知识。
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1)了解人类心灵;(2)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
3、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4、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追求激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它们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罗素生活的宣言书,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生活的共同准则,它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5、作者的这三种激情有没有内在的逻辑顺序?
这三种激情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最人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升华到了博爱的境界。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作者的三种激情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你最(是否)赞同作者的哪一观点?讨论。
1、(渴望)爱情(至高无上、纯洁无瑕之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2、(追求)知识-----人类(了解苦乐);自然科学(科技的威力,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社会科学(三大宗教、马列主义)
3、(同情)苦难者-----战争不幸者、天灾受害者、人祸带难者、贫困无助者、衰老无养者……
六、作业布置:
谈谈古今中外的名人的生存观,正反面人物都行。
谈生命(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不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地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阳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1、全文开篇就只有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
2 、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这两个比喻的内涵是否相同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反复出现强调了什么
4、作者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
5、结合课文内容,概括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6、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写道:“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的活下去。”请你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
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积累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 圈点批注文中有味道的语句,通过品味简洁平淡的语言,发现文章的妙处,体会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对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圈点批注文中有味道的语句,通过品味简洁平淡的语言,发现文章的妙处,体会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特点。
难点:感受作者对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思念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预习导学案:
1、预习并熟读课文,做批注。
小提示:可以标注出优美词句,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划分文章层次,或者划出关键的词、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
要求:①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②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③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④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熟识本课生字词,为下列加点字词标注拼音。
辟邪( ) 鲜yú 八卦( ) 篱笆( ) 鸡枞( )
择菜( ) 扳尖( ) 缅桂花( ) 绿釉( )密匝匝( )
菌子( ) ɡuǎ 妇 德熙( ) 饱涨( ) 孟夏草木长( )
着比丘尼装( ) chì红 若园巷( ) 着地( )
解释字词意思
方比:
密匝匝:
鲜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汪老晚年的诗画中就有对故土、往事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同汪老一起回忆昆明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
看图读文:
这是汪老送给友人宁坤的画,结合课文第一段,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到与图片相关的信息。
“倒挂的仙人掌”“菌子”
看课文,快速阅读,圈点勾画,你还看到了哪些人、物、事?
杨梅、木香花、缅桂花、友人、房东母女、小女孩
二、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再次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昆明的雨及昆明特有的景的,找出文中你喜爱的语句,说说喜爱的原因,并在相关语句旁进行圈点勾画。
Ppt:王安忆:当你读它的散文时,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躁。但是他文字里的通俗与文雅、词句的琢磨、标点的锻炼都蕴藏在淡的像云一样的文字里。(提示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赏析)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批注,选择最有味道的一处进行讨论并修改完善
【预设】昆明的雨季
①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两句话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同时引用了古诗里的句子,富有诗意。
②“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这句话描绘了昆明雨季中草木被雨水充分滋润的状态,令人印象深刻,仿佛身临其境。
【预设】仙人掌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从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百姓日常生活很了解,体现出一种农业文化。用仙人掌代替篱笆,体现了昆明当地人淳朴善良。
【预设】昆明的菌子:
①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这句话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粗俗却不失真,形象写出了干巴菌的颜色外形,作者的语言幽默、诙谐。
②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1)通过比喻写出干巴菌外形的难看,这与后文入口后味道的鲜美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写出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一个“?”、“!”语言简洁,读来亲切口语化,凸显出作者的惊叹与喜爱。
提问:如果这两句话前各添一个感叹词表达作者的情感,你会加什么?
(咦)这种东西也能吃?! (哇/啊)这东西这么好吃?!
(2)指导朗读,一二组都出疑问语气,三四组读出惊叹语气。全班齐读。
小结:可以从标点来赏析品味作者情感。
【预设】昆明雨季的果子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A2%9C%E8%89%B2 / 5014"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8%86%E6%98%8E%E7%9A%84%E9%9B%A8 / _blank )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将杨梅的大小和乒乓球相比较,写出杨梅之大。通过对杨梅颜色的描写,说杨梅是黑红黑红的,语言朴素自然,写出杨梅之红。通过比喻,将杨梅比作火炭,也能够体现其红的特点。最后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昆明杨梅与苏州洞庭山,井冈山的杨梅进行对比,突出杨梅的味甜、好吃。
(小结:可以从修辞角度进行品析)
点拨:一点都不酸!此句,简洁自然,就像日常说话一样,体现汪曾祺语言自然朴实。
作者笔下的杨梅个头大味道甜,但有一个细节还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声吆喝。这句吆喝能去掉吗?
