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双周练(行星地球)

文档属性

名称 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双周练(行星地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20 09:24:08

文档简介

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双周练(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在同一平面
B、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到处都是天崩地裂、岩浆喷发,到处都是死亡。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会引发地震、火山喷发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C.使青藏高原海拔升高 D. —定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3此时
A.是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4.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
5. 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于2011年北京时间11月9日4时16分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6、当“萤火一号”升空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加拿大白昼开始渐长 B. 寒潮入侵我国
C.洛杉矶炎热干燥 D.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伏旱季节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完成7~8题。
7.若该河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8.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9-11题。
9、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11、当公转速度为N时,各地对应正确的是 (  )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我国大部地区——寒冷干燥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2~13题。
12.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13.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1~2题。
14.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15.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而造成的是
A. 气温异常升高 B. 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C. 山体发生滑坡 D. 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16.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C.可能冲击地球磁场和大气,引发磁暴、电离层扰动等D.可能导致人类的彻底毁灭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14-15题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是
A.9月30日2时59分 B.9月30日18时59分
C.10月1日10时59分 D.10月2日2时59分
18.这天,西安日出时刻大约地方时
A.4时左右 B.5时左右 C.6时之后 D.7时左右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9.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有
A.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B.崇明岛离北岸比南岸近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北京的地方时比伦敦早
读图,完成21-----22题。
2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可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4、当地球绕太阳公转从B到C的过程中( )
A.海南岛白昼越来越短 B.我国西北季风势力越来越强大
C、万年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 北半球极昼范围越来越大
25.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中有一部叫做《世界的尽头》。近日,一支探险队经过长期调查后确认,位于太平洋的热带岛国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的尽头”。 从地球的半球划分看,基里巴斯
A.位于南半球,跨东西半球
B.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C.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D.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
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双周练(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综合题(共50分)
26、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图中省级行政中心______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
在直辖市中,_____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原因是_________
(3)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
27. 2011年10月8日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图1与图2中的①②③④四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一致。请在图2中画出10月8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示意图(绘出地球和地轴)。(4分)
(2)10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且向 方向移动;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趋势是 (6分)
(3)10月8日至冬至日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B.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4)10月8日的三个月后,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 (2分)。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万年昼长夜短
C.我国的黄河出现凌汛现象 D. 长江口的盐度较高
28 下图是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分)图中AB是 线。(1分)
(2)这一天的日期是 月22日前 后,此时南半球是 季。(4分)
(3)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以后北京的白昼将变 。(6分)
(4)图中C、D两地各是几点钟?昼长分别为几个小时?(4分)
时间:C , D ;昼长:C , D 。
(5)这一天赤道和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和 。(4分)
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双周练(一)
答案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C B B B B C B A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D C C D C B D A D C
综合题(共50分)
26(15分)(1)拉萨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 射被大气削弱的少(4分)
(2)重庆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太阳辐射被大气削 弱的多(4分)
(3)多 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 少(或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多)(4分)
(4) 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3分
27 (14分)(1)绘图略 (4分)
(2)南 南 自太阳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逐渐减小 (6分)
(3)BC (2分)
(4)BD (2分)
28.(21分)(1)23°26′N ,130°W (2分) 晨 (1分)
(2)6 冬 (4分)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昼最长夜最短 变短 (6分)
(4)2时 10时 12小时 4小时 (4分)
(5)66°34′ 73°26′ (4分)
第1页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双周练(二)
单项选择题
