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我们知道的动物 课时 一课时
学情分析 在对学生的课前调查发现,每个学生对于研究动物有很浓厚的兴趣,学生都认识不少的动物,但学生认识的动物大多来源于书本和电视,现实生活中观察的很少。对于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学生的回答大多集中在动物有嘴巴啊,有脚等粗浅狭隘的认识上。对于动物的共同特点,学生认识的较少。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容易局限在外部形态和名称上,缺乏对动物共同特征的主动思考和认识,不能自主地从个体特征归纳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一课。单元整体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动物,动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作为单元起始课,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出学习对象,同时也担负着了解学生前概念的任务。接下来的活动分为列举动物、观察动物、比对玩具熊等活动。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更多的动物共同特征。最终形成“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动物具有生命的,能生长、运动、进食、呼吸、会死亡等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观察--记录--描述的方法,观察几种动物。 2.通过观察动物并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习用证据来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能有兴趣,能客观的观察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动物特点,培养在生活中亲近动物、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习主线 辨析动物生活的环境 观察不同动物运动特点 把握动物的核心概念
核心任务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并比对动物和动物熊,能有依据的归纳动物的共同特点,形成“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动物,动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难点 能联系日常生活中观察的动物特点,有理有据的表述动物都会死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一些动物图谱、标本动物:几只蝴蝶、一只兔子、一只喜鹊 小组材料:活体动物:一条金鱼、一条蚯蚓、一只蜗牛、几只蚂蚁。 标本动物:几只蝴蝶、一只兔子、一只喜鹊 观察工具:4个放大镜、棉花签 其它:玩具熊一只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评价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1.说说看,你看到过哪些动物? 学生发言句式: 是动物,大家同意吗? 2.猜猜看,他说的是什么动物 学生发言句式:这种动物有 等特点,它是什么动物? (建立评价机制:获得星星数换取养殖动物材料) 课前谈话,暴露学生对于动物的原有认识,同时教会学生使用一定的表述方式进行表达。
一、找动物 1.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动物?说明它喜欢什么环境? 学生发言句式: 动物喜欢 的环境。 2.换个它不喜欢的环境,这种动物会怎么样? 创设情境:生活在水中的鱼到了干燥的沙漠中会怎么样? 生活在我们这边的蜗牛到了寒冷的南极会怎么样? 生活在陆地上的蚂蚁掉到了河里面会怎么样? 学生发言句式: 动物到了 的环境会 。 3.思考:在自然环境中,动物怎么做才能更好的生存。 聚焦: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总结:动物都需要适合它的生活环境 观察辨别动物 1.学生观察活动一:观察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每个小组分发:蚂蚁、蜗牛、蚯蚓、金鱼和放大镜。 任务关注点: ①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②拿棉花签,轻轻碰一下,它们会怎么样? ③怎么样让它们运动的更慢。 预设:层次一:能观察到动物都是能运动的,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层次二:能观察到动物碰一下就会动,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层次三:能观察到动物的运动都需要依赖外界物体。 聚焦:动物的运动 2.学生观察活动二:辨别动物 (1)观察玩具熊: ①问题: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句式:我看到玩具熊是 。 预设:它毛茸茸的,身上是用布做的,不会动 ②问题:它是动物吗? 学生讨论句式:我觉得它(是/不是)动物,因为它 。 预设:层次一:它不是动物,不会动 层次二:它不是动物,是没有生命的。 (2)观察动物标本:蝴蝶标本、兔子标本、喜鹊标本 问题:它们是动物吗?它的什么特点让你这么说? 预设:层次一:它不是动物,因为它不会动 它不是动物,因为标本是人做的 层次二:它是动物,只是已经死亡了 难点突破:信息资料:认识标本的由来,标本是动物死亡后做成的。它的皮毛都是真的,但它跟活蹦乱跳的动物又有区别? 聚焦:动物生命的变化。动物是有生命的,都会死亡。 集体交流 1.活动一:什么样的才算动物? 学生发言句式:动物都有 。大家同意吗? 动物都能 。大家同意吗? 动物都需要 。大家同意吗? 活动二:辨特点。老师报一个动物的特点,是动物的共同点学生拍手站起来。 预留环节: 各种各样的动物: 寿命最短的动物——草履虫 最长寿的动物——象龟 最大的动物——蓝鲸 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能用发言句式发言 能说出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完成一项得一颗星,满分二颗星) 能完成任务,完成一个任务得一颗星,满分三颗星。 能辨别玩具熊是不是动物 能辨别标本是不是动物 (完成一项得一颗星,满分二颗星) 1.能面向发言人 2.能举手发言 3.一起参与辨特点活动 (完成一项得一颗星,满分三颗星) 聚焦动物生活的环境。动物生活是需要一定的环境的,如果环境不适合动物可能会死亡。 聚焦动物本身的特点。不同动物样子千差万别,但它们本身是有一定的共同特点的。关注动物的运动,关注动物在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聚焦动物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生命的。借组布娃娃和动物标本,层层递进,辨析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最后都会死亡。 转变枯燥的汇报方式,变成全班性拍手活动,既放松学生身心,又巩固观察结果。
评价反馈 本次评价结果反馈的礼物是饲养蜗牛所需的材料,这也为接下来观察蜗牛打下基础。 养蜗牛需要很多材料。如:蜗牛、观察盒、蜗牛食物、蜗牛养殖手册。 获得8颗星星:小组每人获得蜗牛、观察盒、蜗牛食物、蜗牛养殖手册 获得6颗星星:小组每人获得蜗牛、观察盒、蜗牛食物 获得4颗星星:小组每人获得蜗牛、观察盒 获得2颗星星:小组每人获得蜗牛
作业设计 饲养一只蜗牛,看看谁能发现更多蜗牛的秘密。
板书设计 我们知道的动物 我觉得动物是: 观察后我觉得动物是: 会动 需要适合的环境 会吃东西 碰一下会动,有不同运动方式 都有口 都有生命,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