富有生活气息、女孩坐在人家阶石一角就会不时吆喝,很有画面感,也写出当地人情之美,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小结:可以从刻画人物方面进行品析)
【预设】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
“时常”、“满满”看出房东的热情淳朴。
(小结:可以从用词角度品赏析)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会更显美丽滋润,再加上房东的热情与关怀更让我感动,因此心感到软软的。
【预设】最后一段中……“爬”、“遮”、“密匝匝”、“细碎”、“半开”、“饱涨”等多个动词、形容词,简洁凝练地描绘出昆明雨后美丽、宁静的氛围。
三、体悟升华
①通过大家精彩的分享后,我们发现文章的有味在于雨季昆明的景、人、事、物上。这些常见的人与事与“雨”有什么关系?
看似与与无关实则与雨相关。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神散形不散的特点。
②人是凡人,事是小事,于平凡中更能体现情之真,情之浓。写出了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与喜爱,但仅仅如此吗?
链接材料: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在昆明,一呆就是七年。入乡随俗,客居他乡。汪曾祺很快融入了云南异样的生活,读书做学问的间隙,偶尔也会进进馆子,泡泡茶馆,喝喝小酒,谈谈国事家事天下事。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段青葱的岁月,不怕山高水长,轻看人间风浪,因为年轻,因为没有什么不可以。而汪曾祺先生,却以独特视角,体察细微,酝酿着他对这座城市的情有独钟,抒写着他在这座城市里挥洒过的青春风华。
作者不仅仅是抒发对昆明雨季的思念,还在怀念青春,怀念在昆明度过的岁月与生活。
四、小结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家常一点。”汪曾祺淡而有味的文字正是值得让我们去回味的。老师将汪曾祺笔下的雨季写入了小诗中,全班读
我们想念昆明的雨
我想念
雨中倒挂着能开花的仙人掌
我想念
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
我想念
那空气中娇娇的吆喝声
我想念
带着玉珠、暖暖的缅桂花
我们想念淡而有味的文字
课后补充阅读及作业布置:
1、课外补充阅读《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
阅读要求:①默读时,圈点勾画,并至少作出5处批注,感受汪曾祺语言淡而有味的特点②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完成作业本
板书: 昆明的雨 汪曾祺
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教学目标:
1.搜集网络词语,理解意思,了解其优势。
2.设计合理的关于电子阅读调查问卷,能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3.讨论互联网带来的利弊。
教学重难点:
设计合理的关于电子阅读的调查问卷,分析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讨论互联网带来的利弊。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喜讯喜讯!“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公众号正式开通了!此公众号下设三个子栏目,你们小组想参与哪个呢?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公众号
组名
待选栏目 A、网络人物琅琊榜B、网络语言知多少C、电子阅读面面观
所选栏目
理由(从自身条件、学习目的、今后打算等方向说明100字左右)
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
A小组同学列出从事网络工作且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的人物,并给他们排座次。
B小组同学搜集常见的或正在流行的或被收录到工具书中的网络词,搞清意思,分析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4、C小组同学设计简单的关于电子阅读的问卷,统计数据,分析发现。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走进酒店,走进饭店,你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预设:WIFI密码 多少?
可见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之深。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活动指导
喜讯喜讯!“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公众号正式开通了!此公众号下设三个子栏目,你们小组想参与哪个呢?(各小组分享成果)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公众号
组名
待选栏目 A、网络人物琅琊榜B、网络语言知多少C、电子阅读面面观
所选栏目
理由(从自身条件、学习目的、今后打算等方向说明100字左右)
2、“网络人物琅琊榜”列出了从事网络工作且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的人物,比如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除了马云,你觉得还有哪些人物可以进入“网络人物琅琊榜”呢?请你为马云和这几位人物排座次,并谈谈这样安排座次的原因是什么。
3、网络语言知多少
(1)小组合作,展示各自搜集的网络词汇。说说它们的意思及为何产生。
如:“点赞”,网络用语,表示“赞同”、“喜爱”
“吐槽”来源于对日本漫才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C%AB%E6%89%8D"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90%90%E6%A7%BD / _blank )(日本的一种站台喜剧,类似相声),“ツッコミ”的汉语翻译,是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
“萌萌哒”:有“太可爱了”的含义,是特别萌的可爱用法。
“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多用于嘲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也适用于欢喜等情况。
“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
“细思极恐”:仔细想想,恐怖之极。
…………
(2)被收录进工具书的网络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囧”“雷”
《人民日报》的刊文里也出现了“屌丝”
(3)总结归纳:网络语言来源分类
a.用数字代码谐音表示,如:7456(气死我了),4242(是呃是呃)
b.用汉语的谐音,如:介(这)酱紫(这样子)偶来了(我来了)
c.运用表情符号,如:(^_^)表示神秘笑容。(Zzzz...)指睡觉样子
d.肆意曲解词语,如“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
e.用昵称表示,如“东西”说成“东东”等。
f.用自创英文缩略或拼音字母表示,如PF(佩服);BT(变态)……
g.借用动物名称表示,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虾”(超级网虫)
老师补充:展示同学运用网络词汇的习作片段。
如:“气死偶啦”。
“我做的番茄炒蛋简直厉害了。”
“番茄炒蛋,666.”