1.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于2009年9月14日在海南省文昌市破土动工,这是我国第四大航天发射场。与其他三个相比,该发射场位置优越,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从而节省卫星的能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最大优势可能是 A.离赤道最近,昼夜长短变化小 B.地处热带,气温较高
C.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D.地处海岛,资源丰富
2.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我国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是因为该发射中心( )
A.海拔高--大气层薄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下表为济南(117°E,36°40′N)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
A.2月 B.4月 C.8月 D.10月
读图2(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完成4—5题。
4.四地中纬度位于南半球的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5.四地纬度按由北到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a、b、c、d B.b、a、d 、c C.c 、a、b、d D.b、c、a、d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a的最大值可达 ( )
A.90° B.66°34′ C.30° D.23°26′
7.当图中a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
A.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B.北极圈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C.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8.当北京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图中①线的经度为( )
A.30°W B.150°W C.154°W D.26°E
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
11. 6月22日,下列城市昼最长的是:
A 漠河 B 北京 C 南昌 D 广州
12.晨昏线在地球上:
A 必须通过南北极点 B 必须与赤道垂直
C 必须与经线重合 D 有可能与经线重合
13.如果116°E是晨线,此时正值日落的地点是
A 116°E B 116°W C 64°E D 64°W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 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 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15.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
A. 图中C层   B. 图中G层   C. 软流层   D.下地幔
下图的阴影表示黑夜。回答16---17题。
16、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 )
A.甲乙 B. 甲丙 C.乙丁 D.丙丁
17、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 )
A.甲 B. 乙 C.丙 D.丁
读下面的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9--10题。 ( http: / / wx.jtyjy.com / )
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 )
A.6时 B.15时 C.9时 D.21时 ( http: / / wx.jtyjy.com / )
19.此季节 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 http: / / wx.jtyjy.com / )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比悉尼长
C.万年正午的太阳出现在北方 D.寒潮入侵我国
20. 下图中AOB是赤道的其中一段,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APB刚好等于地球的半径,且赤道上AOB属于3月12日,其余赤道地区为3月13日。回答
此时在赤道上和北京在同一日期的东半球的白昼范围是
A.20°W向东至160°E B.30°W向东至160°E
C.30°W向东至150°E D.20°W向东至150°E
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2-23题。
21.这一天可能是
A.3月25日 B.6月1日 C.9月20日 D.12月5日
22.表中四个城市从南到北顺序排列的是
A.丁丙乙甲 B.丁甲丙Z, C.丁丙甲乙 D.乙丙甲丁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 (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15-18题
观测时刻(北京时间) 3:50 …… 11:20 …… 18:50
太阳高度 0゜ …… 73゜26’ …… 0゜
23.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A.130゜E,40゜N B.110゜E,50゜N
C.115゜E,40゜N D.1l0゜E,50゜N
24.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25. 7月1日,该校同学观测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
A.正东方、正西方 B.东北方、西北方
C.东南方、西北方 D.东北方、西南方
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双周练(二)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综合题(共50分)
2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的是 ,晨线的是 。
(3)D点的地方时是 时。
(4) A、B、C、D中太阳高度大于0°的点是 , A点太阳高度是 。
2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的震级为 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28、下表中所列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4分)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1)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2分)
(3)此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图中的_______位置。(2分)
(4)此日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移动,天津昼夜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 。(6分)29.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如果阴影部分为3月21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2日,∠BNA为120°,则NA经线的度数为 ;(2分)
此时,位于北京的小名同学说他看到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你相信吗?为什么?(3分)  
(2)、分别写出乙图和丁图的晨昏线是:
乙:   弧 丁:    弧。(2分)(3)、甲图中,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3分)(4)、在下面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画出6月22日,北京时间为15点的昼夜分布图(4分)
万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双周练(二)
答案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C B D A B D D A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B D D A D C A C B
二.综合题(共50分)
(10分)(1)图略 (2分)(2)AB弧,BC弧 (2分)
(3)6 (2分) (4)D ,0°(4分)
27.(12分)(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4分)
(2)8.3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 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6分)
(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28、(14分)(1)丙丁乙甲;丁 (4分)(2)C (2分) (3)③(2分)
(4)南;南;昼短夜长且 昼变短夜变长 (4分)
29.(14分)(1)、60°E,不信,因为甲图所示晨线应该150°E经线,北京的 经度为116°E,所以不可能看到日出。(3分)
(2)、AC  AB(4分) (3)、3 22 4 (3分)(4)(4分)
日期 日出 日落
20日 05:33 18:50
21日 05:32 18:51
24h
18h
12h
6h
0h
12
3
6
9
(月)
24h
18h
12h
6h
0h
24h
18h
12h
6h
0h
24h
18h
12h
6h
0h
12
3
6
9
(月)
12
3
6
9
(月)
12
3
6
9
(月)
a
b
c
d
图2 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变化
图1