讨论:在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汇,如果能,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网络词汇。使用不恰当的网络词汇会有何后果?
电子阅读面面观
网络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你会有用电脑或手机阅读书报吗?你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吗 在你看来,电子阅读有什么优缺点?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调查问卷及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内容包括:他们花费在电子阅读上的时间,电子阅读的方式或途径,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等等。
补充研讨:
小辩论:正方:电子阅读会代替传统阅读
反方:电子阅读不会代替传统阅读
正方:电子阅读工具信息存储量巨大;具备网络功能;具有良好的娱乐休闲性;便于携带……
反方:电子阅读工具辐射较多,对读者视力有不良影响;记忆效果不够好;以浅阅读为主,缺乏深度;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依赖较多的操作技术,不易掌握;工具价格昂贵;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
由于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许多的缺点与不足,在很多方面,电子阅读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课后思考:
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语文学习?
写作 语言要连贯
【知识目标】
1.明白什么是语言连贯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2.写作时能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使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作指导,
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写作文其实和说话一样,要想精彩,能够吸引读者,都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脱节,颠三倒四,东拉西扯,条理混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番吧。
二、什么是语言连贯
语言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联系要紧密,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连贯的语言是作文写作的基础。
三、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
1.要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中心。
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 、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 的笑话。虽然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表述角度要一致。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只要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他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就在私塾读书,12岁时适逢辛亥革命,便又进了新式学堂,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他的学问正是在褶皱新旧冲突、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下造成的。”这段文字前后都是从“他”的角度叙事的,只有“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一句转换了陈述对象,从“他父亲”的角度叙述,应改为“刚满18岁被他父亲送到欧洲留学”就连贯了。
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提示语或过渡语,可以帮我们衔接句子。
例如《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我寻找爱情”一段,作者用“首先”“其次”“最后”这些提示语,由主到次地表明追求爱情的原因。
四、写作文题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
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
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3.注意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珍藏温馨的批语
有人珍藏衬衫,有人珍藏照片,有人珍藏邮票,而我珍藏的却是一张写有温馨批语的试卷。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那治学有方的张老师。
记得那是上七年级时的第一次语文考试,本来基础就差的我考得一团糟。可以说当时我对分数已没有什么感觉,考不好无非是得到老师的一通训斥再罚抄几遍而已。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了。发考卷时我像往常一样等待着老师的“电闪雷鸣”,可奇怪的是张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从高到低念分数,念到不及格的同学还故意多停留几秒钟,好让你意识到自己考得有多么差;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了几个考得好的同学,然后没念分数就把考卷发到了我们手里。
打开试卷,让我惊奇的是从头至尾竟找不到一个“×”,全是对号,只是在分数那一栏赫然写着59分。仔细一瞧,发现有一些题旁边没有打对号,当然也没有打“×”,这让我感到浑身不自在起来。翻到卷末,发现老师留了几行字: ××同学,你的书写很工整,批阅你的试卷简直是一种享受。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的头脑是很灵活的,只要你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老师相信,今天的59分将会变成明天的95分。
看着这温馨的批语,我的眼眶湿润了,从小到大,从没有一位老师这样夸过我,这样信任我。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同时又觉得自己这样的成绩简直太对不起老师了,并下定决心要考一个95分回报老师的厚爱。
我抬起头深情地望着张老师,张老师也望了望我,还对我微微一笑,我立刻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像沐浴在阳光下一样。这时只听张老师说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这次考试有一部分同学没考好,主要原因是我这个当老师的不会教,今后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当一个会教的好老师,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努力吗?”“愿意!”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那声音超乎寻常的响亮。
从那以后,我便把那张写有张老师温馨批语的试卷小心地珍藏了起来,并一改以往吊儿郎当的形象,开始认真学习了。说来也怪,那些知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老师讲的,我竟然全都懂,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张老师那温馨的批语!
【点评】
文章围绕老师在“我”语文试卷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语这个话题展开,先写老师发试卷,然后写老师的批语,接着写“我”发现批语后的感受,最后写我珍藏批语以及“我”因批语而转变。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很自然。整篇文章语言连贯,条理清晰。
【佳作欣赏】
节日
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一阵阵欢歌笑语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家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修饰一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爸爸妈妈也早早地把家里布置一新,置办了年货,我眨着幸福的眼睛,穿着新衣服在大衣柜镜子前照来照去,真是美极了!
大年三十,爸爸领着我把鲜红的对联贴在院门上,那喜庆的金字映衬得我家满院都生辉了。最温馨的是除夕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气四溢的年夜饭,心中感到是那样的温暖,看着异彩纷呈的春晚节目……
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哥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这时,姐姐又拿起一个“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轰”的一声,它也飞向深蓝的夜空。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紫罗兰。
大年初一上午,亲戚朋友们都赶来拜年了。大家相互问候,热闹非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还给我压岁钱了呢!中午时分,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大家平时难得见上一面,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真是高兴极了!餐桌上摆满各色美食,鸡、鸭、鱼、肉丰盛极了,还有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呢!大家举杯同庆,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提议拍张合影留作纪念吧,爸爸拿起照相机拍照,大家立刻欢笑起来,大声喊道:“茄子!”镜头里映出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庞……
晚上,在美丽的月光下,我和姐姐们一起点燃了手中的烟花,顿时就喷出了美丽的火花,漂亮极了!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听着一阵阵火花声,别提有多开心了!
崭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增加一份动力,收获满满的喜悦!
【点评:】
文章围绕着春节期间放烟花、拜年等有趣的几件事情,表达了小作者节日的感受,抒写了小作者喜悦的心情,衔接自然,语言连贯。特别是放烟花的场面描写,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可见小作者写作功底不错。
【教学过程】
第2课 写作评讲
附:
【板书设计】
语言要连贯
话题要统一
顺序要合理
衔接要自然
第四单元复习整理课
教学目标:
梳理、回顾本单元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表现的主题以及重要的写法特色。
品味精彩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自主阅读课外文章,归纳文章主题,继续把握不同类型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学习重难点:
通过本单元学过的语言品味方法,自主阅读课外文章并归纳文章主题,把握不同类型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教学策略:1.借助表格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采用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3.课外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显示本单元4篇课文的关键语句,让学生竞猜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
1.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讲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惊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朱自清《背影》
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 《白杨礼赞》
3.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远。----严文井《永久的生命》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梳理回顾
1.选择每篇文章中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自由地有感情地读一读,尽量读出情境,读出作者情感还有自己的理解。在精彩语句和语段的回味中,让学生自然地再次进入文本,梳理本单元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
预设:
《背影》: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里,父亲看似不经意的爱显得异乎寻常地感人,作者没有平铺直叙地记述父子间的故事,而是集中表现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切入点小而寓意深刻,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
《白杨礼赞》作者描写白杨树“绝无旁枝“”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片片向上“”微微泛出淡青色“等形象特点,象征着比方农民、北方的抗战军民以及抗战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散文二篇》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昆明的雨》通过“雨”串联起当年的一些列往事,“雨”被情感化了、意象化了,充满着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
2.品味语言
本单元四篇文章的语言各具特色,请结合文本说说不同类型散文的语言特色。
预设:《背影》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不失典雅,匀净而又不失细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总体来看,本文在叙事的时候用语简净,概括力强,虽然是“写口语”,但并无松散枝蔓之弊,其中的一些文言词语既增强的语言的概括力,又让文章显得典雅。在描写时,本文的语言仍然保持着平实的特点,多是以白描的手法,重视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的表现,即使描写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也并不浓墨重彩,更很少使用修辞手法。但是作者的描写又是很细腻的,细节的表现丰富到位,因此语言虽然平实,却非常感人。
《白杨礼赞》中的语言蕴含着激情和豪情,词语的选用阳刚、大气,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感,感叹、反问、排比等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如第1段、4段、6段、最后一段直接抒发赞美之情。
《散文二篇》文中语言精辟,既睿智又形象,既理性又富有感情。如:(1)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2)、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例如:“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细读课文,许多语句让人从直白平淡中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例如: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其中许多词语引导读者发挥联想和想象,与秀丽华彩的语言相比,更易让人直接感受事物的形象。
3、比较写作特色体会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背影》写人记事散文,文章选取的独特角度。本文围绕一个重要的形象“背影”展开,充分体现了散文创作的特点。切入点小,所见者大。
《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散文,欲扬先抑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从环境、外形等方面“礼赞”白杨树,其实更主要的是赞美白杨树的精神,象征着广大的北方农民,象征着面对日寇侵略而坚决守卫自己家乡的抗日军民,象征着抗日军民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散文二篇》议论性散文,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
《昆明的雨》抒情性散文,课文所叙景、事、物较多,但都围绕着核心,即怀旧与珍视,追溯岁月流逝之后留下的珍贵记忆,表达对过往人生的珍爱。
拓展延伸
阅读《只有左手的手套》
介入课外阅读资料---《只有左手的手套》,要求如下:
1.找出文中精妙的语言并赏析。
2.本文以手套为线索展开叙述,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只有左手的手套
在沈阳上大学时,我曾认识一个来自吉林的外系女生,名叫阿瑶。第一次见到她时,是在她的宿舍,当时她正坐在床上专心致志地织手套。普通的毛线,淡紫的颜色,她织得极慢,一针一针,很用心的样子。而那只手套,刚刚织到分手指的位置,可以看出是一只左手的手套。
第二次去阿瑶的宿舍,是在两周之后,她仍坐在床上织手套,还是淡紫的毛线,还是那只左手的,五个指头刚刚织出了一点。我笑着说:“你织得也太慢了,真是精雕细琢!”她抬头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后来,我和阿瑶渐渐熟悉,去她宿舍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每次见到她,她都在织那只左手的手套。终于有一天,我见她织的手套并不是原来的那只,因为这只手套刚刚织到手指分叉的位置,还是左手的,和原来的那个一模一样。我问:“你不是又拆掉重织的吧?”她说:“才不是!”然后,她从床下拿出一个小衣箱,打开里面全是手套,有20只左右,都是淡紫色的。原来她织了这么多,其实是织得太快,以致让我觉得她总是在织那一只。
我仔细翻看那些手套,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再仔细一看,我吃惊地发现,那些手套竟然都是左手的!我惊讶地问:“阿瑶,怎么只有左手的?”她淡淡地说:“这些手套都是给我爸爸织的,他只有一只手。”一时间,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些手套。
当阿瑶织够30只时,我陪她去邮局给她爸爸寄手套。路上,她告诉我,她爸爸是为了救她才失去右手的。那时,阿瑶才10岁,她爸爸在县城的纸箱厂工作。一个周日,她去爸爸的厂子玩,纸箱厂的生产车间不休周日,她便在车间里看各种机器的工作过程,觉得十分有趣。其实生产车间是不准随便进入的,她是偷偷溜进去的,由于她个子小,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看来看去,她觉得还是爸爸操作的切纸机最好玩:那么厚的一摞纸壳,切刀落下来,便齐刷刷地被切开了。很长的纸壳从流水线上传过来,便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她走近切纸机,抬起头来看那锋利的刀口,手却不知不觉地按在了纸壳上。这时她爸爸转过头来,正看见这一幕,惊骇之下已来不及停下机器。他冲过去,左手拽住她的衣服,而切刀正飞速落下,她的手还按在纸壳上!爸爸情急之下用右手向上一挡切刀,左手一把扯开她,而切刀正好落下,爸爸的右手被切断了……
我听得心惊肉跳,阿瑶也流下泪来。她说:“我家本来就穷,爸爸因此又失去了工作,还成了残疾。后来,伤好之后,他就去砖厂干活,往小推车上装砖坯。砖坯又沉又硬,把他的手磨得不知脱了多少层皮。发的手套太薄,用不了几天就磨破了,我从上初中起,就天天给他织手套。我还做不了别的,就当是赎罪吧……”
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一个多么残酷又温暖的故事。我的心和眼睛,一下都湿润了。
布置作业
阅读史铁生《老海棠树》,并概括其主要内容,体会情感,并对写作特色和语言特点进行随文批注。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